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到半年就离职?数据揭秘,除了钱他们还要啥?


在各种社交网站上,经常能看到“95后一言不合就辞职”的新闻,辞职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公司周围外卖吃腻了;胃不好,消化不了领导画的饼;同事太热情,招架不住……都可以成为他们离职的理由。在生活上,95后不愿意将就,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在职场上95后也被称作“秒辞一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对大学生离职现象进行了分析,一起来了解95后的离职真相。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本科:22%、高职:41%)较2016届(本科:24%、高职:43%)降低两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近5年毕业生职场忠诚度都趋于平稳。



那他们选择离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追求薪资福利以及发展空间依然是毕业生选择离职的主要因素,但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在选择离职时更为谨慎。具体来看,2020届本科生因“薪资福利偏低”而离职的比例(39%)较2019届(43%)下降4个百分点。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离职的比例(38%)较2019届(47%)下降9个百分点。2020届高职毕业生生因“薪资福利偏低”而离职的比例(43%)较2019届(50%)下降7个百分点,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离职的比例(35%)较2019届(45%)下降10个百分点。

此外,我们对2016届和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因“准备求学深造”、“工作要求高,压力大”离职的比例明显提升,而因“想改变职业或行业”在毕业半年内离职的比例下降明显。

具体来看,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因“准备求学深造”而离职的比例(本科:16%、高职:8%),较2016届(本科:8%、高职:5%)分别上升8个和3个百分点。因“工作要求高,压力大”而离职的比例(本科:21%、高职:23%),较2016届(本科:15%、高职:18%)分别上升6个和5个百分点。另外,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因“想改变职业或行业”而离职的比例分别为(本科:26%、高职:24%),较2016届(本科:34%、高职:34%)分别下降8个和10个百分点。

从各学科门类来看,哪个学科的离职率最低呢?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医学的离职率(13%)最低,其次是历史学(15%)、教育学(18%)医学毕业生职场忠诚度也持续最高。具体来看,医学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连续三届均在15%以下,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另外,艺术学毕业生职场流动性较强,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32%)最高。

2020届高职毕业生中,医药卫生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毕业生职场忠诚度保持较高水平。具体来看,医药卫生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连续三届均低于三成。医药卫生大类主要服务于医疗机构,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主要就业于国企,其就业稳定性均较强。另外,新闻传播大类毕业生职场流动性较强,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55%)较高。

注:

离职率: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从毕业时到2020年12月31日)有多大百分比发生过离职。离职率=曾经发生离职行为的毕业生人数/现在工作或曾经工作过的毕业生人数。

数据说明:

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1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4万,全国高职生样本为14.4万。

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全国高职生样本为14.8万。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9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5.2万,全国高职生样本约15.1万份。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5.6万,全国高职生样本约15.0万。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7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2.6万,全国高职生样本约14.2万。

作者| 麦可思研究院
本期责编 | 麦可思姚琳婧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书中自有那个啥”

02.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为什么这些学科数量多?

03.开学在即,高校别忘了推进这项学生工作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本文由 麦可思研究 来源发布

​工作不到半年就离职?数据揭秘,除了钱他们还要啥?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