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日常小事毁掉一个孩子,被“点名”批评的是谁?



孩子回家就不高兴

每天都是闷闷不乐

让他出去玩都不去

我们家长能做什么?


作者|夕暖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曾说:“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取决于他的童年是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中度过,父母又做出了什么样的榜样。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作为源头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人民日报》曾公布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为自查表,总结了10种容易惯坏孩子的行为。

给孩子特殊待遇

在家长群中曾疯传的“一碗面”故事,正是典型的家长对孩子特殊待遇的表现:

每次吃牛肉面时,奶奶都会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孩子。

有一次,奶奶提前把牛肉都盛到孩子碗里。吃面时,孩子没等到奶奶碗里的牛肉,便大吼大叫,直接拿筷子往奶奶碗里掏,将全部的面掏到桌上,看着没有牛肉才罢手。

而奶奶,也只是叹口气,摇了摇头,把桌上的面夹回碗里。

在中国像奶奶这样的家长很多。他们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大人受点委屈没关系孩子不行”的态度,经常给孩子特殊对待,“开小灶”,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倾尽一切,换来的是孩子越长越自私。

心理学上,有一理论叫“投射效应”,是父母将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大多是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对此很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后,就拼命照顾孩子,发誓不让孩子吃苦。看起来,他们是不让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

每当看到孩子得不到好的物质生活时,就会唤醒曾经的记忆,那些因物质匮乏而产生的自卑、委屈和不甘。

于是父母就会发疯一样用物质与金钱去养育孩子,企图弥补自己内心的窟窿。但这样非健康的养育方式,却造成另一种恶性循环。

不曾也不能吃苦的孩子,因不曾体验过劳作的辛苦,会变得好吃懒做、只顾享乐、没有担当和不知感恩。


即使长大成人,也依然是只懂伸手张嘴,依赖父母和他人的供养。

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相信你一定不陌生这样的场景:

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家长说:“小孩子,瞎胡闹!”


孩子刮花别人的车时,家长理直气壮地说:“孩子还小,不懂事!”


孩子闯进女厕所强行踹门时,家长怒气冲冲怼受害者:“孩子小,懂什么!”

年龄小仿佛就是孩子自带的护身符,不少父母都把它当成是开脱措辞。结果孩子根本不明白是非对错,甚至做错了,看到父母的庇护,更加有恃无恐。

心理学上,有一理论叫“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

原因就在于:这个破掉的窗户容易给人带来一种示范性的纵容,很多犯罪案件的滋生都是这么形成的。同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如果第一次不加干预,那么就很容易有第二次。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教育,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后悔,早知道就给5元停车费了。”

当你拿孩子“小”逃避管教的责任,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原谅,或逃脱一时的惩罚,但是等到孩子大了,他的坏行为逐步升级时,就不再是一句“对不起”能收场的。

所以,千万别在该让孩子明白道理的年纪,放纵孩子的坏,指望孩子大了自然就好。

有些事,需要从小教育,并不是长大后自然就知道,孩子不是圣人,不会在长大后就突然顿悟。

过分注意孩子

《中国日报》曾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7成人认为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

这种以孩子为中心,凡事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教养方式,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只在乎自己想要的,不懂与他人分享、为他人着想。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只要看到好吃好玩的东西,他都会习惯性地去占有。

此外,太过于在意孩子,夫妻关系容易疏远。

网上看过一个帖子:一对夫妻,有了孩子以后,两人的聊天100句话里,99句都是孩子,剩下的全是嗯、哦、好,只和两个人有关的交流,几乎为零。

其实夫妻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在家庭关系应当始终居第一位,其他人只能退后其次,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

对孩子而言,父母之间流动的爱与温柔,才是最好的滋养。

轻易满足无理由要求

关于爱,很多父母容易走入一个误区:爱孩子就要持续地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事实上,无条件的爱≠无原则的满足。

孩子小的时候,提出的要求简单,一根棒棒糖或一辆玩具车,父母轻而易举就能满足。渐渐地,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想要的,都可以有”。

但长大后,孩子需求发生变化,父母无法满足时,孩子就会产生极大的受挫感。

心理学家胡慎之曾描述这种影响:“不能接受质疑,否则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否则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否则内心会破碎。”

从小被无限制地满足,孩子容易长成“巨婴”。一旦外界无法满足自我欲望,就会逃回家中,寻求“希望”。

长期如此,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受挫感”,随着负面情绪的积累,就会表现在行为上的懈怠,对抗挫折能力低下。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很多事不是你想要就能拥有。

李玫瑾教授曾说:“从2岁开始,面对孩子的要求,可以做到3次拒绝,1次满足。”

在面对孩子要求时,要让孩子阐明原因。如果原因合理、的确需要,就可以满足;否则,就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孩子,并讲清楚拒绝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引导。

允许孩子生活懒散

生活中懒散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挑食、睡懒觉、玩耍没有节制等。长期以往,孩子容易缺乏上进心和毅力,做人得过且过。

那么,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到底有多重要?

看过这么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1吨的气力。

3-6岁幼儿阶段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孩子性格、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可塑性强,外界的刺激给他留下的印记异常牢固。 

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定的意志和愉悦的心情;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未来学习更专注、轻松; 

好的社交习惯,可以让孩子更受欢迎,自信乐观。


对孩子央求

早前有一则新闻:

为了劝叛逆的儿子好好学习,一个母亲竟在大街上向自己的儿子下跪,长达一小时。

可儿子竟无动于衷,依旧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坐在椅子上,一脸无所谓,自顾自地玩手机,丝毫没有把母亲放在眼里。

更可气的是,男孩还拍了母亲下跪的照片发朋友圈,并配文“开心每一天。”

我们以为拼命哀求孩子,就能让孩子回心满意,却忽视了,当你第一次求孩子时,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和地位,孩子就知道自己吃定你了,你的教育威信也就丧失殆尽。

包办替代

《为何家会伤人》有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拿一个十米外的玩具,大人懂了他的意图,于是急走几步,将这个玩具拿给了孩子。

当一个大人这样做时,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也许他会开心,但他同时也会有这样一些感受产生:大人很强大,而我很弱小;有了问题,自然会有人帮我解决。

此时,父母打断的不只是孩子的探索之路,更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也就是孩子面对挫折与挑战时的自信程度。

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他可以靠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在包办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性地以为,他必须依靠别人。

然而,对于父母而言,帮一个16个月的蹒跚学步的孩子拿一个十米外的球很简单,但帮一个16岁的孩子交友、学习甚至谈恋爱,帮一个26岁甚至36岁的大孩子实现真正的价值感,都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习惯父母包办替代的孩子就会惊恐地发现,原来有太多的问题他不能处理,而陷入无法面对自己的自卑中。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逐渐退场的过程,慢慢地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在每一次的摸索中获得勇气,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大惊小怪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所以我们总会忍不住想去多保护孩子,生怕他们磕碰、摔倒、受伤害。

孩子还没走几步,赶紧边喊边制止:“小心,别摔倒!”


孩子到处摸摸花花草草,便担心孩子染上细菌,呵斥着拉走:“脏死了,快洗手!”


孩子要去倒水喝,妈妈马上去帮他倒:“别动,小心一会烫着了。”

家长的“大惊小怪”,过度担心,呵斥孩子停下来,会让孩子觉得身边到处都充满危险,畏手畏脚,不敢轻易尝试和探索。

越是不做,孩子就越是不能习得各种本该学习的技能,越是什么事都做不好。

慢慢的,孩子就会对自己充满不自信,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旦自信心受到打击,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怕事,事事依赖父母,无法承担责任。

剥夺独立

安德烈给龙应台写了一封信,被称为《独立宣言》:

“妈妈,你一边给我自由,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孩子长大了,会渴望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

但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他们心中,孩子就是永远不懂事的小孩,永远不知道怎么做事的小孩,他们得时时刻刻为孩子的一切事情操心。于是,孩子哪怕都20岁了,他们还像对待一个两岁的孩子那样对待他。

就算他们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似乎只能令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糕,但他们仍然无法放下自己那密不透风的“爱”的风格。

这是因为,这种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规律。

因为他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在父母干涉之下,孩子要么拼命地逃脱;要么丧失了独立的冲劲,变成名副其实的“傀儡”。

害怕哭闹

在《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备忘录》中就有这样一条: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哭闹不休其实只是在试探你。

邻居家有一个10岁男孩,短短一个月上演了“一哭二闹三跳楼”的戏码。

刚开始,孩子为了买一辆汽车,在商场撒泼打滚,大庭广众之下,妈妈只好妥协;事后,妈妈又觉得太过于“纵容”,决定下不为例。

眼见妈妈如此“狠心”,孩子便爬上窗作势要跳下去,妈妈一慌,又毫无原则地妥协。

以为抓住妈妈“把柄”的孩子开始肆无忌惮提要求,只要被拒绝,他就以“跳楼”来威胁父母,以换得父母的退让和妥协。

心理学上有一种递增效应,如果最初我们对孩子妥协,那么孩子会越发得有恃无恐。

没有被拒绝过的孩子,不仅不会懂得感恩,还可能会因为过度纵容而变成一个自私、无情、任性的孩子。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当孩子想要追逐远方时,请给予他们自由;当孩子受伤回来的时候,请给予他们温暖的陪伴,这才是父母之爱的最高境界。

也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男孩蹲在女浴室看女性洗澡,

母亲反羞辱“就你精贵怕看”!

你什么培养方式孩子就什么样

▲不想让孩子“输”,父母在这四件事上一定要“狠”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本文由 超级育儿师 来源发布

10件日常小事毁掉一个孩子,被“点名”批评的是谁?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