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之死》:画在历史背景屏风上的淡漠身影


吸引我的,永远是历史处境里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他们内心中的热望和恐惧、情感和疼痛、快乐与悲伤,他们的行动和选择……人性里的复杂性、这种高贵又渺小的部分,让我既叹息又着迷。这大概就是历史学者经常提到的“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本刊记者 徐琳玲

全文约3858字,细读约需9分钟

文末有送书福利

图 / 杨曦

作者介绍:徐琳玲  码字女工,现任《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入行以来,广泛涉猎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类专业报道,以问题意识深耕于思想、文化领域,乐此不疲。身处生产易碎品的文化“快餐”行业,妄念于写出有深度和温度的人物作品。曾获中国传记文学(中短篇)优秀奖等,译作有迈克·华莱士回忆录《你我之间》。

《光绪之死》是她创作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的非虚构作品,共18万多字,其中部分节选(2.4万字)见2018年《南方人物周刊》的同名封面历史特稿(点击阅读)。该特稿一经推出,数日内阅读量达十几万,获得本刊当年“最佳年度报道奖”、“最佳文化报道”两个奖项。

本书也是徐琳玲首次试手在西方业已很成熟的非虚构门类——面向公众的学术畅销书。耐心地深入某个专业领域,并把复杂、艰涩的真相和探求真相的过程,讲得如同悬疑小说一般生动和有趣,是她的专业强项。

在兼顾严谨、好读之外,她尤其关注历史处境中个体人的情感和心理,有学者评价其写作有“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从家中一台18寸的彩电上看过一部老电影,片名叫《垂帘听政》。

片中,慈禧太后由极富个性的女演员刘晓庆扮演,演咸丰帝的则是香港老牌艺员梁家辉。再后来,我还看过一部由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拍的电影《大太监李莲英》,慈禧依旧是刘晓庆,李莲英则是姜文。我肯定没记错,就是那个大家印象中又痞又蛮、浑身上下散发雄性荷尔蒙气息的姜文。片中,他用一种尖细、怪异的声调念着台词,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股病态、压抑的气氛里。对一个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部恐怖片!

再到后来,每次打开家中电视,必有“阿哥”“阿玛”“格格”“额娘”在闹腾着。但我那时的兴趣已经转移到电影、美剧、英剧上去了。

从学校毕业后,我进了南方一家报社,在一份以人物报道见长的知名杂志工作至今。“百年家族”和“百年人物”是这份杂志经营多年的一个产品。作为文化板块的记者,我是该系列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我因此在几年里陆陆续续关注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杨度、蔡元培、陈独秀等一大批从晚清至民国的历史人物。通过阅读史料、相关研究专著,以及采访专家学者、相关后人,开始一点一点重新构建起对晚清七十年和民国初年的粗略认识。所谓“重新构建”,当然是指区别于过往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学到的那一些东西。

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庚子国难”到“东南互保”……当目光追随着近现代史上的那些重大事件、那些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总会碰到两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一位是在近半个世纪里掌控大清帝国最高权力的女性——叶赫那拉氏,另一位则是清王朝第11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皇帝。

这一对位于大清权力之巅的养母子像是历史舞台剧背景屏风上的人儿。相比叶赫那拉氏的浓烈刺目,大清史上这位命运最悲催的光绪皇帝像是一抹淡漠、忧伤的影儿。

2018年是“戊戌变法”一百周年,我们商量着该做些什么来纪念中国近代史上这次最具悲情的维新变法运动。一位同事提议说:怎么我们就从来没有关注过光绪帝呢?

还真是呢。我们相继报道过康有为、梁启超,还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却一直把他当作一个台词和戏都很少的“小配角”,从来没有真正注意过这位中国近代个人命运最富悲剧色彩的“囚徒天子”。而事实上,他才是百年前那次轰轰烈烈又底气不足的大事件的主持人,又是其全部失败后果的首要承受者,此后沦为“阶下囚”,软禁十年。

当把目标聚焦于背景屏风上这一抹淡漠的身影,我就被这个清秀、羸弱的年轻人吸引住了,关于他的细节慢慢地变得丰富而具体起来。

《光绪之死》的封面报道(点击阅读)推出后,得到了预想不到的反响。阅读点击量在数日内达到十几万次,尤其令我们吃惊的,是读者们留下的几百条大段大段的留言。本来,“百年系列”虽然是我们深耕多年的拳头产品,但因本身在知识储备和思想性上就有一定阅读门槛,一篇质量上乘的人物报道常常只有两三万左右的阅读点击量。因此,它属于那一类用来打“品牌”的人物特稿,强调的不是流量,而是“叫好”——赢得知识界、文化界人士的认可。

此外,它的意外受欢迎,显然还违背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尽管我一再删、一再控制字数,还是交出了一个24000多字的长稿。聪明如你,一定明白通过手机屏幕阅读一个两万多字的报道,是一件多么反人性的事儿。

这让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的文化大众正在越来越成熟,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过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能读到、也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接受更有深度和厚度的东西。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新范式的引入,学界在近现代史领域其实已经有了许多重大的、改写过往认知的突破性进展。

这中间,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断裂带。

在西方,面向大众的学术畅销书早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门类。我曾采访过《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英国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他是一个极擅长讲故事和营造悬念的高手。蒙蒂菲奥里拥有牛津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为了亲历历史,他在1992年苏联解体后奔赴俄罗斯,之后在外高加索地区做过好些年独立撰稿的战地记者,和形形色色危险而迷人的政客、独裁者、军阀、战争贩子打过交道。

还有被誉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最杰出的作家”、瑞典历史学家皮特·恩格伦,他是瑞典学院院士,是一个更典型的学院派。为了触摸到当下真实历史,他曾在冷战期间“投笔从戎”,中东战争期间又以特派记者身份在巴尔干地区、阿富汗、伊朗做战争报道。他曾和我回忆起他在战场上经历到人内心的塌陷和向内紧缩感。所以,他对“历史合力”中非理性的部分——个体与群体的情感和无意识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体悟。

他们都是拥有学者、作家、记者等多重身份的人——作为学院派历史学家,他们要求自己抵达当下重大事件的现场;作为记者,则要训练自己具有更长时空的思考分析能力;此外,他们对写作和叙事能力有着极高的自我要求。

很幸运,我也可以在这方面做一点小小的尝试。岳麓书社的李郑龙先生联系了我,提出是否能以这篇人物长特稿为原点,将其扩展、充实成为一本历史题材的小书。可以不受困于版面、撒开蹄子地尽情写,是每一个记者的梦想。

我终于可以把许多因篇幅而不得不删去的“宝贝”们又捡了回来。此外,我又对史料进行进一步充实,并对史实做了更多的查证、核实,对一些重要的晚清史料从之前的“检索式阅读”切换到“整体阅读”。譬如,我把《翁同龢日记》的六卷本来来回回阅读了好多遍——那里有对光绪帝从幼年、少年到青年时期的第一手记录,以及对晚清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正在发生时的记录”。

这里特别要感谢茅海建、汤志钧、黄彰健等几位近代史学者对戊戌变法史事的考辨和“历史重建”,我也参考了其他多位晚清史学者相关的研究,以及他们之间为还原真相进行的许多场学术论争。当还原那一段被当事人有意遮盖和歪曲的历史,使用经诸多学者耗费心血考辨过的史实,我心里很有一份踏实感。


以帝王、高层政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叙事,很容易“沦为”政治史,一部高层权力斗争史。但我意不在此。吸引我的,永远是历史处境里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他们内心中的热望和恐惧、情感和疼痛、快乐与悲伤,他们的行动和选择。

当近距离打量这些处在历史洪流中的人物,我发现很难用“帝党”/“后党”、“保守派”/“维新派”、“进步”/“反动”这一类简单的标签来概括、定义这些具体而鲜活的人们。他们各有自己珍视和持守的东西,这种立场和价值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局势的变迁,自我的认知、所处群体的利益和情感等都会发生改变。书中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人物,大概就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也是她的著名“绯闻对象”荣禄——在很多小说、影视剧里,他都被刻画成“大反派”、一个居心叵测的阴谋家,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耐人寻味的人。

当和笔下的这些人在一起时,我的心脏会跳动很快,和他们同悲同喜,会为小载湉在书房读书时捣蛋、闹小性子的事会心一笑,也会为恭亲王暮年空洞漠然的眼神而痛心,而对叶赫那拉氏这位复杂的权力女性也不能不心生某种敬意和同情。

人性里的复杂性、这种高贵又渺小的部分,让我既叹息又着迷。这大概就是历史学者经常提到的“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有时,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要和他/她保持一点距离,以免受情感牵引而丧失判断力,就像我去采访报道某个当下的新闻人物一样。

非常感谢那些为后人留下私人记录的人们。一个合格的非虚构作者会非常清楚一点——访谈、口述和私人笔记等信源并不完全可靠,常常让人有“历史罗生门”之感。但在这些口述和笔记里,透露着亲历者、旁观者最真实的爱憎与性情。隔着时空,我感觉他们接受了我的采访,至于那些没法当面追问的内容,我会从他们留下的字里行间去解读、辨析和理解。

同样地,我要对悠长、厚重的中国历史书写传统表达一份很深的敬意。如我这般非历史专业科班出身的写作者,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大概很少有机会去啃读正史、历代《实录》(《史记》《汉书》除外)。这一回,我却发现自己从《清史稿》和《清实录》中学到很多,并羞愧于过往对“正史”、“官修史”有太多不明就里的偏见与傲慢。

《光绪之死》
侦破历史迷案
全面还原光绪皇帝的悲情一生
原价58元
周MALL限时5折
鲜读价29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编辑,他包容了我小小的任性,让这本小书最终显得分外朴素,没有写满名人推荐语的腰封,也没有名人作的序。面对像我这样一位“出书界”的素人,偏偏她又貌似和一大堆名流、大人物有过工作上的交集,你就知道这会让出版社多么抓狂又无奈。

我这人天生脸皮薄,工作之外,素来羞于为私事开口求人——然后自我安慰地想:估计名人老师们也常常碍于情面、有不得不被人拉去做背书的尴尬和苦衷。瞧,我是多么善解人意。

好吧,言归正传,你若曾在我们杂志上读过《光绪之死》的一小部分节选,抑或对严肃历史有着一副强健的好胃口,那就和我一道出发,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借助考古新发现、官史和实录、私人日记与书信、奏章和皇帝朱批、宫中档案等等真相碎片,调动心智和头脑,一起来拼凑那一段交织着爱与恨、猜忌与背叛、谎言与阴谋的远比任何小说、影视剧精彩百倍的真实的权力与人心的游戏。

我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这出性格、命运大戏里的男男女女们,无论他/她是帝国的皇帝、太后,王侯、重臣或是士子,太监抑或一个小小的卑微宫女。


南人福利社

感谢您看完这么长的文章
欢迎点击页面下方“写留言”进行留言评论
点赞数量前五名的评论者将获得
徐琳玲《光绪之死》1本
截止时间:2020年12月28日12:00
感谢@岳麓书社 提供本次福利


中国人物类媒体的领导者

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记录我们的命运 · 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往期精选

九十李泽厚 最后的访谈 | 封面人物

张玉环 从凶手到无罪,被迫缺席的27年

《三十而已》:中产阶层焦虑和独立女性幻梦

专辑:乐队的专访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和购买最新杂志
本文由 南方人物周刊 来源发布

《光绪之死》:画在历史背景屏风上的淡漠身影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