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妈妈的方法太绝了!担心孩子成为网瘾少年?千万别忽视这5点!



每天放学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手机玩。吃饭要喊两三遍才肯应,作业要拖延到晚上7点才开始写,第二天睡眼惺忪地去上学。

从前总是说着“爱妈妈”的小男孩,如今总是把游戏里粗俗的话挂在嘴边。你说一句,他能顶嘴十句。

她试过没收ipad,可每当这时,儿子都死死地瞪着她,仿佛她不是他的妈妈,而是他的仇人。

丈夫指责她管教不当,奶奶溺爱地把孙子护在身后,原本温馨美满的家庭,变成了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除了这位妈妈,我们还收到过很多来信。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玩的游戏中有色情内容;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在想方设法地往游戏里充钱;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因玩游戏视力下降,小小年纪就带上了厚厚的眼镜。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儿童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对此,超级育儿师特邀杨永欢老师,在上周五进行了一场直播,为深受困扰的父母解答疑虑:孩子为什么会游戏上瘾?如何帮孩子戒除游戏上瘾?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游戏

回想我们小时候,电视都是稀罕的好东西,更别提电脑。每天放学回家,要么书包一扔,和住得近的朋友跑出去疯玩;要么和爸妈一起干活,妈妈做饭,你坐在旁边择菜。

亲情、友情,融入在日常的点滴中,我们就这样平稳而又幸福地长大。

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亲情和友情,都是“奢侈品”。

父母或工作忙碌,或沉迷抖音电视剧,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朋友或住得很远,或忙着上兴趣班补习班,很少有时间凑在一起玩。

难以在现实中得到爱与陪伴的孩子,自然投入游戏的“怀抱”。对孩子来说,游戏除了不能像妈妈一样对他亲亲抱抱,其他都能给他。孩子爱玩游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更何况,父母有时比孩子更依赖游戏。

孩子想让妈妈陪自己玩,妈妈不耐烦地说:“去去去,你不是有ipad吗?”

孩子想跟爸爸说说话,爸爸一边低头玩着手机,一边说:“没看到我忙着呢吗?你先自己玩吧。”

不是游戏太诱人,而是父母的陪伴质量太低。久而久之,孩子便明白:父母没有游戏好玩。

孩子小时候,父母为了图省事,用游戏打发孩子。孩子长大后,父母又会突然禁止孩子玩游戏,认真写作业,努力考高分。

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位妈妈,为了让上小学的孩子认真写作业,将家里所有的电子产品全都带到公司,不让孩子有丝毫触碰的机会。

原以为能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习,没想到孩子变得愈发叛逆:玩铅笔、扣橡皮,只要可以不做作业,无所不用其极。

小动作一旦被发现,就又是一场家庭大战,父母声色俱厉地批评,孩子被骂到崩溃大哭。

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觉得父母不可理喻。于是,两代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这时,孩子便更加依赖游戏。

因为游戏的机制的鼓励。孩子每做完一个任务,系统就会说“太棒了”,还会给与孩子相应的金币奖励,更别提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队友。现实中受到的批评,都将在游戏中被化解。

所以,为什么孩子喜欢游戏?

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感受到缺失的爱与陪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和游戏),能得到正面反馈,获得自我效能感

这恰恰是现实生活中,父母忽视的东西。

父母应该怎么做

杨永欢老师在直播中提出:比孩子更需要改变的,其实是父母。因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根据我国《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每天游戏6小时且连续三个月则为网瘾。大部分孩子,远没有到有网瘾的地步。

只要父母加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就能走出游戏世界,关注现实世界。杨老师在直播中为父母们提出了5点建议:

父母越将电子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孩子就会越好奇;父母越对电子产品避之不谈,孩子就越想探索。

所以,与其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父母不如先试着接纳电子产品。在这个时代里,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手机可以用来打游戏,但也可以用来做许多有趣也有益的事情。

孩子可以利用手机搜索资料,可以看纪录片学习新知识,可以看英文视频磨耳朵,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逻辑能力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只有当父母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电子产品,父母才能给孩子提供积极有效的陪伴。

与其在家各玩各的,父母不如带着孩子一起玩。

还记得和李家琦PK的天天小朋友吗?

天天喜欢模仿,喜欢刷抖音,爸爸便陪着天天,一起拍视频,帮孩子实现他的奇思妙想。

说白了,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因为游戏能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而父母不能。一旦父母愿意用心与孩子相处,游戏便没有任何吸引力了。

父母缺席,孩子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父母在位,孩子才有勇气和力量探索外面的世界。

身边很多家庭,都是“一言堂”。孩子该上什么补习班,妈妈说了算;孩子几点写作业,妈妈说了算;孩子玩多久游戏,也是妈妈说了算。

孩子没有参与感,便会把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妈妈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父母应该邀请孩子一同参与制定规则。父母说明白利害关系后,让孩子与父母一同安排自己的游戏时间,游戏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同样,自己制定规则,孩子便会更加积极地遵守。父母省心,孩子省力。

我理解有的父母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在下班时间用手机回复消息,可有的父母会对身旁的孩子说:“去去去,我忙着呢。”

在父母看来,是孩子不懂事。在孩子看来,则是父母“双标”:为什么你能玩手机,我却不能玩?

对此,杨老师建议,父母可以在用手机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在干什么,比如:“妈妈在回复领导消息,等下就来陪你好吗?”

父母坦诚,孩子便会听话,因为孩子其实比你想象得更聪明,也比你想象得更懂事。

最好的游戏环境,是温馨有爱的家庭。最好的游戏,是爸爸妈妈的陪伴。

针对2-10岁的孩子,杨老师推荐了3款有趣又有益的家庭游戏:

拉秘牌:被称为“以色列麻将”,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

毕达哥斯拉密:利用家里现有的物品,经过排列组合后,创造新的造型,能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个比较适合年龄偏小的孩子。


如果孩子能玩较复杂的玩具了,
可以给他试试毕达哥拉斯装置。


乐高:利用积木搭建出不同的造型,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爱玩什么游戏,怎么玩游戏,则由父母的教育决定。

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关爱感、自主感、参与感,孩子就会在游戏中寻找。

父母为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孩子自然会更加关注现实世界,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是一场因果循环,家长是因,孩子是果。

(end)

本周五中午12点直播继续~~

唐杰老师开讲关于青春期叛逆的话题

记得扫码添加小助理 提前入群噢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不想让孩子“输”,父母在这四件事上一定要“狠”

▲决定孩子成长的6个重要阶段,

尤其是最后一个,竟然能弥补过去的育儿错误

亲子沟通

养育方式

错误养育

正面管教

性格培养

性教育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情绪引导

家庭关系

隔代育儿

儿童敏感期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本文由 超级育儿师 来源发布

这位妈妈的方法太绝了!担心孩子成为网瘾少年?千万别忽视这5点!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