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两脚沾泥”的狼狈,怎配做管理者?


作者:酵研院
来源: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
编辑:人力君
管理者“三力”:体力、脑力、心力。

其中心力是最重要的,体力和脑力都要为心力服务。

阿里人常说“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是一种积极而强大的心力,会帮助你迈出行动的第一步。一旦下定决心开始行动,你的困惑就会变少,你的焦虑就会缓解。无论如何,干就对了!

员工可能会因为人靠谱、业绩好、技术水平高这些简单的理由,成为基层管理者。但一个管理者能够做到中高层,不仅需要优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力,是他面对磨难、挫折时的应对方式。

一个人必须经历过挫折,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者必须要被人无情地修理过,才能变成一个好老板。

而那些没有经历过繁重琐碎工作的磨炼,没有体验过失败到一塌糊涂的绝望,一路顺风顺水做了高管的人,未来一定有更大的坑在等着他们。


两脚沾泥

才能做好管理


通灵珠宝CEO沈东军,曾经居然“劝退”了一名985大学毕业、有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经验、参与过公司品牌文化变革的高管:


“尽管这个人理性思维能力很强、总能举一反三,对管理知识也是应知尽知,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业绩总不达标,用什么办法辅导都不行。”

管理者做事的态度有两种:


一种叫做“跟我上”,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翁,把下属和同事当做亲密战友,以身作则胜千言,遇到困难自然是当仁不让。

另一种叫做“给我上”,虽然管理知识很丰富,有事只会吩咐下级去做,遇到经验和资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很容易停滞不前。

管理者不能躬身入局,表面是做事的态度有问题,本质上是心力的匮乏,精神力量不足以撑起那股就是要把事情做成、做好、做到完美的坚韧意志。

这样的人担不起成就他人的责任,也没有生死关头背水一战的魄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叹,有“小镇青年”心态的人,不管实际上出身如何,往往比那些实力雄厚但放不下身段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的心力更强大,更懂得躬身入局的道理。

罗振宇2020年跨年演讲会上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沉重担子的农夫相遇了。他们谁也不愿意让谁,因为路太窄,必须有人从田埂上下去,在水田里沾一脚泥。

田埂边上站了好多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在议论着,两个农夫就这么僵持不动。

不久又走来一个人,问明情况后直接挽起裤脚走到田埂里,朝着年纪比较大的农夫说:“来,我帮你挑着担子,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

所以说,想要切实的解决问题,光挽起袖子不行,一定要躬身入局,两脚沾泥。


你的恐惧
养大了你的困难

无论人生还是职场,都会不停遇到各种困难。

心力就是你面对困境的唯一铠甲,从你人生中真正孤立无援的“至暗时刻”开始,有些人一步步走向沉沦,有些人每一步都在超越。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发迹史。

克里斯是一个濒临破产还被房东扫地出门的推销员,为了让儿子晚上有张床睡,甚至开始做油漆工。为了改变命运,他鼓起勇气去面试证券交易实习生。

面试成功之后,克里斯面前是一个更加艰难的选择:如果答应做实习生,不仅要和20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竞争一个全职Offer,接下来半年还没有工资,他跟儿子的生活只会更艰难。

竞争失败,就等于满盘皆输。但是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克里斯的下半辈子可能就这么废掉了。

面对看起来处处都是死胡同,找不到明确出路的人生,克里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坚持不懈的为自己争取哪怕一点点希望。

最终他通过了残酷的竞争,为自己和儿子赢得了光明的未来。

对未知的恐惧,是刻在我们DNA里的,我们越害怕不可预知的失败,困难在我们眼中就显得更可怕,我们越焦虑,困难就越像山一样难以撼动。

有时候我们一头扎进困难里,无法抉择的时候先凭直觉做了决策再说,反而发现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比问题多。

就像巴菲特所说,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寻找那些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一个人无论起点多高或多低,只要继续向上走,早晚会发现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人不挺过磨砺就不会蜕变,英雄不问出处只问态度。



结构化思维
人生基石

忍受孤独,承受委屈,是管理者成长的必经之路。

酵母的两位创始人在阿里都曾遭受过无情的“修理”。俞朝翎在业务管理的过程中曾被连降两级,张丽俊从业务转型到人力资源,也是从连降两级开始的。在历任38个老板中,更是被修理过无数次。

回看每一位管理者的成长历程,假如一个人没有受过委屈、没有受过挫折,不可能成为很优秀的人。

就像达里奥写下的公式:痛苦+反思=进步

面对困难,心力让你精神上战胜痛苦,而反思为你建立起结构化思维,让你应对复杂的管理问题时游刃有余。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简单说就是分析问题,从中提炼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点,再落地成为需要执行的任务。

举个例子:CEO这个岗位的结构化能力是什么?

对外三件事:整合资源、融资、品牌推广

对内三件事:精神领袖、定战略、培养团队


中高层管理者的结构化能力是什么?

内在素养:眼光、胸怀、超越伯乐

业务能力:战略拆解、战略解码、系统分析、流程与制度、平衡管理与协同


管理者的难是冰冻三尺,是日积月累。

每每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都要想想,其实今天受到的所有磨难都是假的,借假修真,修炼的都是你自己。

世界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千万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只有一种。只有心力强大的管理者,才能面对任何问题都迎难而上,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战斗的状态

管理者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自己的心态打败。

简介:创业酵母成立于2014年11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的平台。专注于高端人才招聘、企业咨询、培训等业务,致力于提供组织创新赛道极具价值的企业服务。原标题:《没有“两脚沾泥”的狼狈,何以谈管理者的胸怀?》

管理的本质不是信任,而是监督


为什么公司“宁愿花11K重新招人,也不愿花9K留住老员工?”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回答

喜欢,点个“在看”

孔子的学生曾子有句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说出了用人的三个层次与结果。古代君王想的是王霸之后怎样才能传于万世?对今天的领导者就是如何永续经营?..

夏天到了炎热的夏天也是考验我们爱车的时候引擎散热水箱散热如果效果不好或者零配件故障极有可能引起过热甚至报废引擎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关于车辆过水箱究竟都会遇到哪些..

导读不是所有优秀骨干,都能被培养成管理者。专业过硬,只是被提拔管理者众多因素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很多专业过硬的优秀骨干,他们在更多的时候聚焦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1、综合能力要过硬、工作作风要务实、人格品行要端正。2、坚韧不拔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秘诀。3、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4..

黑马·荐读来源:中信出版集团《关乎天下》领袖与管理者,常被统称为领导层,常人以为是二合为一,实则为天下间最大之谬误。事实上,最好的领袖,与最好的管理者,所要具备..

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每天收到这样的好信息身在职场,不只是我们普通员工,包括那些有一定职位的管理者,都得要考虑与上司相处的学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的职业前途是..

文 |张丽俊来源 |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管理者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可能随时介入各类冲突中。有下属间的,有下属和协同部门的。面对这类问题,你通..

来源|张丽俊 ID | zhanglijunCherry管理中常见三个动作:甩、推、拉,而推拉最见管理者的水平。怎么解释?本文与大家探讨。这么多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

从优势出发的领导者会把更多精力放在那些进展顺利的事情上,然后把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领域。要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你必须再培养一种特质。视野?不是。创新力?也不是。人..

在本期的“纽约通讯”中,伊莱恩·碧柯女士分享了“教练”那些事,我们为你准备了中英双语版点击查看中文版领取学习资料包以下,enjoy~文 | 伊莱恩·碧柯(Elai..

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每天收到这样的好信息身为管理者,你都管理些什么呢?如果你开始扳着手指,一一细数“我管A、B和C……”那么你将犯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两大误谬:第一,错以为要管的只有人;第二,过度简化管理,错以为把下头的人管好就好。实际上,管理的重点不在于“人”,而在“关系..

来源: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管理的核心目的之一是提升效率。数字化时代,组织内外效率的来源在于协同,而不是分工。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成为卓有成效的协同型..

在管理工作中,有些传统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要避免犯这些错误。以下这11条,都是错的。◆◆◆◆01 .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有一次,有一项工作出了差错,董事长把我叫去骂..

管理赋能·逆势增长训战营首期班即将在5月21日开课,课程即将启程,还未报名的同学赶快了解详情参与报名。管理赋能·逆势增长训战营目前已吸纳120+位学员,目前学员都逐步..

01领导总是没时间,而下属总是没工作根本原因:1)老板不懂得授权与监督;2)没有锁定责任;3)员工没有工作的动力。导致后果:老板没时间思考公司的战略,导致公司发展战..

导读管理包括控制、行动、处理、思考、领导以及决策等工作,管理者需要做方方面面的工作,扮演着多种角色。那我们需要怎样的管理者呢?明茨伯格将部分置于整体的“管理模型..

今天是管理思想自我升维第980天!专家点评:成为优秀管理者,一要适应资源短缺,敢于舍弃;二要拉高思考层次,换位思考,攻坚克难,见贤思齐;三要学会聪明放手,敢于授权..

导读培训人要了解业务,帮助业务解决问题,这几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说法,但什么是业务,了解到什么程度,不同的人理解差别很大。小米集团负责培训的亓文凯用自己的经验..

本文由 人力资源管理 来源发布

没有“两脚沾泥”的狼狈,怎配做管理者?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