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告别学生时代的那首歌吗


罗大佑亲自制作,和易烊千玺合作了哔哩哔哩2022毕,MV里两人隔空对话,六十出头的罗大佑一脸明媚地祝福说“毕业快乐”,二十出头的易烊千玺勉强一笑,皱着压力山大的眉头说:以前说三十而立,我们这一代人二十多不立一下就焦虑。


这种微妙的错位感太真实了,观察身边的00后时常感到他们超出年龄的成熟,不像前人在稀里糊涂中长大,在慢综艺里,看到张子枫和文淇认真地讨论退休以后做什么,竟然想不起来我和她们一样大的时候在想什么,大概是将来去哪个城市能吃得更好吧。

就像易烊千玺,他简直是早熟的标杆,他的五岁是别人的十岁,他的20岁,比大多数人的40岁经历沧桑。他感叹说我觉得早熟晚熟无所谓,只要能保护好自己就是好熟,又困惑于毕业就代表成熟吗?人必须要成熟吗?对于他的问题,罗大佑笑笑:很多大人都不觉得自己是大人呢!


思考这个问题的易烊千玺本身就是答案。熟让00后在各种人生选择上都更慎重,避免了许多错误与损耗,可同时告别了无知无畏的快乐。执着于是否必须成熟,其实是一种不想告别,又回不去的怅惘。

罗大佑谈毕业,让我回忆起遥远的小学时代,最后一次文艺汇演全班合唱了《明天会更好》,那是我的第一首毕业歌。它太好听了,像泉水一样轻灵,一度我以为全世界的小学生都会唱这首歌。

后来知道这首歌是为了赈灾写的公益歌曲,更惊讶的是原版歌词完全不是现在这样。它最初的指向是愤怒的成年人,“轻轻抚摸麻木的身体,无奈闭上你的眼睛,这个荒谬的世界依然黑白不分的转个不停”、“嘶哑你的咽喉,发出一声怒吼,让我们撕碎这旧世界”,这是我成年后认识的罗大佑。


△《明天会更好》初版歌词


录音前一刻,制作人李寿全和大合唱的发起人张艾嘉觉得歌词太暗调,集体动手改成了现在的版本。先入为主的觉得现歌词和旋律的匹配度更高一些,如果没改成充满希望的版本,它大概率不会出现在小学生的音乐课上,成为我们的童年记忆。

前些年小学生会用《青春修炼手册》宣告儿童期的结束 ,明亮得如一张白纸,那首MV也是男孩看见女生会羞涩,最后大家一起跳舞。



最新的小学流行曲是《孤勇者》,我看有人说它歌词里喘不上气的咬牙切齿,就是小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心情。其实小学是人最勇敢的几个阶段之一,走出小学校门那一刻人是无知无觉的,只有一往无前的开心。曾经小学时流行过写毕业纪念册,大家都发出了各式各样的豪言壮语,现在回看羞煞人也。

从中学开始,大家普遍开始变得黏糊,毕业歌里掺进复杂的情绪:忧郁、不舍、离愁、青春的懵懂、隐约的爱恋。当学生的日子太憋屈了,毕业是积压了几年的情绪一起爆发,有些学校的学生很疯狂,集体把试卷从教学楼抛下去,像六月飞雪,然后抱头痛哭,我们那时候胆子小点,最多不过是偷偷扎坏教导主任的车胎。



有的人因为内向和害羞不太会表达,毕业歌就成为用别人的词唱我的心。我第一次有毕业歌这个概念是看台剧《恶作剧之吻》,他们毕业时唱了《萍聚》,这首歌比《明天会更好》还早,诞生于1967年,每次提到它有人都听错为“评剧”,以为要唱戏了。



《致青春》里郑微悍然登上毫无准备的舞台,只要别人不尬她就不尬地来了首《红日》,引发大合唱,征服了被动的陈孝正。也只有年轻人才会特别快地投入到某种情绪里,十年后再唱就会稀稀拉拉。毕业聚会时那个男人不在,他选择了出国,另一个要好的室友也不在,被开除了学籍。大学生的毕业歌里开始有了成人的烦恼。

毕业歌没有统一曲库,每一届的小孩都就近选择,行为随机,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很近似。我总结了两个标准:一是大火过传唱度高,新歌优先,老歌多少显得不够时髦。有种例外是冷门歌曲翻红,朴树也想不到他在千禧年写的《New boy》竟然成了00后的热门毕业歌。



二是歌词契合毕业心事,最好是一边唱,一边眼含热泪盯着那个暗恋了几年的人,自我感动到快要抽过去。

内地最早符合这个标准的毕业歌应该是《同桌的你》,听过我爸的同学聚会唱这首歌,90后有一首同类型的《那些年》,从电影出来到今年一直有人唱。两首歌映照着两代人的差别,同一个主题下《同桌的你》自怜得很婉约,《那些年》就是横冲直撞,要把青春的傻气、悸动和遗憾一嗓子嚎完。



影视剧是毕业歌的重要来源,其它青春电影的主题曲,如《匆匆那年》也是大热毕业曲目之一,不过我表示不能理解,这首歌唱起来容易断气。

还有的是动漫主题曲,譬如《昨日青空》,最戳我的是那句“昨日的青空随少年挥手消失在人海之中”,脑海里浮现背对校门离开时头顶的那一片湛蓝天空。可能是把它当毕业歌的人太多了,这首歌后来还出了毕业特别版。


△《昨日青空》毕业特别版


有的毕业歌来自民间和网络,例如《北京东路的日子》。北京东路在南京,2010年,一群南京外国语学校附中高三的学生在毕业前创作了这首歌。学生写学生,稚嫩但生动,这首歌当年通过人人网迅速蹿红,十年后人人网都没了,主创重聚还引发了一小波怀旧。当年震惊于和我差不多大的高三学生能干出这么漂亮的事,今天看有另一个视角,南外附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早早确定了出国或保送名额,不用高考,所以能在毕业季写歌录歌发上网。


除了歌词贴切,最重要的挑歌标准是喜欢,喜欢一个歌手,TA的所有歌都能拿来当毕业歌来唱。青少年喜爱度催生了毕业歌界两大护法,左护法周杰伦主管初恋心事,热门曲目《蒲公英的约定》、《告白气球》,我记忆里有男同学们上气不接下气合唱《彩虹》的画面。

右护法五月天主管青春友谊,热门曲目有《笑忘歌》、《干杯》。五月天早期的歌是最简单直白的青春代言,唱起来不拐弯特别畅快,毕业时我和室友一起嘶吼过《疯狂世界》:我好想好想飞,逃离这个疯狂的世界!



《干杯》往后的歌反倒不太适合合唱,词写得繁复了起来,但会突然想起一两句特别感动,提起毕业第一时间蹦进我脑海的是那句:回忆缺席了最后一次凤凰花。

凤凰木是热带植物,我国多数地方没有,台湾盛产。凤凰花在6月盛开,是台湾学生的毕业记忆。你应该听过毕业合唱《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把自己大学离别的故事讲给词曲作者听,创作了这首歌。它是专门为毕业而创作的歌,歌词反而尽可能的简单,温温柔柔地只讲了一件事: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这首歌成了毕业季出场率最高的歌曲之一,可见青春的疼痛、爱情的苦涩,多少带点想像成分,近在身边的朋友才是毕业时最难割舍的。


小虎队解散时出过一张专辑《再见》,因为还在当红的时候,每首歌的中心思想都是不想解散,一整张都适合当毕业歌。MV也是一个人坐火车,另外两个人追着跑,比《情深深雨蒙蒙》依萍送书桓还缠绵。



每到毕业季网上都会出现一些让人跟着又哭又笑的毕业合唱,我不爱怀旧却会被他们感染到流泪,毕业那一刻的喜悦太深刻了,刚摆脱了身上最重的负担,对未来只有希望而没有实感。看毕业合唱还让我有点遗憾,我因为跑北京实习错过了整个毕业季。易烊千玺谈毕业也提到遗憾,因为疫情没有线下的毕业典礼,这是这两年毕业的小孩们共同的遗憾,没能一起拥抱着毕业,没能一起唱一首毕业歌。

一个人如果能活到八十,20岁只占四分之一,但这20年会是你人生最重要的四分之一。因为你会发现:从壮年到垂暮,你午夜梦回,回的永远是20岁前的家、见的人、经的事。上学的不好是你只能做梦,时间都不是自己的;上学的好是等你不再上学了,连梦也没了。



或许是为了补全这个遗憾,易烊千玺和罗大佑合唱了《光阴的故事》,高晓松说罗大佑提前给三代人的青春写好了挽歌,这首歌诞生至今已经40年了。一说它是罗大佑为了上医学院时的初恋女友写的,两人毕业后分别,多年后罗大佑抱着回忆写下这首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张艾嘉,证据是这首歌最早是给张艾嘉唱,收录在她的专辑《童年》里。不论哪一种,主题都是未尽的青春心事。

《光阴的故事》最初是作为情歌和《恋曲1990》一起流行开来,但它的写法不同于一般情歌,风、花、流水、落阳,用遍了诗里的美好意象去描绘青春图景,反而没有几个词是直接切进情爱的,所有人都能在这首歌里本能地回忆起属于自己的画面,网易云有评论说自己的小孩听到这首歌,说突然想幼儿园的朋友了。


罗大佑的歌词擅长用复式结构,千回百转堆积意象,每个字你都认得但想不到还可以这样组合。他是诗人而不是小说家,他的歌词很少讲故事,但你会被他牵动情绪,越咂摸越入味。看到有个评论讲在考场外听到《光阴的故事》流泪了,那种微妙的触动,像有人在你的灵魂上温柔地摸摸。


慢慢地,它演变为一首青春悼歌,镌刻着时代记忆,太多的年代剧里用它来标记时间。台湾人以这个名字拍了电视剧,一度流传韩剧《请回答1988》有借鉴它。讲内地创业故事的《中国合伙人》也用它作主题曲,它的适配度超越时代地域,年代剧《人世间》的插曲也是它,悠扬的旋律一起,弹幕纷纷为那个倒霉时代里的人情味而泪目。

流水它带走一代又一代的“我们”,到了00后这里,依然可以唱着这首歌。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成长的岁月很苦,00后是目前为止最倒霉的,上学赶上疫情封校,毕业了赶上就业困难。罗大佑削减了原编曲的木吉他声,用更激情的电吉他代替,鼓点澎湃,这首光阴的故事2022》多了很多生猛意味,恰是00后面对未来时最需要的劲儿。



罗大佑和易烊千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让人觉得什么都变了,同时什么没变,00后是如此的特别,可与青春分别那刻的感受,埋藏在同样的歌声中,谁也不曾被豁免。

还记得你告别学生时代的那首歌吗?

本文由 孟大明白 来源发布

还记得你告别学生时代的那首歌吗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