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特刊】家里老人去世后,孩子非常伤心,哭着说“会变星星”是骗人的,如何和孩子正确谈论死亡


今天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是一大礼俗主题,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和孩子谈论“生命和死亡”的话题。
知乎上有个帖子,问“孩子坚信人死后会被细菌吃掉,不相信美好的故事,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生命的诗意?”
如果有亲人离世,孩子为此感到十分痛苦,如果像帖主提到的,孩子坚信科学,不相信我们的浪漫主义说法,何和孩子沟通呢?

死亡不必避讳

无需理想化或童稚化

提到“死亡”,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词很不好,晦气,然后选择回避。

正如鲁迅曾在《立论》中写到的:

这种对“死亡话题”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直到今天依旧存在。
如果有亲人离世,孩子感到十分难过,父母通常不会直接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或者童话的故事来告诉孩子。
就像知乎帖主提到的那样,如果孩子对“死亡”有了科学知识,非常理智,家长可能还会感觉TA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感性,同时还烦恼要如何向孩子传达生命的诗意,让孩子相信自己浪漫的说辞。
“人死了会变星星”的说法,虽然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但也多少有些“反正你长大了就会懂得”的敷衍。
死亡不必避讳,无需理想化或者童稚化,肯定孩子的科学思维,并引导他正视生死,才是关键。
孩子不相信童话,知道“人死后是不会有意识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也不可能从远方看着他们”,这些科学知识他都懂,但这不能单独成为TA面对死亡的盾牌。
老人去世,让他切身感受到,“死亡”远远不只像书上说的“腐烂与循环”那样简单。
在父母 “人死后会变星星”的善意谎言之下,孩子选择戳破,伤心地嚎啕大哭,不是因为他坚信科学与真理,而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人不在自己身边,TA永远都见不到了”的事实。
相比于从科学角度理解“什么是死亡”,更难的是从心理角度 “如何看待死亡”“如何面对死亡”。
一个对死亡有科学认知的大人,在面对老人去世的时候,也会哭得像个8岁的孩子,何况是孩子呢?
生命的诗意,不是用来让孩子掩盖面对死亡的不知所措。
而是孩子在了解了死亡真相,并且能够面对时,生命的诗意就会自然“散发”出来。

生命教育

不仅包括生 也包括死

还一直记得《见字如面》中,读过的一封父亲和女儿的信。

父亲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去世前,他给女儿写了封信。信中这样说道:

十年后,女儿十六岁,她明白了这次捉迷藏父亲永远不会出现在她面前了,她给天国的父亲回了一封信,说:

这位爸爸为了保护女儿,不让女儿活在他离世的痛苦里,选择用这么温暖的方式向女儿隐藏了他死亡的真相。
我们的文化,常常会避讳和孩子谈论死亡,就像这位爸爸一样。然而,孩子是需要死亡教育的,因为死亡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了解死亡,孩子才会对生命充满敬畏。知道死亡并不是结束,爱会一直延续。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从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角度,来更好地认知生命与死亡。

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认识生命的过程,了解死亡的概念。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面对死亡、理解死亡,珍爱生命。

并且,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写的: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这些和灵魂、和变成星星没有一点关系,而和我们对逝者的爱有关。
虽然亲人离开了,但我们的心里永远记得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的大脑里记录着他们给予我们的爱。而这份记忆和爱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开消失,会一直陪伴我们。

离开的人虽不会再见

但爱会包裹在我们周围

电影《人生大事》,其中就有讲关于“死亡”的事情。
小女孩小文从小无父无母,和外婆相依为命。
一个寻常的早晨,小文大声叫外婆起床,可是无论她怎么喊,外婆都没有一丝回应。
从此,小文没有了外婆,失去了这世上唯一爱她的亲人。
小文内心充满了恐惧,她不是害怕外婆死亡这件事,而是害怕自己永远都无法见到外婆了。

面对外婆的死亡,三哥也是用相同的话“骗”小文:

后来,三哥一直照顾着小文,给小文面对外婆离世的勇气,家长会上,小文对三哥说:

有人写过一段话,非常治愈:

就像外婆离世后,小文想起外婆教给她的道理,做得可口的饭菜,亲手缝制的玩具。
最爱的亲人虽然见不到面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生与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庄子说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当孩子了解死亡的真相,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才会坦然接受,才会用心、努力地生活,带着逝去人的爱一起!
你会避讳和孩子谈论死亡吗?是怎么和孩子沟通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

— 好物推荐 —

4.2折!在漫画中爱上数学

4.5折!最有趣的财商启蒙

本文由 父母堂 来源发布

【清明节特刊】家里老人去世后,孩子非常伤心,哭着说“会变星星”是骗人的,如何和孩子正确谈论死亡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