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超实用!辅导员再也不用担心指导不好学生求职了







近两年聚焦大学生初入职场的综艺类节目成功出圈,让我们了解了不同行业真实的职场面貌,也呈现了“教科书级别”的面试技巧,以及“打怪升级”的超强职场攻略。下面就来看看综艺节目教给大学生的那些事儿。






大学生初入职场的第一关——面试,即便是名校生,也有“翻车”的时候。

职业规划

《令人心动的offer》(医学篇)中,面试官看完简历后问:为什么硕士读的是神经外科,博士又转到科研方向,你还是喜欢搞研究?

实习生李不言回道:

“我在临床待了3年,第一年就胖了50斤,那时候我都有高血压了(转科研是因为身体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想接触一下科研工作,说不定更喜欢。但其实两个都挺累的。”(目标游移不定

不少大学生在面试时都会被问及“职业规划”问题,飘忽不定的回答可不是面试官想听的(截图自腾讯视频)

李不言觉得搞科研也挺累,面试官随即顺着他问:你又想转回来(临床)?

他说:“现在还没有决定,到时候再说。”(仍未确定目标

这种坦白得似乎有点孩子气且未明确发展方向的回答,显然不能令面试官满意,这也让他在8位面试者中垫底。

《令人心动的offer》(法律篇)中,实习生王骁在面对职业规划问题时则游刃有余,轻松过关。

首先,他在面试时提到想成为一名国际法律师,并介绍自己在大学阶段对国际法相关问题的关注,本科毕业后,他又非常认真、有规划地学习国际海洋公法以及参与国际法的实践。

“(我以后)想要当一艘法律界的航空母舰,维护国家权益,把中国在国际的法律实力打造得更强。”(有明确的职业志向和使命感

王骁的面试: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截图自腾讯视频)

这样完美的回答将职业规划、行动力等一一点名,连面试官都称赞“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人”。

核心竞争力

法律实习生邓冰莹在面试中很好地展现了与岗位相关的优势:语言表达能力、专业能力。

“我刚刚代表学校在故宫与清华大学一起对战了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高含金量的比赛),也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冠军(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习方面,我在学校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学习优秀),也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体现专业能力)。”

面对辩论实力和专业能力双双在线的实习生,面试官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你不做诉讼律师,我们会觉得很遗憾。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双双在线的实习生,面试官给予好评(截图自腾讯视频)


压力面试

压力面试是指面试官有意制造紧张气氛,通过提出让求职者觉得不舒服的问题,考察其在压力下的抗压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

实习生何运晨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面试官担心工作中被客户误解“没经验、不成熟”,便问:“你长得其实比你的实际年龄还要更青涩一些,在见委托人时可能会受到委托人的质疑,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尽可能在外表上,比如着装、发型,在这些可以改变的东西上,让自己显得更稳重(外在作出改变)。其他的可以在沟通的时候,体现得更细致、更稳重,包括对声音的调节,让委托人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地为他思考,而且对于他提出的问题,你也有能力马上给出专业的见解。”(专业能力更重要

他沉着冷静、快速应变,不仅化解了面试官的担忧,同时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且自信地强调“专业能力更重要”。

群面

《闪闪发光的你》(金融篇)中,面试官给金融学子的面试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要求一组求职者临时工作组,在不指定负责人的情况下,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结论进行展示汇报。

在此过程中,考察的是求职者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沟通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求职者既不能夸夸其谈,也不能沉默不语,而是要适时抓住机会阐述观点和思路,同时也要尊重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意见,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实习生谢真就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能力、表达能力,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而实力强劲的林鹰谷鲜有亮眼发挥,要不是拿到复活卡,早就被淘汰了。

其实,面试是个技术活,事前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有助于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步入职场前,大多数(84%)2020届本科生接受过母校提供的求职服务。其中,参与最多的是“大学组织的线下招聘会”(49%),其次是“大学组织的线上招聘会”(39%),第三是参加“职业发展规划”(35%),而参加“辅导求职技能”的比例(27%)较低。

从求职服务效果来看,毕业生对“辅导求职技能”的有效性评价(92%)最高,对“大学组织的线上招聘会”(82%)和“职业发展规划”(84%)的有效性评价相对较低。

对于面试中出现的职业规划模糊等问题,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从简单的“做职业测评、解读职业报告”,进阶到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阶段。如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组织职业规划训练营、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等活动。


面试成功后,实习生应尽量在工作中收获高质量的实习,因为优质的实习经历能让大学生在日后的求职时更有竞争力,就业质量也更有保障。

麦可思对2019届本科生的研究就发现,有实习经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69%)、初入职场时的基本工作能力掌握度(58%)和满足度(85%),均明显高于无实习经历毕业生(占比分别为61%、55%、83%)。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实习,学生可以在实习前设定实习或绩效目标,包括技能发展、知识获取,以及个人或专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而且目标应是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例如:

实习2周后,能够记住实习单位常用的20个专有名词。

实习1个月后,能确定50个潜在的新客户并将他们添加到主数据库中。

实习5周后,可以确定该领域的3类职业发展道路,找到途径了解每类职业的情况。

……

模仿

在《令人心动的offer》(法律篇)里,当实习生们都在闷头写分析报告时,只有梅桢首先站出来,主动找带教律师要了报告模板。

“要模板”,事情虽小,体现的却是主动沟通意识,在职场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沟通尤其重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更有益。

而且“要模板”也是学习的过程,模板不单是简单的框架格式,更是整个报告的思路架构,你能够从中系统性地去思考,全面分析,不遗漏要点,也能明确知道领导“要你做什么”,完成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所谓模仿,是基于前辈总结的经验,学习其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职场新人学会这个方法能快速上手,迅速成长。

创新

《令人心动的offer》(医学篇)中,博士后刘畅尽管学历高,但因缺乏临床经验,实习开始阶段处处碰壁,好在她加班熬夜恶补临床知识,向带教导师请教,在随后的实习中不仅赶了上来,还展现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性。

在一次考核中,她的病例汇报内容翔实,思路清晰,面对导师的提问,回答得既专业又有逻辑。

她运用思维导图把很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自己的思维意识,喜提导师们的夸赞。

刘畅用思维导图作汇报,喜提导师们的夸赞(截图自腾讯视频)

守时

除了增强工作技能,实习生也不能忽略一些重要的“小事”。

《闪闪发光的你》(金融篇)中,导师要求实习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一份中英双语会议纪要,但所有实习生均超时提交。

对于这样的表现,带教导师很不满意:“我可以说都不合格!我知道今天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不要以为未来没有不确定性,我们每天面临的都是不确定性。这个是你们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一课,什么是截止日期,一定要搞清楚。”

其实不止金融行业,在各行各业,守时都很重要,因为这涉及信誉问题。

职场中守时非常重要(截图自优酷视频)

专业对口

此外,实习生也应注重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学以致用,为未来的工作加分。

麦可思数据显示,有专业相关实习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8%,高出只有专业无关实习人群37个百分点。

有无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各项就业指标差异(%)


专业相关实习让大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生活,了解专业去向,有益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引导职业期待方向。

在学生实习前,有的国外高校会提前“面试”雇主。“学生需要工作多长时间?谁来监督和指导学生工作?学生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有哪些?实习学生有工位和办公电脑吗?”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不容忽视,以防雇主在接收实习生之前没有考虑清楚到底希望他们做什么。

而且只对雇主进行一次审查并不意味着实习能始终达到要求,国外高校学生专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时常拜访学生实习的公司,与雇主和实习生会面,核查实习情况。比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次特殊事件,一名法学生实习期被安排和一名出色的律师工作。可到实地探访后学校才发现,负责指导的律师暑期根本不在国内。由于这个实习项目的教育价值正是来自律师的指导,因此学校果断让学生退出实习。

深入到“一线”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好处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但通常也会耗费较大精力,对学生多的高校可能并不适用。如果期望更广泛地了解实习单位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来反馈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比如麦可思在对一所本科院校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分析中发现,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对校外实习实践的多项评价较低,尤其在“校外指导老师经验丰富”和“制度规范”两方面短板明显。这为接下来两个学院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得到加强,也获得了学生的口碑。2020届本科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为87%,比上届高了4个百分点,更比五年前高11个百分点。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效果持续改善。

对于美中不足的部分,如辅导职业发展规划、组织线上招聘会等,高校在日后的工作中可进一步改进、提升,让更多的毕业生能拿到令他们心动的offer。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

本期责编 | 麦可思丁楠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下滑,生活方式也被影响!高校该如何“拯救”大学生

02.升格成功后,山东这所高校实现多项突破

03.体检异常率90%!亚健康率70%!高校教师健康问题引关注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本文由 麦可思研究 来源发布

锦囊!超实用!辅导员再也不用担心指导不好学生求职了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