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的都是坏蛋,恨我的都是天才。


文:历史的囚徒

来源:历史的荷尔蒙(ID:ermeng20180705)

古墨社

01

在我的写作名单上,还有一长串名字。

王安石是其中之一。这个巨人极不好写,一直在积累资料、悉心揣摩。

明年是王安石1000年诞辰,所以一定要写写他,预热一下。

名如其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硬石头。

同样,我不想把他写成所谓的思想家、政治家或文学家,我想把他还原成一个人。

这个江西人给我的最初印象,不是因为他给躺在病床上的大宋动手术(还是开颅那种大手术),也不是他的早慧。

而是他这个人,十分的不讲个人卫生。

《宋史列传》中记载,王安石“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

这句古文有两个意思,一是老王很节俭,他的购物车里总是空空如也;二是他很少洗脸,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有一股酸臭味。

不管是乡下小子,还是成为朝廷高管,这是他保持了一辈子的生活习惯。

后来果然发生了笑话。

他当上宰相后,身上经常有虱子,那种场景,真的有些难以想象。

有一次他给小自己27岁的宋神宗汇报工作,一只虱子爬到他的胡子上,钻来钻去。

神宗知道王安石的性格,微笑着指了指老王的胡须。

王安石就拍了拍胡须,等虱子落地,马上踩死,继续汇报。

神宗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他希望成为皇帝俱乐部的神人,所以他到处找魏征房玄龄那样的宰相之才,后来他找到了王安石。

他几乎能容忍老王的一切缺点。


02

表面看,王安石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

矛盾吗?

一点也不。

他年轻时的清高,就把所有的大宋官员们甩开了几条街。

众所周知,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属于神童级、少年班那样的人才(过目不忘,下笔成文),22岁就高中进士。

关键是,他还相当勤奋。

这让别人还怎么活?

他很重视基层调研,经常到很多村庄转悠,随身小笔记本里,记得密密麻麻。

了解到大宋最毛细血管的现实后,他立志要“矫志变俗”。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已经在这个江西小伙的心里积攒酝酿。

他系统了解过以前的变法,大多都以失败告终,主持变法的人,下场都很惨,比如商鞅就被车裂了。

让人很是怕怕。

但是王安石不怕,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从他当时的一首诗可以端倪: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写下这首作品的时候,他大概30岁年纪,正从杭州回到江西临川。

路上,他听说朝堂上希望变法的声音日强,不由得踌躇满怀。

这首诗之所以千古留名,是因为里面有一个普通读书人的伟大理想,那就是一心为国为民,不惜粉身碎骨。

——只要站在飞来峰的高塔上,就能看见初升的太阳,也能听到人间的鸡鸣。

这种情怀不是一种空想,它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后两句,更是名句中的名句。

——只要行得正站得直,不要怕浮云会遮蔽自己的视线,只是因为现在站到了最高层。

王安石的表白之作《登飞来峰》,与杜甫去泰山旅游时的激情之作《望岳》不分伯仲。

结合两人后来的仕途看,在落地和可操作性上,老王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超强的感染力,让人热血沸腾。

我一直认为,这两首诗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中国涉政文学作品中,可居前三。

03

王安石不仅是一个被仕途耽误的诗人,还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术型人才。

他曾经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归家,专心搞课题科研,结果成了远近闻名的“学术超男”,是不少年轻人的不二偶像。

他的著作和言论出版前,社会上的手抄本已经横行无忌。

那是一个自由思想的年代,王安石就率先对宋朝的五位先皇进行了评价——他们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胆子最大的读书人,似乎都生活在宋朝。

放其它朝代,脑袋早搬家无数次了。

宋朝的文人都很单纯,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救国救民于水火?

彼时,大宋开国百年,虽然是读书人的黄金时代,但普通百姓的生活寒酸,朝廷入不敷出,境外敌对势力虎视眈眈。

一旦有自然灾害发生,国境之内更是雪上加霜,遍地饥民。

……

王安石要报答那些信任自己的人。

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叫曾巩。

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16岁的王安石随父入京,认识了大自己2岁的江西老乡曾巩老师。

曾巩很有才华,名列唐宋八大家光荣榜。

牛人惜牛人,曾巩马上就把王安石推荐给咖位更高的欧阳修。

欧阳修,是他要感谢的第二个人。

他要感谢的,还有数不清的父老乡亲。

所以年轻的王安石,一心扑在工作上,完全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甚至也没有家庭生活。

他毕生只有一个老婆,名曰吴氏。

为了延续香火,吴氏曾为他买过一个妾。这在当时的社会很常见——原配会摧自己的男人纳妾。

可是王安石把那个妾赶走了。

他没有精力想这些。

他的清高,寡欲,真的是没谁了。

这正是一代改革大神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逆天改命,救国救民,谈何容易,必须有一个不近常理的改革家的带动。

而王安石,就是上天选定的那个人。

04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因为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招致保守派的疯狂攻击。

但是由王安石主持的“史上第一改革”(熙宁变法),却很不一样。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应该是这样——喜欢王安石的都是声名狼藉的坏蛋,恨他的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

众所周知,王安石能一展才华,靠的是宋神宗赵顼[xū]的支持。

赵顼比王安石整整小27岁,很有危机感。

他很明白,王朝表面热闹,实际上已暮气沉沉。

开国才百年,像摊大饼一样,全国士兵数量增长了四倍,干部增长了八倍。

有人曾算过一笔账,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在朝任职二十年,至少可以帮助兄弟、子弟二十人在京做官。

“冗官冗兵冗费”,就像三根绞索,令大宋命若游丝。

全国行政和参公人员的工资,几乎都发不出来了。

军队很业余,士兵们连开枪都不会,一旦与北方发生战争,更完蛋。

……

赵顼还有一个小目标——进入历史最强皇帝排行榜。

就像他的庙号一样,很神。

他的这个虚妄野心,王安石都看在眼里。

老王在29岁的时候就写过一首名诗《登飞来峰》。

其中有传世金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那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长,就有这样的格局,实在难得。

看看那气势——

我最终是要在最高层俯视你们的!

如果说以前是一种幻想和意淫的话,

那这次,风云际会,他真的要走到最高层了。

05

熙宁元年(1069年)春天,48岁的王安石第一次见到神宗。

离他写下《登飞来峰》,整整20年。

这20年,他过得很煎熬,也很得意。

在好几个地方,他经历了岁月历练,积累了行政经验。

关键是,在大家都拼命朝上挤的时候,老王“淡泊名利”,几次拒绝了朝廷的提拔。

简直逆天了!

这种事不合常理,总是很有传播力的。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仅凭口耳相传,王安石的江湖地位,已经高高在上,听者如雷贯耳。

所有这些,神宗都注意到了。

所以,他对这次会面满怀期待。

显然,两人的气场十分契合,好得不能再好了。

“要超过几位先皇,必须改革!”老王拱了拱手说。

除了口头汇报,王安石还带了书面材料——《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此帖被后世称为“北宋第一札”。

在这个帖子里,王安石评点了宋太祖到宋英宗等五任最高领导人的工作业绩。

总之,评价得很艺术,一方面克制地表扬,另一方面含蓄地批评。

比如,对美誉度很高的宋仁宗,老王评价道:

“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

“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吏,非有能吏以钩考”;

“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

大意是,仁宗啊仁宗,对外软弱,对军事及财政管理无当,选拔官吏无原则无标准导致鱼龙混杂,面对自然灾害束手无策。

这几句批评,有些大胆,毕竟那是神宗的爷爷。

可是神宗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热血喷涌。

因为王安石说到自己心坎上去了。

王安石不愧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采情怀杠杠的。

紧接着,王安石说了石破天惊的三句话,令神宗完全不能拒绝改革的提议了。

这三句话是,“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意即,“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完全是离经叛道啊。

可是,有新意。

彼时的大宋,旧药方都已经不管用,必须有全新的思维。

王安石就是那个药师,他知道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为何失败。

因为太温和。

他要发起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激进改革。

06

面对神宗,王安石高唱《征服》,俘虏了一枚对他来说意义最重大、最重磅的粉丝。

神宗不顾一切地想扶老王上位。

其实,技术男王安石虽然有才华有理想,却有个很大的缺点。

那就是极其清高自傲,难于相处,江湖人称“拗相公”。

神宗想重用王安石的消息传开后,一片反对之声,如排山倒海,呼啸而来。

学士孙固摇了摇头说,老王是有才,但是没肚量。

参知政事吴奎眨了眨眼睛说,老王是有才,但是太轴。

副宰相唐介满面愁容地表示,老王是有才,但是性格有问题,会把天下搞乱。

神宗充分考虑了这些官员的意见,觉得很有价值。

第二天,他激动地任命王安石为宰相。

我想扶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

大家都反对的,也许是机会之所在?

……

之后,面对三天两头弹劾王安石的人,神宗不为所动。

我就要一条路走到黑。

神宗这个人还是有优点的,那就是拥有迷一般的自信。

虽然他一心思变,但真的没有驾驭变化的能力。

即便王安石加班加点、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结果也一样。

什么原因?

因为神宗根本走不出封建帝王的局限性,身边围满了蛆虫。

07

神宗登基的时候,朝堂内外,机会主义者层出不穷。

最典型的一个,便是当时还年轻的蔡京(几乎与神宗同龄)。

看到朝廷重文轻武,小蔡努力攻诗文和书法(后来居然很有成就)。

蔡京书法

王安石到汴梁任职的第二年,蔡京通过科举出道。

看到王安石得势,他还没搞清改革是什么玩意,便拼命挤到老王面前,自称铁粉。

他嗅到了机会,巨大的机会。

后来他的弟蔡卞成了王安石的女婿,他对改革就更加“死心塌地”了。

事实证明,他的“只站队,不站对”策略,是很成功的。

傍上王安石这棵大树后,他的祖坟就开始冒青烟。

他活了80岁,四度出任宰相,权倾一时,在整个宋代再也没谁了。

还有一代帅哥、酷爱辟谷的福建人章惇。

很多人记住这个名字,不仅因为他参加了仁宗年间的“千古第一科举”,是小一号的王安石。

更因为他屡次构陷好友苏东坡,直到后者临终之时。

还有郑侠,王安石的亲学生。

改革正酣,郑侠忽然抛出一幅作品《流民图》,置疑新法。

这幅图成了旧党攻击新党的一颗炮弹,王安石几乎吐血。

最后要提一下吕惠卿,一个极有野心又忘恩负义的人。

王安石首次罢相离开之时,将改革大旗转交给吕惠卿。

但这是一招昏棋。

吕惠卿此人,是个职业政客,为独霸权力,一上台就开始构陷打击王安石及其弟王安国。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据史料记载,也因为吕惠卿的反水而死。

除了神宗,以上这几位,算是王安石的“核心”队友。

是不是有些唏嘘?

支撑历史上最著名改革的,居然是这些居心不良、獐头鼠目的家伙。

改革最后硬着陆,摔得七零八乱,也就很正常了。

一切都绕不开利益和权力。

王安石,不容易!

08

如果说王安石身边的机会主义者太多,那在对立阵营的人,一个比一个强硬,一个比一个大咖。

其中好几个还是不世出的天才。

比如老王的死对头、从小就敢砸缸的司马光(曾经是好朋友),就特别喜欢跟他对着干。

没办法,道不同,不相为谋。

王安石改革计划的核心之一,是不加税费而令国库充盈。

对此,司马光笑了,他在各种峰会和论坛上大肆讥讽,说那是无稽之谈。

王安石上位后,司马光马上辞职,躲回洛阳,用余年写下一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巨著——《资治通鉴》。

领导,你不听我的,我只好把自己的想法,统统写到书里去。孰是孰非,让后人来鉴别。

文坛盟主欧阳修,曾是范仲淹的忠粉,为改革擂鼓助威的人,这次一反常态,旗帜鲜明地反对变法。

其实,欧阳修与王安石同为江西老乡,曾是老铁。

很多人还记得欧阳老师给王安石写过一首诗。

《赠王介甫》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小王同志,评价你的才华,除了李白和韩愈那样的终极大咖,我还能提谁呢?”

“现在朝纲不振,以后就靠你啦!”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两人就不对付了。

王安石拜相后,欧阳老师第一时间向神宗提出辞职。

神宗就此事向王安石征询意见,老王不愧是一代直男,说的毫不留情。

——“欧阳修此人,在一郡坏一郡,在朝廷坏朝廷,留之何用?”

他还提到了欧阳老师年轻时的一桩陈年旧事——与外甥女私通并黑其财产被人告发。

全国读书人的偶像、外星人苏轼的老师,到了王安石那里,变成了一团屎。

王老师,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09

一代文豪苏轼,也是王安石的政治对手。

不是东坡先生不懂经济,他也是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

我理解,两人气场不合,怎么看对方都不顺眼。

苏轼刚做官的时候,他的父亲老师、亲朋好友大多身居旧党阵营。

比如父亲苏洵就曾写过一篇《辨奸论》,暗刺王安石矫饰反常、不近人情,并预言他必将祸害天下。

但这些都不是苏轼反对王安石的理由。

他的成长经历,其实就是跟老王搏斗的过程。

嘉祐六年(1061年),24岁的东坡参加制举,王安石是考官。

东坡在考卷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基本上与王安石两年前向仁宗所上的万言书背道而驰。

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安石就开始对东坡不满,多次给东坡“差评”。

在神宗面前,王安石多次打小报告,说东坡为“恶马””非可奖之人”“邪险之人”“不可大用”。

年轻气盛的东坡,哪能受得了这个。

他写诗讽刺改革,“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所谓的改革,都是假象,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是真实的。

嫌不够,他又写,“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没什么好说的,人生在世,“惨”就一个字。

王安石生气地说,小苏,会写诗的,不止你一个!

你越是反对,我越是来劲。

即使被贬回江南,他也天天念叨着,哪天重回首都,操盘改革:

《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巨人们同处一个时代,实属不易。

但他们的结局,注定遗憾。

那就是渐行渐远。

-END-

想加入古典诗词文学交流群?

社长二维码,邀您进入~

本文由 古墨社 来源发布

爱我的都是坏蛋,恨我的都是天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