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自信?


你家孩子有没有过这种不自信的情况:

陪三岁的孩子上课,老师分发教具,孩子就是不敢自己去拿,非拉着爸爸一起去;
五岁的孩子看一群三四岁孩子踢球,看半天愣不敢上前,原因是“怕踢不好”;
上了小学,平时公园运动跑跳都不错,一到学校运动会,各个项目都不敢报名,理由是别人太厉害了;
......

明明没遇到什么挫折,为什么就直接选择了“躺平”?面对孩子一次次的不自信,让人焦虑害怕孩子的未来,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回想孩子刚学爬学走时,不管跌倒几次哭几次都会继续的往前;到了孩子两岁能说会道、以自我为中心时,不管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就像世界没有我不会做的事情一样;到了知道道理能明白感受时,为什么反而开始不自信了?

追其根源,其实是父母对待孩子态度的改变,影响了孩子自信的发展

1
别总说孩子不自信
才是孩子自信的基石

1、“基本归因偏差”,让父母焦躁,也成为孩子自信的绊脚石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基本归因偏差,讲的是观察者喜欢用内归因,即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的性情、能力、特质,来解释他人行为。
因为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的的性情是一个几乎自动化的处理,而用外归因,即环境等外部因素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思考。但对于行动者来说,会更愿意将行为归因于环境等外部因素[1]

这就解释了当父母觉察孩子不自信时,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性格或者能力问题,而不是外部环境的因素。这样的归因偏差致使父母容易放大孩子自身的问题,产生多余的焦虑。

例如喜欢尤克里里的孩子,单独上课时演奏非常顺畅,但一人多孩子就会忘记词谱,导致不看谱就不敢演奏,父母却把这一切错误归于孩子胆小内向。
由于对不敢演奏的原因没有找对,这样的事情会不断发生,一系列的持续让父母开始焦虑孩子不自信的问题,变得焦躁。
面对焦躁的父母,孩子本能会把这个事情归因为练尤克里里,因为孩子会觉得,都是尤克里里这个乐器让他挨骂和饱受指责
就这样,孩子的不自信标签在父母心中扎了根,乐器的不愉快经历也在孩子心中撕开了一到裂缝,孩子乐器上的自信就这样被淹没。


2、不自信,是孩子内在的自我保护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曾说,自卑是人类正常的普遍现象,是人一开始生活就具有的,它并不是坏事,反而是所有人个人成就背后的动力。
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们感受自己的无知和对未来的渴望[2]
对于自信心,很多家长其实是过于焦虑的,总觉得孩子不自信,自卑就很难有成就。但孩子自卑并不是什么问题,它只是孩子成长道路的一种自我觉知,让其出现问题的其实是我们处理孩子自卑时当下的情感


比如刚学打篮球的孩子,一到场上看到比自己高大的队员和对手,怯懦的不敢跑位和带球,这其实是孩子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不自信的根源,而不只是将原因归于孩子的软弱不自信
只有看到孩子不自信的根源,我们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比如不自信上场,那就场边练习基础动作,等动作熟练到一定程度,孩子自然就会重新获得自信去突破。


2

这两个培养自信的误区

很多家长都在踩



误区一
让孩子自信,就要远离负面评价?

NO!父母的态度,才是最好的盾牌!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十岁的昆虫少年殷然痴爱昆虫,在面对周边的同学各种质疑时,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他们不懂就不懂呗,没有什么口舌好费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本文由 果壳 来源发布

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自信?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