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刘宋王朝跨海大作战...


⬆️点我⬆️

宋文帝刘义隆 卢奇 饰
来自
zhuanlan.zhihu.com/p/62514635

公元438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一支7000余人的军队跨海而来在辽东登陆。
一场魏晋南北朝时期罕见的渡海大作战,就此拉开序幕。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神奇的战役,长期以来却甚少有人了解。
这也难怪,很多人可能从未想过,南朝在拼力北伐欲兴复中原未果之时,会对孤悬塞外,远隔大海的辽东采取动作。
毕竟此时,这里已经和乐浪带方故地一样,成为了高句丽的领土,连势头正盛与高句丽接壤的北魏也难以越过天险染指其中。
那么,隔着大海的刘宋皇帝进军辽东意欲何为?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吸引着江南的目光呢?
这一切,都要从30年前的东晋末年说起......


南燕、北燕、魏、后秦、东晋对峙

01

裂变

随着长剑穿过肉体的撕裂声,燕国皇帝慕容云倒在了血泊中。
不,或许该叫他高云。
他原本是高句丽王室的庶出子孙,后来被燕国皇帝慕容宝收为养子。
等到即位之后,便自称“高阳氏”后裔,与高句丽好太王谈德互通使节“叙宗族”,至此又使用高姓。

(有说法高句丽王室之前因为自称来自扶余国,所以和扶余王一样采用“解”姓,直到这时候为了自抬升价,摆脱蛮夷的形象,才和慕容云一同密谋改做“高”姓)

高云之所以成为燕国皇帝,是因为他的好友冯跋发动政变,杀死暴君慕容熙。
他自己实则性格低沉寡言,又患病多年,所以高云的内心实则是非常不安的,也是因此他“宠养壮士以为腹心”。
其中离班和桃仁二人最是得宠,掌握宫中禁卫,连衣食待遇甚至都和高云一样。
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两人还不满足,心怀怨怼,便找机会将高云杀死,皇太子也死在乱军之中。
皇帝和太子都死了,公元409年,冯跋平定叛乱后便自己披上龙袍接管了整个国家,国号依旧叫做燕。
因为位于东北,所以我们习惯称其为“北燕”。

好太王时期高句丽首都“国内城”城墙残迹

在冯跋即位的当年,北魏雄主道武帝拓跋珪被杀,明元帝即位。
冯跋自立的第二年,公元410年,东晋权臣刘裕北伐消灭了今天山东省一带的“南燕”政权,恢复了青州。
真正的慕容氏皇统断绝。
北魏与东晋,南北对峙的局面已然成立。
冯跋的北燕自然不可避免的卷入时代大潮中。
可北魏与北燕的接触,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
冯跋因为北魏使者耿贰不对他行臣子之礼,十分不满,拒绝与他见面。
后来更在谗臣建议下将其扣留。
虽然后来太史令张穆以天象为借口劝冯跋与北魏通使修好,可还没等冯跋做出反应,北魏便已派军攻打北燕。
虽然这场战役中,北魏在射杀燕将皇甫规后就因燕国有备主动退兵,可从此时开始,已经注定燕魏难两立。

相比北魏的威胁,北燕与南朝的关系就要好得多。
刚刚也说了,刘裕率军收复了山东地区。
从山东半岛出海,无论是联络辽东还是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与百济,路程都大大缩短了。
就在冯跋建国几年之后,东晋青州刺史申永就主动联络北燕。
冯跋也遣使回复。
很明显,东晋与北燕通好,对北魏来说也是一个威慑,这对两国来说都是需要的:

“晋青州刺史申永遣使浮海来聘,跋乃使其中书郎李扶报之。”
——《晋书 载记二十五》


公元420年,刘裕篡晋,改国号为宋。
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
公元430年,冯跋病重,其弟冯弘趁机发动政变自立,成为了北燕新的君主。
冯弘在即位之初,便与刘宋展开联络:

“及自立,乃与刘义隆交通。”
——《魏书 列传八十五》

这个时间其实非常敏感,此时宋文帝主持的第一次元嘉北伐刚刚失利。
宋魏之间撕破脸皮,或许对实力弱小的北燕来说,能获得更多的喘息机会。
所以冯弘才如此急迫的与刘宋联络。
而宋文帝在这次失利之后,对北伐也念念不忘。
面对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这个劲敌,若有北燕为策应,对魏国也是个顾忌,两方自然一拍即合。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漆板画
司马金龙之父司马楚之为逃避刘宋对东晋皇室的屠杀而流亡北朝

02

奔亡

说来也快,冯弘即位还没两年,龙椅还没坐热乎,公元432年8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便亲自率军来征伐北燕。
很快,北燕营丘、辽东、成周、乐浪、带方、玄菟诸郡全部向北魏投降。
北魏便把这些投降郡县的三万户百姓迁移到幽州。
北燕在这场战争里可谓惨败。
很快,被冯弘废除派去镇守肥如的储君冯崇,也带着两个弟弟也归降了北魏,成为了北魏的辽西王。
冯弘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国事日蹙。
尚书郭渊看到江河日下,劝说冯弘向北魏称臣纳贡,并让女儿做魏帝的妃子,以保全国家。
冯弘却说,两国间的仇恨已经太深,这么做无异于自取灭亡,不如坚守城池等待转机。
而冯弘等的转机,指的可能就是刘宋。

南朝建康宫城遗迹

非常碰巧的是,当年宋文帝元嘉北伐时,被北魏俘虏的南朝将领朱修之、邢怀明、徐卓都在432年那次太武帝攻打北燕的军队中。
这支北魏远征军中有为数不少的南朝俘虏,徐卓就打算发动军变,举兵反魏。
不料事泄被杀。
而朱修之虽得魏国厚待,却是故国难舍,一直暗中谋划要逃回宋国。
见徐卓被杀,朱修之与邢怀明也怕牵连到自己,就跑去投奔了北燕。
开始的时候,冯弘对这两个从北魏军队里逃出来投奔自己的南朝人并不重视,没有给什么隆重的礼遇。
可是一年多之后,刘宋朝廷派遣使者来到北燕,因为朱修之出身官宦世家,当年还得到过宋文帝的嘉奖,所以本身在江南名气就不小。
宋使惊讶的看到朱修之在北燕冯弘这里,马上礼拜他。

六朝建康城砖铺道路

冯弘本就重视与刘宋的关系,将宋国当做唯一还能与北魏抗衡救援自己的救命稻草。
一见宋使对朱修之毕恭毕敬,立马提升了朱修之的待遇:

“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
——《宋书 列传三十六》

公元434年正月,冯弘眼见局势对自己愈加不利,无奈只能遣使去北魏求和。
不过,可能是冯弘给出的条件没有满足北魏的胃口,所以此次议和被魏主所拒。
数月之后,当年闰三月,冯弘再派议和使,并提出愿意献出幼女给太武帝为妃。
或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太武帝终于心动应允,但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要北燕太子冯王仁入朝侍奉。
要太子入朝?!
冯弘得知之后立马表态绝不可能。
这时候大臣刘训劝他说,过去刘禅孙皓一个有大山一个有大江作为屏障,最后还不是被司马氏吞并。
我们如今势力弱于吴蜀,魏国则超过晋朝,您要是不把太子派去,必有亡国之忧。
不如先满足魏国的要求,然后养兵勤政,招揽民心,以图后事。
可惜冯弘不听忠言,反而将刘训杀死。

拒绝了北魏的要求,太武帝自是生气,又令乐平王拓跋丕带兵进攻北燕。
这时候,北燕群臣想起朱修之在刘宋颇有地位。
当今天下能与北魏争锋者惟有南朝了。
于是便向冯弘建议派朱修之去刘宋求援。
虽然之前宋文帝北伐失败,但山东半岛沿海地区还在刘宋手中,朱修之也一直希望回到故国。
冯弘面对此等情势,也别无选择,就恳请朱修之去刘宋求援。
朱修之承担着北燕的希望,出海起航归国。
那时候出海航行自是险象环生,朱修之的船被大风吹断了桅杆,用长绳子吊着船帆才保持航行,幸亏此时已经离海岸不远了,很快便到达了刘宋的东莱:

“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泛海至东莱,遇猛风柁折,垂以长索,船乃复正。海师望见飞鸟,知其近岸,须臾至东莱。”
——《宋书 列传三十六》

其后,朱修之很快回到建康,将北燕的求援告知宋文帝。
刘宋方面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重整旗鼓再出兵与北魏对战,不过还是决定先在声势上援助北燕。

宋元嘉五年十一月铭文砖

公元435年,宋元嘉十二年,宋文帝下诏封冯弘为“燕王”。
或许宋文帝的打算,是册封燕王这一消息传到北魏后,能使得北魏认为刘宋即将出兵救燕,使得它暂缓对燕国的攻势:

“燕王数为魏所攻,遣使诣建康称籓奉贡。癸酉,诏封为燕王,江南谓之黄龙国。”
——《资治通鉴 卷一百二十》

可是对冯弘来说,这样一道册封自己为燕王的圣旨,并不能真正缓解困局。
冯弘再派右卫将军孙德赴宋乞师。
眼见北魏步步紧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刘宋才能出兵救援,不能不考虑后路了:

“文通太常阳岷复劝文通请罪乞降,速令王仁入侍。文通曰:“吾未忍为此,若事不幸,且欲东次高丽,以图后举。”岷曰:“魏以天下之众周一隅之地,以臣愚见,势必土崩。且高丽夷狄,难以信期,始虽相亲,终恐为变。若不早裁,悔无及也。”文通不听,乃密求迎于高丽。”
——《魏书 列传八十五》

原来冯弘设想的后路就是投奔燕国东边的高句丽。
当年冯跋建国之后,与高句丽方面也有交往。
且以路程来说,此时也只有高句丽还有可能接纳自己。
可冯弘的太常阳岷确认为高句丽乃蛮夷之国,难以信任,就算开始相亲,后来难免生变。
然而冯弘置若罔闻,秘密遣使高句丽以求内附。

吉林集安“长寿王陵”
一般认为是长寿王迁都前为自己营造的陵墓,后因为迁都平壤工程中断

那时的高句丽,是好太王谈德的孙子,长寿王高琏在位。
高琏乃是高句丽史上一代雄主,素有壮志。
北燕皇帝请求内附,他自是求之不得。
你情我愿,事情就快的多了。
公元436年,魏国攻破北燕白狼城,战局恶化。
高句丽派遣将领葛卢与孟光带兵数万跟着北燕尚书阳伊前往龙城迎冯弘东走。
北燕尚书令郭生不忍燕国百姓跟着冯弘东迁流离失所,干脆政变打开城门迎接北魏大军。
谁知道魏军反而以为这是北燕设计伏击,城门开了也不敢进去。
郭生干脆就回头带兵攻打冯弘,冯弘打开东门迎高句丽大军入城,郭生被流矢射杀。
高句丽进入龙城之后,将北燕武库中的高级装备取走来替换自己身上的低级货,还在城中大肆劫掠。
郭生的担心果然没错。
很快,一支绵延八十里的队伍从北燕首都龙城向东缓缓出发。
伴随着他们的是身后的滚滚浓烟和漫天大火:

“五月,乙卯,燕王帅龙城见户东徒,焚宫殿,火一旬不灭;令妇人被甲居中,阳伊等勒精兵居外,葛卢孟光帅骑殿后,方轨而进,前后八十余里。”
——《资治通鉴 卷一百二十三》

因为魏安西将军古弼贪杯,这时候喝醉了反而拔刀阻止要追冯弘的将领,所以冯弘得以在高句丽的护送下从容撤退。


宋魏对峙

03

浮海

古弼贪杯误事,龙城的百姓都跟着冯弘去了高句丽,财物也几乎都被带走,自是罪重,被太武帝贬为看门小卒。
怎么想,太武帝都咽不下这口气,很快便派散骑常侍封拨前往高句丽,要高琏将冯弘等人交出来。
然而高句丽此时已经统治辽东天险,且在好太王和长寿王父子两代的经营下国力强盛,长寿王强硬又不失礼貌的回复道:

“当与文通具奉王化。”

拒绝了北魏的要求。
想来也是,冯弘带来了绵延八十里的北燕人,怎么也在十万众左右。
如此大的生力军,若是又送还给北魏,岂不令人心痛?
事实上,的确也是靠吸收北燕移民,高句丽得以国力大增,在之后攻灭汉城百济国,这是后话了。
太武帝见高句丽拒不奉诏,当即便要发陇右骑兵开战。
可是辽东此时在高句丽手中,山高水远,在东北行军其实就是打粮草,此时已经到了秋天了,筹备筹备发兵碰上东北的寒冬,简直不可想象。
于是乎,北魏在现实的困难下,不得不放弃了对高句丽的追讨:

“魏主以高丽违诏,议击之,将发陇右骑卒。刘絜曰:“秦、陇新民,且当优复,俟其饶实,然后用之。”乐平王丕曰:“和龙新定,宜广修农桑以丰军实,然后进取,则高丽一举可灭也。”魏主乃止。”
——《资治通鉴 宋纪五》

可这时候,东奔的冯弘却要搞事了。
与高句丽矛盾的爆发远比太常阳岷预料的早。
冯弘进入高句丽境内后,长寿王遣使慰劳,不称冯弘为皇帝,只称其为王,还说:

“龙城王冯君爰适野次,士马劳乎?”

冯弘认为这是高句丽刻意羞辱自己,便以皇帝的规格“称制答让之。”
于是乎,惹怒了高句丽的冯弘就被安置在了平郭(辽宁盖州一带),后来又被迁移到了北丰(辽宁瓦房店市附近)

图中蓝色区域大略就是平郭及北丰范围

冯弘一向轻视高句丽,即便被高句丽四处迁移,他对手下人的政令刑罚还和以前在燕国一样。
这可以说是再次刺激了高句丽,于是高句丽撤走冯弘的护卫,还把冯弘太子冯王仁扣做人质。
与高句丽撕破脸的冯弘再次把注意力放在了刘宋那里。
冯弘命自己的儿子冯业带着三百人出海向刘宋方面求助,后来冯业一家在广东生根发芽,统治岭南的冼夫人即其后孙冯宝之妻。
不过,当时冯业南渡,应该是带去了冯弘的一个建议:请求刘宋出兵高句丽救出自己。

前面也说了,北燕两代以来都与南朝交好。
本来刘宋就有援助之意。
更何况冯弘带着以十万计的百姓出奔,实在是块诱人的肥肉。
宋文帝正筹备再次北伐,若能得到北燕遗民,也是大有助益。
高句丽,本身也是自东晋时便向南朝称臣,刘宋高祖刘裕与少帝刘义符在位时都曾遣使高句丽,对长寿王高琏加官进爵,册封他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骊王、乐浪公”。
宋文帝时可能也因此,认为自己出兵到时与冯弘里应外合,再以天子之名恫吓,高句丽必定乖乖将冯弘奉上。
公元438年,冯弘入高句丽两年后,宋文帝准备停当,便下令王白驹、赵次兴两人带兵出海以迎冯弘,并传令高句丽“料理资遣”。

东晋持盾武士彩绘陶俑

这次出兵所走的路线,从之前几次北燕与南朝的联络来看,应该也是取道从山东,很可能还是从东莱出海,在辽东半岛登陆。
可是,长寿王连接壤的北魏都敢违抗,拒不交出冯弘,就更不可能对隔海相对的刘宋屈服了。
一不做二不休,高琏干脆先派将领孙漱和高仇出兵袭杀冯弘:

“高丽乃杀之于北丰,子孙同时死者十余人。”
——《魏书 列传八十五》

冯弘被杀,刘宋出兵的意义何在?
不能完成任务的王白驹此时也没有退路,就带领所属的七千人马在北丰一带和高句丽军决战。
高句丽所派遣的军队在人数上应该并不多,毕竟只是杀掉已经连护卫都没有的冯弘,自是难敌刘宋近万军队的敌手。
很快,高仇被杀,孙漱遭擒。
但可以想见,此时宋军是在高句丽腹心之地作战,纵使初战告捷,但也难以应对之后源源不断的高句丽兵马,最后还是落败了。
连王白驹都成为了高句丽的俘虏。

高句丽武士骑射壁画

可是,之前高句丽已经得罪了北魏,若是再与刘宋交恶,恐怕就要处于孤立无援的态势了。
更何况高句丽南部的强敌百济国正是巴不得高句丽跟南朝决裂,这样南朝便会全力支持自己。
于是,高句丽长寿王最终还是将王白驹等人专门遣使送回建康,只是说王白驹滥杀高句丽军兵,要求宋文帝严惩而已。
而宋文帝为了找台阶下,也不得不在高句丽使节面前把王白驹下狱先做足功夫,之后等高句丽使者回国才予以赦免:

“琏以白驹等专杀,遣使执送之。上以远国,不欲违其意,白驹等下狱,见原。”
——《宋书 列传五十七》

争夺北燕遗民的纷争就此落下帷幕。刘宋虽然没能完成当初的计划,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高句丽因为得罪北魏,便像当初的北燕一样,将刘宋当做能制衡北魏的唯一依靠。之后长寿王高琏“每岁遣使”,对刘宋恭顺异常。
公元439年,长寿王甚至响应宋文帝的诏令,直接送了800匹战马给南朝以助宋军北讨:

“十六年,太祖欲北讨,诏琏送马,琏献马八百匹。”
——《宋书 列传五十七》

高句丽墓出土鎏金马具

至此,搅动当时东亚三大霸主北魏、刘宋、高句丽的北燕政权终于烟消云散。
连带着刘宋这次罕见的渡海作战也逐渐为人遗忘。
但是,北燕冯氏的血脉不绝,之后北魏冯太后,隋朝冼夫人,都是冯氏家族中人。
乃至到唐朝,唐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其实都是冯氏后裔。
传奇,终在不断上演......

年关将至,杀年猪,熏腊肉!在贵州少不了的年味~腊肉作为一种传统食品,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少不了的佳肴,传统腊肉制作流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熏烤,熏烤腊肉..

中新经纬12月20日电 (魏薇)“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发展要坚决打击各类伪创新,防止金融脱实向虚,严防银行保险资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杆’,坚决防止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守牢风险底线。”20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王朝弟在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王朝..

有这么一部神剧。豆瓣评分9.7,被众多业内外人士称为“中国电视剧历史剧高峰之作”。一个皇帝与朝野群臣,在险处用胆,在急处用稳,生死关头,几句轻描淡写便可能扭转乾坤..

当吴三桂从吴氏族人口中得知京师的最新动态时,他傻眼了。原来,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除了给崇祯皇帝收尸外,还干了另一件事情:拷掠官员。名为拷掠,实为勒索。李自成不敢..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记得腊月的第一场雪,对于中国的历史剧作者而言,腊月的第一场雪别有一层意味。就是在腊月的第一场雪中,伴随着紫禁城的欢声笑语,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

19岁的李自成在陕西米脂县做驿卒,无论严寒酷暑,常年奔波于当地仅有的两处驿站。那时,他只想老老实实地攒上几个银子,早日娶妻生子,摆脱贫困的命运。随着天下饥民群情激..

⬆️点我⬆️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

作者:孙毅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900字阅 读 需要 9分钟提到明朝的抗击倭寇战争,稍微对历史熟悉一点的朋友都会想到著名的民族英雄戚..

我国有很多古诗词以半句出名,另外半句却鲜为人知。今天河大卫来给大家盘点盘点。首先要请出苏东坡专场。没办法,这位的名句实在是太多了,堪称是古代的“吐槽达人”,名言..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700字阅 读 需要 8分钟自先秦时代起,朝鲜半岛就与中原王朝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成为最先接受中..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问答音频探究视频辟谣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187,阅读时间:8分钟说起..

全世界最庞大规模神秘部队,人数是中情局(CIA)密探10倍以上,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和俄罗斯……谁是幕后Boss?五角大楼。也就是说,美国军方!如果不是老牌的《新闻周刊..

约1310-1330年间埃及或叙利亚制造的的玻璃瓶,采用了宋元瓷花尊的造型(现藏美国科宁博物馆)南宋文人记载了听闻到的一则轶事,然而,在时代更早的阿拉伯史书中,已然出现..

作者:铁骑如风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100字阅 读 需要 9分钟《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中一直有一方草原游牧民族势力,就是以吉利可汗..

纵观历朝历代,国号与皇族姓氏往往不同,如刘氏之汉家天下、李氏之大唐帝国。可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南朝陈。公元557年,陈霸先建立陈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市),改元永定,..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字阅 读 需要 6分钟纵观历朝历代,国号与皇族姓氏往往不同,如刘氏之汉家天下、李氏之大唐帝..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1导言我们为什么喜欢历史?在“以史为镜”“观史知兴替”“陶冶情操,认识世界”这些看似高雅的原因之外,往往是崇拜某人的赫赫战功或某国的王霸之..

公元968年,南汉与北宋的新一轮较量开始了。宋太祖赵匡胤派出了大将潘美,在郴州重创南汉军队。此战,有数名不及败走的南汉“小矮人”落入宋军手中。作为战利品,他们被送..

成功夺位后,唐太宗李世民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表姑父兼亲家翁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赠萧瑀》短短二十字,尽显这位后来..

有人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也有人说:“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初听,两句话都好深刻,又好有哲理。对的吗?中国古代历史,可..

本文由 历史教师王汉周 来源发布

鲜为人知!刘宋王朝跨海大作战...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