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国武术,比电影中看到的还要精彩


《止戈为武:中华武术在香江》(增订版)

麦劲生 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2年7月

《纬武经文:创建中国武术的近代历程》

麦劲生 刘继尧 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2年6月

武术,无所谓的真实面貌

华人圈子早年曾掀起一阵“功夫”与“武侠”的风潮,至今仍偶见新猷。九零后的我也是吃这些电影的奶水长大。李小龙的精彩打斗,由双人对打,至以一敌十,拳拳到肉,其目不暇接的程度,丝毫不逊于现代的科幻电影。当我长大后重温这些电影,以及真正学习武术时,才赫然发现中国的武术文化是多种元素聚合的结晶体:除了实际的格斗技术、锻炼身体机能以外,还蕴含了若干道德规范以及民族主义色彩。以《精武门》为例,李小龙饰演的陈真将写有“东亚病夫”的牌匾送回虹口道场,以精湛功夫击败道场内所有武人,并让其中二人吃下“东亚病夫”的纸张。这些桥段让武者承载了民族、国家与历史的情感。

但是,这真是中国武术的原貌吗?麦劲生和刘继尧在练武与读史的过程中,逐步反思中国武术的历史图像。通过“去熟悉化”,作者认为20世纪的历史主导了我们今天对武术的看法,当代的武术图像是近代历史的层累构建——“回到我们感兴趣的中国武术史,越古的资料越少,记述的人与事也越简略,但随着历史前进,却越得到补充”(《纬武经文》,页3)。故此,武术并无所谓的真实面貌,有的只是无尽演变,作者据此试图勾勒近代中国武术图像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改变动力。

《精武门》剧照

从“武术”到“国术”

一个“武”字,却有两种矛盾的诠释。从甲骨文出发,“戈”为武器,“止”为脚趾,意谓行走,“武”生动地描写了持兵突进的形象。但是在《春秋左传》中,“止戈为武”却被楚庄王演绎为和平主义的意味,“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不论如何解释,古代的武与军事脱不了关系。被视为武林盛世的明清两代,同样地对武力有着巨大需求。《纬武经文》指出,明代边防局势严峻,且大量民众因生活困苦而落草为寇,加上受惠于印刷术的发展,不少军事著作应运刊行传播。这些著作的作者多是明代名将,他们用字浅白,甚至附有图画,让人易于理解与学习,但集中于实际的军事应用,讲求团体精神与纪律,较少谈个人的武术与武艺。而在清代,民间武术却是因为反清的秘密组织与应对强盗的地方团练而成长。前者糅合了宗教、神怪元素,强化领袖在社团中的权威,也增强信众之间的依存关系;后者虽然未能力敌海盗,但也普及了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有助武术的传播。

中国自古好侠,武艺高强者有责任锄强扶弱,儆恶惩奸,相关的武侠小说故事在明清时期大行其道。义和团事件正是长久以来的侠客精神与神怪思想,结合晚清的纷乱局势与国人的激昂情绪而产生。许多练武者试图以神功与冷兵器对抗西方列强,最终不敌洋枪火炮。义和团事件证明了中国武术在热兵器时代中的实用价值有限,又沾上“迷信”污名,后来才得以暂脱“迷信”重获新生。

在西学风、现代化的潮流中,有志之士借用西方知识、体育资源,更新中国武术,使之套路化,有规可随,目标亦改以强健体魄为主,务求打破晚清以来“东亚病夫”的形象。张之江等人在1929年成功推动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国家正式参与到整理中国武术体系的工作,以国术包揽中国不同流派的武术,确立传统武术与现代国家的关系,并逐步形塑了武术的当代面貌。《纬武经文》的两位作者穿梭不同时代的史料与研究之间,灵活地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严谨地重构了由“武术”到“国术”的转折过程,也体现了中国武术由军事性走向体育性的一面。今天,中国武术与国术几乎已成同义词,并无太大异义。谁又曾想过,百年前的今天,国人却因义和团事件而试图与传统武术割席而坐?

《龙争虎斗》剧照

“武侠”与“功夫”的诞生

《纬武经文》讨论近代中国武术的历史,而麦劲生的独著《止戈为武》则以中国武术在香港的发展为题,正好补足了《纬》未有谈到的地方。麦劲生以20世纪初为起点,其时大量南北武术宗师来港暂居,不同的流派在香港各自成长,成立武馆授业传道,也形成了特殊的“武馆秩序”,比如师徒关系、练武环境与踢馆应对之法。广东武馆有煲夜粥供一众师兄享用的传统,来到香港后改由小贩代劳,每夜十时在武馆林立区域提供粥品,形成了“吃过夜粥”即“练过功夫”的暗喻。麦劲生借着这些小细节,描绘了武馆生活充满活力的一面。

缤纷多彩的武侠、功夫世界同样因传统武术诞生。小说家借助传统武术来描述故事中的武功,读起来更有画面感。电影商也引入南派的真功夫,制作出黄飞鸿系列,取代当时制作简陋的神怪武侠片,拳拳到肉的武打片蔚然成风,大量习武者因缘际会加入影视行业担任各种角色,更产生了李小龙这种“现象级”的国际影星。香港武打片、功夫片与动作片自此成为香港电影的金漆招牌。

另外,传统武术也刺激了武侠小说的潮流。1953年太极拳宗师吴公仪与白鹤拳大师陈克夫比武经由报章转载后,掀起了香港新武侠小说风潮,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先后应运而生,大受欢迎,为二人日后的武侠世界打下基础。这些影视作品形塑了大量华人对于中国武术的印象,让我们对国术多添一份想象,读毕此书可发现——这份想象,距离现实的武技并不遥远。

《精武英雄》剧照

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武术

流行文化光环下的传统武术看似美好,然而,现实与想象总有差距。从上世纪70年代的数据来看,习武的年青人犯罪率偏高,人们对习武者印象未必良好。同时,随着香港走进工业化,娱乐选择增加,习武者数量大减。在现代,国术的实战与体育价值均受到世界不同武术流派的挑战,传统武术到底有何出路?

作者的答案是,走出格斗击技,中国武术是一系列文化、精神与礼仪,扣连着社群的历史,当中技巧可应用于其他武技或至生活之中。正如两书所述,武术在体制之外仍有一片天,武者如何结合当代科技与社会需求元素继续前进,值得再加思索。

作者 |陈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编辑 | 伍岭 罗婉

近日,演员、音乐人肖伊谷

为“深港书评交通站”捐赠

签名版新书《艺术的行囊》

周末快到了

赶紧携书到深圳联合书店·本来艺文馆

打卡“深港书评交通站”吧

一起邂逅有缘人

(了解“深港书评交通站”戳这里)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中国历史上三个半圣人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历史上公认三个半圣人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是谁,为何是半个圣人?在历史上的圣人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是被人尊重的..

“夷”的称谓最早文字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王制》之中,东夷,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各部落的称呼。历史有载,秦始皇曾不远万里,从中原地区来到偏僻的“东夷之..

前言:东野圭吾曾说过:“世界上最难以直视的两样东西,一是太阳,二是人心。”都说人心隔肚皮,难以揣测,所以很多人都在吃亏的过程中才发现真心错付。想知道一个人值不值..

作者:赵心放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女诗人是谁?估摸不少人会说,是卓文君、蔡文姬、薛涛、李冶、鱼玄机、刘采春、李清照……不,都不是!是《诗经》里早有明确记载的许穆夫人!..

很多朋友对于怎么下载番号电影和怎么下载番号电影网站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番号怎么用 番号的用法电脑版本:Windows 10 不同的番号对应着不同的影视作品,很多朋友知道番号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就让我来教大家吧! 1、打开桌..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第一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上映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

台湾地区南投县竹山镇19日晚间到今天(20日)凌晨连续发生7起有感地震,其中最大一起规模5.1,最大震度4级。而根据台湾“气象局”地震报告显示,晚间7起地震,震央全都是同..

本文由 深港书评 来源发布

历史上的中国武术,比电影中看到的还要精彩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