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戏曲艺术坚定文化自信——《最美中国戏》即将开播


10月16日,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华传文化传播集团联合出品,由三元极致独家冠名、首农集团携旗下老字号品牌特约赞助的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开播发布会在颐和园听鹂馆举行。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园长杨华,华传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刘兵,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品牌市场部部长傅鹏,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永杰,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副总经理颜忠伟等嘉宾出席发布会。

《最美中国戏》是一档户外园林真人秀和戏曲实景创演秀相结合的沉浸式戏曲文化体验节目。节目将在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中进行全实景拍摄,以听鹂馆古戏台为核心场景打造“颐和戏社”。

德和园大戏楼——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

发布会现场,颐和戏社社长汪涵及小班事张颜齐、刘佳艺带领周恩旭、姜美伊、张晓涵、王蒲实等一众青年戏曲人与飞行嘉宾董力、王菊一起登台亮相,并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在节目中,他们将向各剧种名家、传承人学习并体验戏曲文化,充分展现戏曲里的中国文化、中国美学和中国精神,并以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为观众带来精彩绝伦的实景创演秀,尝试戏曲的各种“打开方式”。

从左至右依次是:刘佳艺、张颜齐、汪涵、董力、王菊、周恩旭、姜美伊、张晓涵、王蒲实。

当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遇见”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为主的戏曲艺术,一场场如梦似幻的焕新大秀启幕。一景一舞台、一曲一故事,《最美中国戏》将展现佛香阁、德和园、知春亭、苏州街、清晏舫、鱼藻轩等十余处皇家园林“门面”场景,更有澄怀阁等修复后首次亮相的景观。

清晏舫夜景。

值得一提的是,焕新大秀将以夜景为主,这也是“颐和园之夜”首次在荧屏上全面“亮相”。

在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表示,《最美中国戏》以颐和园夜景首秀、“戏中戏”实景演出、融媒体全程互动等方式,深入解读中国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开创了文化节目的新形式、新样态、新模式。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最美中国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代表性成果,凝结着戏曲人和媒体人的创意、智慧、心血和情怀,对于传播戏曲艺术、培育戏曲观众、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将产生积极的效应。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表示,本节目融历史记忆、古典园林、文物建筑、戏曲艺术于一身,深入解读并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了主办方在传承发展优秀文化方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公园与媒体合作创新的再尝试。《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介绍了制作这档节目的缘起和初心,是想利用电视语言和场景创新助力戏曲“出圈”传播,他表示将与合作各方联合进行节目的衍生开发或二次创作,包括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推出一批优秀的戏曲实景演出项目等,力争把《最美中国戏》打造成具有长远品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IP。

余俊生(右二)、袁新文(左二)、张勇(左一)、盛若蔚(右一)为“颐和戏社”揭幕。

节目总制片人、华传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刘兵称,作为一家认真讲文化、做文化内容的传媒公司,传播好戏曲艺术,传承好戏曲文化,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在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场所,做沉浸式的戏曲文化体验,促进戏曲文化进入年轻群体的生活场景,是其出品《最美中国戏》的初心,也是华传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坚守。

作为本季节目的独家冠名商,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永杰在致辞中谈到,三元食品是中国乳业发展的先行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新鲜高品质”已经成为三元的代名词,此次三元极致品牌以独家冠名的方式携手《最美中国戏》,旨在践行民族乳业担当,以极致品牌精神致敬和弘扬极致传统文化。

据悉,《最美中国戏》共有8期,节目将于10月23日起每周六晚9点05分在北京卫视播出,同时,还将在咪咕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B站等网络平台播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风景如画的昆明湖畔,一起参加《最美中国戏》的开播发布会。庹震社长、总编辑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方江山副总编辑表示祝贺,向与会的各位嘉宾问好,并祝开播发布会圆满成功!我谨代表人民日报文艺部,对此次活动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和主创团队表示诚挚的敬意!

《最美中国戏》主题海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我们都知道,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代代戏曲艺术家用精湛艺术、经典作品,传承弘扬中国戏曲文化,使戏曲艺术穿越时代、曲远韵长,至今仍呈现出姹紫嫣红景象。根据最近一次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截止2015年8月31日,全国有348个剧种,其中分布区域在2个省区市以上(含)的剧种有48个。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在中国梅花奖、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中国京剧节等展演中,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令人瞩目、获得很多票友粉丝的喜爱。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将程式美、虚拟美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表演体系和中国戏曲美学。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翁佳慧主演的《牡丹亭》选段

不论时光怎样流转,岁月怎样更替,中国优秀戏曲文化都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温润着我们的心灵。

传承弘扬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述,现实课题是,在文化多元、艺术繁荣、传媒发达的当下,中国戏曲如何向世人充分展示其独特魅力,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接触戏曲、认识戏曲、欣赏戏曲,进而爱上戏曲,成为戏曲艺术的爱好者、传播者、传承者。因此,不论是文艺院团还是传媒机构,不论是戏曲工作者还是媒体从业者,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戏曲艺术、培育青年观众,我们都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多年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人民系媒体传播矩阵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和传播资源,利用报刊网端微屏,对中国戏曲文化着力宣传推广,对戏曲佳作和艺术家评介推荐,对戏曲艺术的创新繁荣进行深入探讨。这档文化综艺节目《最美中国戏》就是一个代表性成果,凝结着戏曲人和媒体人的创意、智慧、心血和情怀,因此令人充满期待。

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王丽媛、张贝勒主演的《紫钗记》选段。

《最美中国戏》聚焦中国戏曲之美,突出创意之新,以情境剧和“戏中戏”的构思,将戏曲艺术和园林艺术巧妙融合,把演戏、学戏、说戏、看戏笼于同一艺术时空,通过时尚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把人们带入“戏比天大”的艺术境界,让最美中国戏之美直抵受众的心灵。

我相信,这样的戏曲节目,自身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也能成一种艺术作品甚至艺术精品,对于传播戏曲艺术、培育戏曲观众、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产生积极的效应。

预祝《最美中国戏》节目取得圆满成功!

本文由 人民日报文艺 来源发布

弘扬戏曲艺术坚定文化自信——《最美中国戏》即将开播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