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智慧城市带来了哪些启发?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2022年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自此之后,北京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举办“双奥”的城市载入史册,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一系列科技成果也将在赛后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些宝贵的“冬奥方案”、“北京经验”,未来将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从筹办到落幕,北京冬奥会科技力量无处不在,创新成果广泛应用,涌现出了不少成熟的智慧城市产品和模式。那么,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智慧城市带来了哪些启发呢?

  
本届冬奥会上,数字孪生“全面开花”,在体育场馆这一细分领域集中爆发。从谷爱凌飞跃的大跳台到开幕闭幕场馆“鸟巢”,甚至是背后的电力运维系统,这一“黑科技”贯穿了冬奥会各个场馆台前幕后。
作为实现虚实之间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连接的关键途径,数字孪生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演变成一种新转型路径、新变革动力,数字孪生城市正在成为智慧城市的升级版和必选项。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孪生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正在逐步向智慧城市其他领域扩展,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水利等,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城市千万级别的点数据、百万级别的区和线数据的秒级响应,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主动发现、主动干预,切实解决城市管理运行领域的现存问题,如城市生态问题、灾害问题、交通问题、治安问题、疫情问题等。在政策引领之下,数字孪生正在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力点。

































  
本届冬奥会堪称“新基建”黑科技的练兵场,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刷屏全球。虽然智慧城市并没有包含在“新基建”七大领域内,但智慧城市建设却是“新基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权威机构预测,智慧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市场规模将达3.7万亿元,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20%。
从经济产业效应角度来看,北京冬奥会不仅激活了中国冰雪经济,更引爆了新基建万亿蓝海。据了解,目前北京智慧城市2.0建设全面启动,数字城市底座基本成型;建成5G基站5.2万个,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大数据平台汇聚政务数据347亿条、社会数据1264亿条;市级90.2%、区级81.8%的政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作为人与数字空间连接的入口之一,机器人不仅能即时响应各种需求,还可以通过数据、感知自发识别需求,提高城市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无论是为运动员接风洗尘的“防疫机器人”,还是对煎、炒、烹、炸等各类烹饪手法驾轻就熟的全自动烹饪机器人,都在本届冬奥会上大大出了一把风头。
机器人作为一种具备完整连接计算能力、突破时空限制的城市新单元,引发了发展模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探索,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场景覆盖了政务、交通、安防、娱乐、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在政策、市场、社会需求和技术四轮驱动下,加之新冠疫情催生了无接触配送、社交距离监控、消毒机器人等众多新需求,种类、功能、形态繁多的服务机器人在智慧城市场景的应用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据悉,目前北京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已发布或即将发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行动计划,未来将市区联动,持续推出重大应用场景,把北京这座超大城市打造成数字经济新技术应用的超级孵化器。虽然2022北京冬奥会已经落幕,但是本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数字技术注入的新动能,为北京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即使在未来的后冬奥时代,“冬奥经济效应”仍将持续,将为智慧城市创造更多经济红利。

本文由 AF智慧城市网 来源发布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智慧城市带来了哪些启发?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