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碳”策中国(10):能源部门“双碳”施工图出台


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2月10日~2月23日):1)国内方面,2月10日,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是“1+N”双碳政策体系在能源领域的综合性文件,明确提出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强调约束性指标和弹性管理相结合,以实现向碳达峰目标的平稳过渡。同时,近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对炼油、钢铁等17个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出工作方向和目标;《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2)国际方面,印度计划到2030年生产500万吨绿色氢;美国发布工业脱碳计划,6500亿美元激励产业脱碳并推进 60 亿美元核电站计划;欧洲银行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提供 240 亿英镑。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1)碳中和转型行业:行业政策方面,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制指南》,明确要求到 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浙江省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控新增耗煤项目等。2)碳中和成长行业:在A股和港股表现疲软的背景下,中金低碳指数小幅上涨1.4%;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倍增超预期且原材料价格上涨,锂电池领涨3.8%,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录得正收益。分行业来看,近两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价格持稳微涨;光伏经理人指数延续下跌态势。1月新能源汽车环比季节性回落,销量同比增长1.4倍,建议持续关注3月市场补贴退坡及电池涨价对于新能源需求的影响。

可持续金融及ESG:1)绿色债券:截至2022年2月22日,经认证的债券存量余额为7792亿元,其中碳中和债存量余额为874亿元人民币,占绿色债券总余额的11.2%。从发行节奏来看,2月初至今新发行10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407亿元人民币,其中2支为碳中和债,规模104亿人民币。2)碳市场:2月22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56.78元每吨,较两周前下跌2.9%。同时,2022年年初至今全国碳市场交易量明显放缓,1月日均成交量41.4万吨。政策方面,上海环境所称全国碳市场下半年或引入部分投资机构;同时,北京将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3)ESG: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3月7日正式发布首条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指数—沪深300碳中和指数。

热点“碳”究:元宇宙概念的发展对碳排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和建筑行业在高碳排放供应链中与空间高度相关,因此这些行业在元宇宙中均可以以某种程度上进行数字化,从而减少其碳排放。而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发展与构建需要六大支撑技术,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交互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进程将会产生部分碳排放。预计元宇宙与碳排放相关的应用场景将可以围绕碳验证、CCER的碳资产验证、碳交易展开。

报告观点:1)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提出各行业对转型路径的研究进展不一,使得市场难以明确识别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投资,且缺乏可靠的转型金融标准和被广泛认可的金融工具。以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为例,中国迫切需要新的金融产品、机制和政策导向的支持。2)EMBER发布《欧洲电力回顾2022》,数据显示欧盟在能源危机期间提供的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首次超过天然气,但整体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转变节奏慢于预期,2019 年到 2021 年欧盟电力部门的排放量下降速率不到 1.5℃ 所需速率的一半。

前沿科学与技术: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几乎为工业化前水平的三倍;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等机构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中产生了能量输出为59兆焦耳的稳定等离子体;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的合理溶剂分子可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电解质的性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发现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新电解质;瑞典隆德大学研究展示了太阳能如何通过使用先进材料和超快激光光谱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韩国中央大学研究所发现新的棒状装置可以将能量从运动转化为电能。

图表:近两周国内外热点政策/事件追踪(2022年2月9日-2月23日)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网站,路透社,中金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保障方案之一,是能源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该《意见》立足于能源的消费和生产全过程,涵盖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等诸多领域改革指引,如电力市场化改革、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安全保供体系建设等。《意见》明确“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1]

这其中,中期内的能源消费总量弹性管理,有助降低能源消费对经济活动约束、并实现向碳达峰目标平稳过渡。《意见》指出要完善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在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的同时,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合理确定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这也意味着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将成为中期内管理指引,有助降低能源消费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原料用能,如光伏和储能产业链中使用的铜铝硅等均为高耗能行业,不将其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有助于过渡期内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立。

但另一方面,能耗强度降低仍作为约束性指标,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技术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考虑到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了2.7ppt,2022-2025年年均单位GDP能耗需要降低2.9ppt(能源结构清洁转型背景下,碳排强度的降低难度会略低)。但近些年随着工业占比下降趋势逐步趋稳,二产三产产业结构发生大的变动概率较低,其对单位GDP能耗降低的贡献也会降低,未来更多需要做的是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调整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2]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

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优化考核频次,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落实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政策,加快确定并组织实施“十四五”期间符合重大项目能耗单列要求的产业项目。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进度,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3]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2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美丽乡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是保护修复农村生态系统。[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对炼油、乙烯、钢铁、焦化等17个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出工作方向和目标,推动各有关方面科学做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并在引导改造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四个方面提出指导要求。[5]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

2月1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其中,冶炼渣达到73%,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其中废钢铁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废纸6000万吨。[6]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规划提出,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督促企业严格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落实风险管控措施。[7]

发改委、工信部:全系统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决策部署,2月22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全系统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会议强调,经过各方努力,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叠加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运行特别是工业运行还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着力服务市场主体。二是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三是着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是着力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8]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稳投资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5方面15项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提出了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等具体目标。[9]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月1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意见》旨在加快推进生态农场建设,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意见》指出,鼓励以生态农场为主体,推广应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污染修复等产地保育技术,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技术,生态田埂、生态沟渠、生态廊道等田园生态系统建设技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地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产品清洁加工、节能贮存、低碳运输等绿色收储运技术,健全完善生态农场技术规范,形成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10]

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2月17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为浙江明确了3个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和碳中和长效机制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浙江新境界。[11]

印度计划到2030年生产500万吨绿色氢

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印度电力部表示,计划到 2030 年累计生产 500 万吨绿色氢,旨在实现其气候目标,并成为燃料的生产和出口中心。[12]

美国发布工业脱碳计划,6500亿美元激励产业脱碳


2月15日,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项重大的工业部门脱碳计划。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工业部门使用的钢铁、水泥、铝、混泥土和其他材料的排放,这些材料产生了全美国约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这是确保实现拜登政府气候目标的一部分,即到2030年将全国所有主要来源的碳污染减少50-52%。[13]

欧洲银行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提供 240 亿英镑

2月14日,据卫报报道,以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为首的欧洲最大银行已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提供了 240 亿英镑,这意味着这些公司自承诺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以来不到一年就在扩大产量。[14]

美国能源部推进 60 亿美元核电站计划

2月12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能源部表示,正在寻求公用事业、社区和倡导者的意见,以制定新计划,用 60 亿美元的信贷来推动陷入困境的核电站。[15]

本章将基于中金研究部各行业组分析和预测,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追踪“双碳”领域主题趋势,帮助投资者抓住“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遇、规避相关风险。

图表:行业政策追踪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网站,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主要大宗商品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为2022年2月9日至2022年2月22日

煤炭行业

李克强总理:增加煤炭供应 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16]。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会议强调,要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高度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稳定市场预期。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做好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准备,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浙江: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控新增耗煤项目

2月16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提高新建扩建工业项目能耗准入标准[17]。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对地方谋划新上石化、化纤、水泥、钢铁和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将碳排放强度纳入“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指标体系,开展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试点。强化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此外还指出要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高效发展清洁煤电,有序推动煤电由主体性电源逐步向基础保障性电源转变。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鼓励企业生产流程去煤化技术改造,持续实施煤改气工程,积极推进电能替代。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稳定蒙东地区煤炭产能 新建一批现代化大型煤矿

2月15日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稳定蒙东地区煤炭产能,在鄂尔多斯新建一批现代化大型煤矿,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产能占比达到92%[18]。产能结构更加优化,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供应链更加畅通高效。严格新建和改扩建煤矿准入标准,新建井工煤矿原则上产能不低于300万吨/年,改扩建煤矿改扩建后产能不低于120万吨/年。

钢铁行业

监管总局、发改委、证监会联合提醒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

2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19],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异常波动等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证监会期货部联合召开会议,详细了解铁矿石贸易企业港口库存变化及参与铁矿石期现货交易等情况,提醒告诫相关企业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号召相关国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政府保供稳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铁矿石价格变化,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中钢协:2022年中国实际钢铁需求预计会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

2月1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与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巴松(Edwin Basson)举行视频会议。双方就中国和全球钢铁行业形势、2022年行业重点工作、两个协会未来合作方向和内容等进行了交流。何文波介绍了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他指出,2021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在市场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了供需基本平衡,整体效益明显提升,兼并重组取得进展,绿色低碳持续推进,行业形象进一步改善。2022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的陆续出台和落地,实际钢铁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化,中钢协预计将会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20]。

同时,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21],2年上旬,重点统计钢企共生产粗钢1923.49万吨,生铁1719.57万吨,钢材1810.13万吨。其中粗钢日产192.35万吨,环比下降4.47%;生铁日产171.96万吨,环比下降1.48%;钢材日产181.01万吨,环比下降6.52%。

“双碳”指数表现回顾

碳中和概念指数小幅回升。近两周,在A股和港股表现疲软的背景下,中金低碳指数上涨1.4%,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2.2ppt和5ppt。2022年年初至今,碳中和指数走低11.8%,分别跑输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4.4ppt和11.9ppt,较大盘指数表现欠佳。

锂电池、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反弹。近2周,锂电池领涨3.8%,主要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倍增超预期且原材料价格上涨。其次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分别上涨1.9%、1.6%、1.5%和1%。而核电和风力发电板块表现不佳,下跌1.6%和1.3%。

图表:碳中和概念指数近两周小幅反弹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止至2022年2月22日

图表:碳中和指数2022年初至今跌幅收窄至12%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止至2022年2月22日

图表:碳中和相关产业指数过去两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止至2022年2月22日

图表:碳中和相关产业指数过去3个月涨跌幅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止至2022年2月22日

光伏产业链

近两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价格持稳微涨;光伏经理人指数延续下跌态势。受2月硅料供需齐增的影响,供应增量仍不及需求增量,光伏产业链原材料供应相对紧缺,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较两周前微涨0.7%,其中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价格指数较两周前上涨1.6%、0.5%和0.7%。受产业链上游价格回升影响,光伏经理人全行业指数较两周前回落0.7%,其中,上中游制造业经理人指数较两周前下跌0.9%,下游电站经理人指数回落0.2%。

政策方面,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2],提出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工信部发表《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瞄准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3]一文,提出2021年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进一步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速融合,逐步提升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地方层面,2月16日,浙江省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24],指出:1)2025/2030/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24%左右/30%左右/80%以上(高于国家层面的20%/25%/80%);2)2030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达到54GW以上(对应2021-2030年增量37GW);3)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推广“光伏+农林牧渔”开发模式,推进整县光伏建设,打造若干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图表:光伏经理人指数

资料来源:SOLARZOOM,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SOLARZOOM,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月新能源汽车环比季节性回落,销量同比增长1.4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口径,2022年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5.2万辆,同比增长1.3倍,环比减少13%;渗透率达到18.7%,较2021年12月提升0.9个百分点。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3.1万辆,同比增长1.4倍,环比下降19%;渗透率17%,较12月19.1%降低2.1个百分点。中金汽车组认为,当前市场担忧补贴退坡及电池涨价对于新能源需求的影响,3月份为重要的观测时点,一方面剔除了淡季和春节错期的影响,另一方面,车企与电池厂商价格谈判基本确定,对于成本上调幅度和行业是否会进行普遍性涨价传导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图表: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行业动态前瞻

资料来源:中国博览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国企央企“双碳”行动追踪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国内重点企业“双碳”目标更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产品,以及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对推动经济活动外部性“内部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以市场化方式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和低碳产业,同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存量余额接近8000亿元人民币。根据万得资讯,截至2022年2月22日,中国经过绿色债券认证机构认证的债券存量余额为7792亿元人民币。从发行节奏来看,2022年2月初至今累计发行10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407亿元人民币。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攀升,占绿色债券总余额比例提升。截至2022年2月22日,中国碳中和债存量余额为874亿元人民币,占绿色债券总余额的11.2%。其中2月新发行2支,发行规模104亿元人民币,新增募投项目多为新能源方向。

图表:境内经认证的绿色债券存量规模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截至2022年2月22日

2022年年初至今全国碳市场交易量明显放缓。截至2022年2月22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56.78元每吨,较两周前(2022年2月8日)58.5元每吨的收盘价下跌2.9%。近两周共成交8.1万吨,成交金额共计460万元人民币,从日均成交额来看明显放缓,近两周日均成交1.1万吨(1月日均成交41.4万吨)。

国内政策方面,全国碳市场下半年或引入部分投资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在近期会议中透露“今年下半年可能有部分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可能也会有做市商机制,配额的质押融资业务也将推出。”[25]同时,北京将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探索与国际碳交易机制接轨[26]。基于北京市在碳市场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生态环境部将以部市联建的方式支持北京市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前,全国CCER 交易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一方面推进系统开发,服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的履约抵消工作,另一方面参与规则制定,为CCER 市场重启做好准备。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北京绿色交易所已经为全国450 多家电厂提供了CCER 交易服务,完成1850 万吨CCER交易量,交易额6.71 亿元。

欧盟碳价重回90欧元以下。近期的欧盟议会中,有提议表示可以通过增加额外配额供应来控制欧盟碳市场价格。同时由于欧盟部分成员国已经开始对工业企业发放免费配额,引发了碳配额的抛售。2月16日以来,碳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重回90欧元每吨以下。截止至2022年2月22日,欧盟碳价为89.37欧元每吨,较2月8日96.41欧元美元下降7.3%。

图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价及成交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2月22日

图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及成交额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2月22日

图表:中国和欧盟碳市场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2月22日

图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7省市试点市场成交均价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截至2022年2月22日

元宇宙的英文Metaverse,是“超越”(meta)与“宇宙”(universe)的组合词。正如电话连接听觉、互联网连通信息,元宇宙可能进一步将“人-社会-宇宙”与“数字”交融在一起,实现“将现实世界复刻到数字世界”与“将数字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的双轨融合。可以理解为创造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造虚拟空间,承载用户社交娱乐、 创作展示、经济交易等一切活动,因其高沉浸感和完全的同步性,逐步与现实界融合、互相延伸拓展,最终达成“超越”虚拟与现实的“元宇宙”,为人类拓宽无限的生活空间。这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人们或许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虚拟空间和时间所构成的“元宇宙”中学习、工作、交友、 购物、旅游等。去中心化平台让参与者享有所有权和自治权,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虚拟进一步接近现实。

与2019年相比,2020年4月全球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7%。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源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也让全球回到了最初全球开始变暖带来污染加剧的2006年的碳排放水平。[27]正如新型冠状病毒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一样,元宇宙的发展也将在某些方面减少全球碳排放水平,因为元宇宙最直接的环境效益就是它允许一些物理空间事件,如建筑、活动和产品以虚拟形式存在。目前,电力行业仍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最高的部门,紧随其后的为工业制造和交通运输行业,占比均达到20%,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占比达到9%。[28]而其中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和建筑行业在高碳排放供应链中与空间高度相关,可以说这些行业在元宇宙中均可以以某种程度上进行数字化。

图表: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按部门)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研究院

交通运输为例,我们预计元宇宙中将逐渐消除人们对实体办公室的需求,从而减少人们的通勤频率。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天需要通勤不到一小时,乘坐汽油动力汽车需要 32 英里,相当于每人每年排放 3.2 吨二氧化碳。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工作需求,自然就减少了这一部分的碳排放。同时,元宇宙中可以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而这也将减少人们的旅行需求,因此航空行业的碳排放也将相应减少。

对于工业和制造业来说,其中纺织业一直是高排放行业。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仅生产一条牛仔裤就需要 3,781 升水。平均而言,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会产生约 33.4 公斤的二氧化碳当量。虚拟时尚可以帮助减轻这种影响,许多知名服装品牌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以韩国社交平台和虚拟形象应用Zepeto为例,耐克和拉夫·劳伦等品牌都曾在上面推出过虚拟时装系列,令用户有机会使用他们的独家产品或“皮肤”来装扮自己的虚拟形象并“自拍”。日后,我们预计在元宇宙世界里穿上最喜欢的设计师的衣服或将变得稀松平常,这也将有助于消费者摆脱快时尚制成品对生态的破坏。再例如,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和玩具或将取代中现实生活中的玩具。因此,可以避免玩具工厂制造污染,排放废气,以及塑料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海洋或以其他方式破坏地球。

建筑业,与交通运输类似,元宇宙可能消除人们对实体办公室需求,而在美国,商业建筑消耗了全国 35% 的电力,每年产生 8.26 亿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取消实体办公室后,这些碳排放也将随之减少。另一方面,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林涛表示他们通过提供VR看房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测算一次VR看房可以减少140g碳排放。2020年全国实现VR看房12.9亿次,大概节省了350万吨碳排放。[29]

除此之外,元宇宙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助力不仅在于直接缩减其产业链以减少碳排放,它还能为这些行业提供虚拟教学以减少排放并促进行业发展。根据美国新闻网站Clean Technical的报道[30],元宇宙可用于进行军事训练,从而减少排放。在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中,员工通常需要在现场和钻井平台进行实践练习,不仅耗时费力,培训成本高,尤其对于相对偏远的油气开采区,而且这种现场培训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一家叫Jasoren的公司提供的石油和天然气VR培训方案,通过引入VR技术,员工可以在多个虚拟场景中进行实操,降低公司培训成本,减少因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害,同时减少危险的发生,另外还可以模拟危险场景进行练习(比如化学爆炸和火灾等难以在真实环境中复制的场景),通过场景演练提高培训人员在高压环境的决策能力。

元宇宙带给碳排放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其支撑技术所带来的副作用。元宇宙主要由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所支撑,在这些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预计将对碳排放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目前学者们普遍研究并认为交互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进程将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碳排放。

元宇宙对交互技术如虚拟现实(VR)技术以及网络运算技术的依赖将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运行元宇宙设施需要大量电力,这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成本,可能会对目前本就排放最多的电力行业增加更大的负担。VR的应用将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例如,2020 年 Greening The Beast 的一项研究估计,拥有最先进 VR 所需硬件的高端游戏参与者将在五年内达到2,200 美元的电力支出,并且每年有 2,000 磅的碳排放到大气中。[31]英特尔已经就元宇宙发表了一些声明,他们预计将对能源产生一定程度需求。英特尔高管 Raja Koduri 表示,“我们目前的计算能力需要增加 1,000 倍的功率。”在 2016 年的一篇论文中,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仅是运行云游戏都会导致台式机的年用电量增加 40% 到 60%,笔记本电脑的用电量增加 120% 到 300%。根据兰开斯特大学学者 2020 年的分析,到 2030 年 30% 的游戏参与者转向云游戏平台的情况将导致碳排放量比当前游戏增加 30%。如果 90% 的游戏参与者迁移到云端,游戏的整体碳排放量将增加 112%。[32]此外,虚拟世界将需要分辨率更高的图片,这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量。[33]

人工智能也是元宇宙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碳排放。根据马萨诸塞大学进行的研究,训练单个 AI 模型将排放约 284吨的二氧化碳,几乎是普通汽车生命周期排放量的五倍。例如文本编写 AI 系统GPT-3模型在训练期间使用了 1287 兆瓦并产生了552 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 100 个普通家庭一年用电量的排放量相同。Nvidia 的 StyleGAN3 可用于生成不存在的人的肖像,它消耗的能源(225 兆瓦)与数万个美国家庭的能源消耗量大致相同。

一些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可能将成为虚拟世界的必要条件,例如虚拟世界里的非同质化代币(NFT)便主要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撑[34]。在元宇宙的一个愿景中,用户可以使用 NFT作为一种安全、可验证的方式来进入和在不同世界之间跳跃。NFT的本质是区块链技术的一项应用,区块链技术将支持NFT独一无二的属性,使其无法被伪造,因此它们可以提供比传统账户更高的安全性。但NFT 的生产成本很高,原因是用于“铸造”大多数NFT的机制依赖于一个计算成本高的挖掘系统。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类似工作量的全球比特币挖掘每年消耗的电力比整个阿根廷国家都要多。[35]

元宇宙可以运用于碳排放产业。以企业为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企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全过程数字化,然后镜像到数字系统中,其中企业的生产过程数据来自于对真实生产数据的采集。数据通信采用光纤或5G技术实现高速低延迟。然后,通过3D技术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几乎一模一样的虚拟平行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再现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结构,甚至是能源使用和碳产生和流动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并通过AR/VR技术将其完美展示,让用户身临其境,甚至可以化身为虚拟世界中的任何角色(人或物),观察、跟踪、记录甚至研究整个过程的能源消耗、转化和碳化过程。当现实世界中企业的能源消耗或排放出现异常或故障时,也会在虚拟世界中同步呈现。然后我们可以安排以后的维护或紧急维修,先在虚拟世界中,然后在找到变化点或故障点并进行模拟,成功维修后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应用。这种虚拟的故障查找和维护不再仅仅依靠人工。我们预计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将快速识别问题并给出操作建议,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虚拟世界中的企业通过模拟各种更优化的生产过程或方法,能够给出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 AR/MR 公司 ThirdEye 就是这样做的[36]。这家美国科技公司2021年12月宣布,已经推出了碳足迹 AR 跟踪器解决方案,允许行业通过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来跟踪其对环境的影响。ThirdEye 的创始人 Nick Cherukuri表示,他们所推出的 RemoteEye 平台旨在为其用户提供碳足迹评分,以使用AR计算组织的碳足迹。ThirdEye的AR/MR 远程呈现解决方案使公司能够通过减少全球运输来降低碳足迹,并且该公司的 RemoteEye 平台可以减少用户现场访问的需求,以节省成本,从而显著提高投资回报率 (ROI)。

新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围绕碳验证、CCER的碳资产验证、碳足迹、碳汇、碳捕获、碳封存,甚至碳交易展开,这些均可以在元宇宙和现实世界中实现。由于元宇宙的开放性,可以吸引很多虚拟用户到Metaverse平台,创建能源“双控”和“双碳”的应用场景,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同时产生效益和价值,推动双碳目标提前实现。

2022年2月18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和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在英国国际气候基金(UK PACT)的支持下,发布《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报告以中国钢铁行业为案例,对全球和中国转型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在中国发展有效的转型金融市场应注意的部分。[37]

主要观点

► 在中国发展转型金融的关键机遇与挑战:各行业对转型路径的研究进展不一,使得市场难以明确识别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投资;金融将在为实现必要的转型提供资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和实体经济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缺乏可靠的转型金融标准和被广泛认可的金融工具,仍然是高碳排放部门获得气候融资的一大挑战。

► 据估计,中国钢铁行业每年需要20万亿元人民币(3.14万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即每年5000亿元人民币(785亿美元)的投资才能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每吨钢每年所需的投资额为500元人民币(78.5美元)。现有的融资渠道远不能满足这一投资需求,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迫切需要新的金融产品、机制和政策导向的支持。

► 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转型金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投资者:协调和统一有雄心的、灵活的和包容的转型金融定义;

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可在发展转型金融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政策支持、政府采购和激励机制等角度;

市场主体:按照科学路径制定转型战略,通过转型金融产品进行融资;

债务发起人:建立内部框架并根据当前可用的转型融资原则和框架进行发行;

市场分析师和服务提供商:测试和使用转型概念来评估现有交易和金融产品。

2022年2月,EMBER发布《欧洲电力回顾2022》,该报告分析了所有欧盟27个国家的2021 年全年发电数据,以了解该地区在从化石燃料过渡到清洁电力方面的进展。这是Ember(前身为 Sandbag)发布的第六份欧盟电力行业年度报告。该报告将2021年的发电量与2019年大流行前的基准水平进行了比较,首次深入了解了天然气危机从大流行中恢复后如何影响该地区的电力部门。[38]

主要观点

► 天然气危机为欧盟的电力转型带来了范式转变。从历史上看,欧洲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取代了排放最密集的燃料——煤电。然而,由于 2021 年下半年天然气价格走高,新的可再生能源取代了化石天然气。欧盟煤炭淘汰的中断减缓了减排。由于市场价格表明天然气危机将至少持续两年,如果各国未能加强可再生能源部署并立法关闭燃煤电厂,欧洲的气候目标可能面临风险。

► 可再生能源主要取代天然气,而不是煤炭。欧洲的可再生电力继续扩大,过去两年平均每年增长 44 太瓦时。自 2019 年以来,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有一半以上(52%)取代了天然气发电,三分之一取代了核能,而只有六分之一取代了煤炭。然而,在此之前,从 2011 年到 2019 年,超过 80% 的新可再生能源替代了煤炭。

► 从 2019 年到 2021 年,欧盟电力部门的排放量下降速率不到 1.5℃ 所需速率的一半。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转变发生得不够快。煤炭自 2019 年以来仅下降了 3%,而前两年下降了 29%。西班牙在过去两年中实现了最大的减排量,而波兰是迄今为止对整体进展的最大拖累。到 2021 年,化石燃料仍占欧盟发电量的 37%,低于 2019 年的 39%,而可再生能源占 37%,核能占 26%。

► 欧盟在能源危机期间提供的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首次超过天然气。欧盟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除 9 月外,2021 年下半年每个月都创下新纪录。风能和太阳能在 2021 年创下新纪录(547 太瓦时),发电量首次超过天然气(524 太瓦时),尽管由于风速较低而增长平缓。太阳能在欧洲北部和南部蓬勃发展, 2021 年的发电量比 2019 年增加 27%,同期荷兰和西班牙的发电量翻了一番。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全球甲烷排放加速增长,或源自微生物

2月8日,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2021年全球大气中的甲烷浓度超过1900ppb(十亿分之一),几乎为工业化前水平的三倍。一研究小组估计,自2007年以来,约85%的甲烷排放增长由微生物造成,其余来自化石燃料开采。这一峰值引发科学家对“全球变暖正在创造一种将导致更多甲烷释放的反馈机制”可能性的担忧,因为这将加剧控制全球升温的难度。此前,超过100 个国家和地区在COP26 期间承诺到2030 年将甲烷排放较2020 年减少30%。[39]

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核聚变反应堆打破能源记录

2月9日,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中产生了能量输出为59兆焦耳的稳定等离子体。这是自1997年以来,世界首次氘氚核聚变实验,产生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持续能量,是 1997 年实验记录的两倍多。[40]

斯坦福大学:一种新的合理溶剂分子可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电解质的性能

2月11日,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能源》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溶剂分子,可用于提高液体电解质的性能。而该液体电解质是克服与锂金属电池相关的问题的最现实和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41]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新电解质

2月14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能源》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几个重要优势的新型固体电解质:高面积容量、长循环寿命的氯化物固体电解质实现的4V陶瓷全固态锂离子电池。[42]

瑞典隆德大学: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突破

2月16日,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展示了太阳能如何通过使用先进材料和超快激光光谱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这一突破可能是未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水平的重要拼图。[43]

韩国中央大学:便携式发电机为小型安全设备提供动力

2月18日,根据Tech Xplore报道,中央大学研究所发现一种新的棒状装置可以将能量从运动转化为电能。该技术发表在《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可用于为安全灯等便携式设备供电。[44]

图表:近10天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实况图

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45],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近10天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图

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月19日-2月28日全国低温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46],中金研究院
说明:图中数据为平均最低气温预测

图表:2月19日-2月28日全国暴雨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金研究院
说明:图中数据为累计降水量预测

本文摘自:2022年2月23日已经发布的《“碳”策中国(10):能源部门“双碳”施工图出台 2月10日~2月23日》

寇 玥 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0120022 SFC CE Ref:BRH427

王汉锋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本文由 中金点睛 来源发布

中金|“碳”策中国(10):能源部门“双碳”施工图出台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