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自觉,干什么都要催?


孩子总是要催三催四!
做事拖拖拉拉!
小学了还不知道做作业!
说好了都知道要做作业了还是玩~~~
这样的问题可能很多家人都会遇到过。很多时候,成年人总认为,我们和孩子讲过,孩子表示听到或者理解了就会去做了,但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

不同年龄的孩子,本来认知、理解、注意力等等就会有所不同。
一、认知和理解能力

和2岁的孩子讲道理,通常孩子可能就只听到或者理解了前面的一两句话。

敏敏在玩玩具,到吃饭时间了,奶奶在旁边苦口婆心地讲理:敏敏,要吃饭了,吃饭了才能饱肚子,吃饭了才能有力气,吃饭了才能长身体。奶奶每次过来说一次,敏敏除了第一次表示还要玩之外,后面就没有回音了。奶奶讲的理都没错,但是孩子很可能是保证不了足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来消化这段话的。老人不停地磨,最后孩子可能还忘记了需配合的活动任务。

宝宝吃饭了!

宝宝不能玩了,宝宝要长高高,宝宝要身体好...

小祖宗,我求求你了

宝宝放下玩具,和妈妈去洗手了!

宝宝不要玩了,玩具脏脏,不要玩玩具!

不可以玩!

妈妈亲亲宝贝,妈妈和宝贝开飞机去吃饭了!

怎么说了那么久都不知道?不玩了,不可以了,不吃饭是会生病的...

再玩妈妈就要生气了!

对比上面的说话,哪一个会让孩子更清楚需要合作的事情?左边第一列的显然更加清晰明了。需要孩子合作的时候,在指令上:

走到孩子跟前,平视双眼,尽可能保证孩子在听。
用肯定的语句。
说出合作的内容。
一次说一个任务。
如果说“不”,同时说出需要合作的内容或者建议。
二、注意力

如果让3岁的孩子帮忙收拾玩具,孩子的表现很可能是“哦、好的”,在表示知道后,哪怕已经开始行动了,可能拿起小汽车就“忘记”要收拾了。孩子在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还不能保持足够时间的专注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会被自己的兴趣吸引而忘记了原来的任务。所以,总是需要反复催来提醒任务的进行。
每次给予具体的任务符合孩子的年龄。例如收拾玩具,可以和孩子说收拾积木。

身体行动。通过大人的行动让孩子理解到任务。例如妈妈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妈妈一边收拾,孩子一边跟着收拾。

及时地提醒和鼓励。留意到孩子的行动,对孩子的积极参与常常给予肯定的反馈。

a.反馈孩子努力的事情。例如我们会告诉孩子:宝贝把两个积木放入箱子里了!

b.反馈积极感受——“宝宝收拾玩具,真是妈妈的小帮手!”“妈妈好开心宝宝能帮忙!”

c.反馈客观结果——“玩具收拾起来,地板就整齐多了”。

三、对时间的理解和预测的能力

有些时候,大人已经和孩子有准确的说明,并且孩子也确实都听到了,但是孩子到时间了不行动,也是让人着急得很。例如这样:

爸爸妈妈和5岁的宝贝说:爸爸妈妈去换衣服,5分钟后我们就出发去奶奶家。宝贝很认真地点点头。

5分钟过去了...

爸爸妈妈来到宝贝这里,宝贝仍然在搭积木,表示自己需要搭完了再离开。搭完了就去奶奶家了。(我可以在这个时间玩玩具、等一下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说明的指令里面的一些概念,孩子是没有这样的认识、理解和意识的。在需要孩子配合的任务上,常见的时间概念是需要培养的。至少我们可以这样做:
平时留意孩子做不同事情的时间。通过具体的经历来让孩子认识到平时完成任务的时间。例如吃完一个苹果的时间,吃完一个雪糕的时间,走路去到幼儿园的时间等等。

使用时间沙漏。在孩子平时做不同事情的时候,使用时间沙漏,让孩子清楚完成某个事情的时候需要沙漏漏几次。这样在后面提醒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沙漏漏两次后我们就会出发了。

适时提醒。对于长的时间,可以在时间结束前提醒。例如,现在已经一个沙漏漏完了,再漏一个我们就出发了。
四、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孩子发展的任务安排中,有一个说法,叫做“最佳发展区”任务。也就是说,给予孩子的任务安排,通常有三种。

一种是最佳发展区任务
也就是在一些支持和引导下,孩子努力一点就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会让孩子感觉有成就,同时学习到任务里面的能力。

一种是过于简单的任务
也就是孩子不需要什么努力,轻松就能搞定的事情。

一种是过于困难的任务
也就是孩子不管怎么努力,家人怎么引导、鼓励、责骂等,孩子都完成不了的任务。
如果5岁的孩子要求完成书写的学习,学习困难的孩子要求抄写生字,注意力困难的孩子被要求完成同龄孩子能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太难了、孩子可能就会抗拒或者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就会表现为怎么催都不动了。

我们可以尝试:

任务分解和调整。如果一个任务反复多次孩子都做不了,或者抗拒、有情绪,那么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太困难了。尝试调整到合适的任务上。5岁的孩子可能不能完成书写,但是可以通过涂鸦、描线等培养握笔和书写的基本技能。


调整期待,多多鼓励。当调整任务的时候,在孩子每每参与的时候、努力的时候多多给予肯定的反馈,让孩子感到参与和努力的收获。


孩子的合作,是任务的理解和能力、大小运动和社交合作等基本能力、认知理解能力、亲子互动方式等等的综合。换位思考,给予合适的任务,调整方法,合理期待,孩子才能慢慢学习到自我管理与合作。

除了接纳孩子,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尤为重要。怡禾曾邀请儿保医生王馨,开设了《不吼不叫,和孩子一起克服拖拉磨蹭难题》课程,带你重新认知孩子的拖拉原因,教你换一种方式与孩子相处。有需要的可通过下面二维码了解。(怡禾会员免费听)

相关阅读

如何拯救你,我顽固的拖延症
孩子拖拖拉拉,如何可以培养时间观念
你家有个爱磨蹭的宝宝吗?

本文首发于「怡禾心理」公众号,关注后可了解更多心理方面的可靠科普。
本文由 drpei 来源发布

为什么孩子不自觉,干什么都要催?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