老祖宗忠告:“慈不掌兵,义不理财”,何意?后面两句更经典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许多至理名言,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甚至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低调做人,虚心向别人请教。即使看似一无是处的人,肯定也有过人之处,正所谓“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随着时代发展,老祖宗留下的一些经验逐渐被淡化,尤其是以前时常被提及的俗语,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少。毋庸置疑,有些俗语中的观点,因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其他客观原因,早已经过时了。但是,这并不能全盘否定古人的智慧,接下来讲的是老祖宗中的一句忠告:“慈不掌兵,义不理财。”究竟是何意呢?其实后面两句更经典。

一、慈不掌兵

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对属下体贴入微,简直让人感动得不行,那为何还会有“慈不掌兵”呢?从字面意思理解,“慈不掌兵”是说,如果将领心慈手软的话,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将领,更不适合带兵打仗,猛一听前后矛盾,实则不然。

将领仁慈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训练和惩罚犯士兵时,千万不能有仁慈之心。训练将士的时候,要采取最严格的方式,这样才有可能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战场上刀枪无眼,平时训练多流汗,正在打仗的时候少流血、少牺牲。当士兵犯错时,将领不可心软,要做到赏罚分明,否则难以服众。

二、义不理财

义不理财,有两层含义,分别表示不同时期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层含义,古代商人的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说非常低,从“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可看出,商人处于最后一位。原因很简单,古人把“学而优则仕”当成毕生追求,对读书人非常推崇,认为读书是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商人重在逐利,经商发财是被古人诟病的一件事情。

第二层含义,一个太讲义气的人,很难积累万贯家财。试想一下,生意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假如某人开了一家公司,起初确实挣了不少钱,此时亲戚朋友过来寻求帮忙,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果断出手帮助。一个两个还好,当来的人越来越多,不管家底有多厚,迟早也会破产,所以“义不理财”还是挺有道理的。

三、情不立事

所谓情不立事,是指太重感情的人,即便做出一点成就,但最终很难更进一步,基本上不可能有太高的成就。中国自古重视人情关系,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原则性太强的人,往往会被别人指责不讲情面,所以在处理事情的到时候,容易被所谓的人情羁绊。

三国时期的刘备,与关羽张飞是结拜兄弟,他们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许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关羽兵败被杀后,刘备悲痛不已,听不进去任何劝言,立马带兵征讨东吴,结果损失惨重。由此可见,在制定重大决策的时候,不能掺杂个人情感,一定要保持理性,否则难成大事。

四、善不为官

或许有人发出疑问,难道善良的人不适合做官吗?善不为官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说,想要在古代官场做出一番成就,太单纯是不行的,要精通为官之道。另外,对待为非作歹之人,千万不能太善良。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学会适应勾心斗角,耿直善良的人,自然难以面对复杂的局面,所以老祖宗说“善不为官”。

各位读者,你如何理解“慈不掌兵,义不理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这句话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由 史学界的9527 来源发布

老祖宗忠告:“慈不掌兵,义不理财”,何意?后面两句更经典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