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意”呈现画面,纪录片《中国》在“取舍”中回溯历史


汇聚实力创作团队,创新镜头语言,纪录片《中国》用唯美大写意和深沉的大史观,引领观众回溯中华文化渊源。


作者:郑长华

这是一部特别注重以思想创新、文化文明和高质量精神生产为主线回顾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作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史学科专家组成员 王子今

纪录片《中国》向我们展示每一个时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国家发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权家玉

这是一部以“人”为核心的历史纪录片。宏大叙事的历史场景,条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澜壮阔的社会演进,均被隐藏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背后。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李军

12月7日,历史纪录片《中国》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开播,目前已更新两集。第一集《春秋》以孔子为线索开启春秋之史,第二集《众声》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主角,呈现百家争鸣的历史时代。

历时五年拍摄而成,《中国》入选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创意选题,节目播出首日,微博话题#纪录片中国#阅读量2.3亿,讨论9.4万,累计四次登上热搜。

以时间和人物为轴,先“舍”后“取”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中国》通过挖掘古代中华文明对今日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与故事,回溯中华文化渊源。

几千年来,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某一个维度建立了深厚积淀——因此,“时间”构成了《中国》的关键线索。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第一季勾勒出春秋至盛唐的历史图谱。第二季将从盛唐继续讲起,第三季的故事则追溯至上古三代。


“人物”是《中国》的又一关键线索。在《中国》所呈现的影像中,时间脉络清晰可见,人物可触可感。

《中国》首集将历史背景置于春秋时期,以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儒”开篇。进入第二集,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的不同派别登场——他们碰撞出诸多影响深远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从“孔子问礼”到“陈蔡之厄”再到“庄周梦蝶”,历史厚重而深刻,《中国》的故事如何选取?在主创看来,用影像着史,叙事必须先“舍”后“取”。

遵循这一原则,《中国》在历史进程中选取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在当时最具开创性、转折性的重要节点,具有代表性、时代感,富有戏剧性的人和故事,追溯中国人如何一路走来。为观众走近历史、读懂历史提供了一份精致的图像志。

用“大写意”回溯历史

“《中国》是讲历史内在规律和大历史逻辑纪录片——关注历史发展的大脉络,点亮引导中国历史大方向的灯塔式的人物,勾勒历史平凡中的不平凡,一部大纲式影像版的中国历史呼之欲出。”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沙武田对于《中国》的价值内涵如此评价。

事实上,创作的关键阶段,一个核心问题困扰了团队许久:可视性、艺术性、真实性、准确性之间如何达成一致?

最终,《中国》确定采用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

“但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真正还原历史场景,无法还原他们的语言,更无法还原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再逼真的模拟,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错的。”纪录片《中国》制片人、总导演李东珅说。于是,在《中国》最终呈现的画面中几乎没有特写和对白,不下定义、不阐释、不评论,而是使用大量全景画面形成代入感,重点表现古今人们共通的状态:吃饭、喝水、饮酒;读书、写字、思考;聚会、争论、出行……

李东珅介绍,在“再现”的过程中,《中国》尝试打通纪录片和影视剧之间的壁垒,用电影语言、镜头调度形成隐喻。譬如一座高墙就是一座城池,一扇大门意味着一座宫殿,一面壁画代表敦煌盛况,一座屏风隐喻整个盛唐。

同时,《中国》也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通过“不合理”来表达“合理性”:秦王磨刀看上去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秦王“磨刀”向六国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汉武帝和贾谊“隔空对话”,寓意他们的思想交流穿越时空;所有人物汇聚于大唐的盛宴,彰显盛唐的繁荣与包容。

一个特别的观感是,《中国》的故事节奏很“慢”——全片引入新技术、以50格拍摄,所有镜头全部放慢一倍速度。“这是我们在影像上最大胆的尝试,在已有的假定性上笼罩一层历史感,让全片的视觉呈现更加显现写意风格。”李东珅解释道。

实力班底五年打磨

从筹备到完成,《中国》用了近5年时间,作品和纪录片《河西走廊》出自同一班底,该团队曾在“2018年总局第五届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表彰活动”中摘得优秀机构奖。除了李东珅,《中国》还有一位重要的操盘者——联合总导演周艳,周艳曾担任纪录片《大国崛起》执行总导演、总撰稿,拥有颇为丰富的重大题材创作经验。

此外,该片其他环节的配置亦实力不俗:

视觉方面,由指导过《芳华》《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的电影摄影指导罗攀掌镜。画面构图新颖、光影氛围讲究,《中国》所呈现的电影质感正是得益于此;

配乐由电影《一代宗师》《花样年华》《十面埋伏》的配乐梅林茂坐镇。纪录片中音乐先行,引导画面节奏、升华画面情绪,并为每期的人物和故事单独设置音乐主题,让每一个鼓点、每一次弦动都与历史碰撞,传递画面背后隐藏的情感;

配音方面,《中国》邀请主持人周涛和何炅担任配音,女声的加入为厚重历史增加了些许温暖线条;

拍摄历史类纪录片,还有一个大难点——如何在有限的影像空间内,涵盖并传递应有的信息?影像逻辑如何与文本逻辑协调互补?《中国》总撰稿由纪录片《河西走廊》《重生》的总撰稿邓建永担任,以简约而有力度为原则,书写影像与历史之间的故事。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潮中,在无休止的观点论证中,在苦难中,在希望中,许多质朴而深邃的见解逐渐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直至结出硕果”。在周涛饱含深情的解说下,“众声”百家争鸣的故事暂告一段落,而随着时间车轮的前行,《中国》的历史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编辑 | 随芳芳 曾宇衡

>>广电等主流媒体再造短视频内容生态新格局

丨报告

>>文化类纪录片新样貌:触摸传承密码,增强文化自信

丨纪录

>>侯鸿亮:从创作本体出发,不断适应市场同时不放弃自我坚持

丨言论

>>从一组组海报中走进116岁的“西泠印社”

丨图文

本文由 广电时评 来源发布

用“写意”呈现画面,纪录片《中国》在“取舍”中回溯历史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