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智能机顶盒“隐形冠军”晶晨半导体——中国IC设计系列报道(九)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在数字电视发展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与之发展的机顶盒成为芯片厂“必争之地”。国产芯片起于低端机顶盒市场,随后逐步强力渗透到高端的机顶盒市场,进而走出国门与国际巨头一较高下。而在智能电视时代,国内芯片商更上层楼,凭借电视芯片市场结构变化的契机,一举切入难度更高的电视芯片市场,给中国芯的崛起故事添上崭新篇章。其中,在这群奋起的芯片厂中,顶着“科创板1号光环”的晶晨半导体更是备受关注。

IPTV大跃进 晶晨半导体崛起

本文主角晶晨的崛起,要追溯到2004年那场中国影碟机行业标准之争。争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MPEG组织制定了第一个音视频有损压缩标准MPEG-1,随后一家华人公司C-CUBE开发出第一款MPEG芯片,被一名中国工程师在美国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看中了,并用MPEG技术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

这名工程师回国后创立了安徽万燕电子,用这款芯片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点燃了国内影碟市场,彻底终结了昂贵的录像机。

1995年,山寨CD和VCD大量在国内沿海城镇出现,消费者开始接受并熟悉VCD这一新生事物。1996年~1997年,国内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本土新名牌,并占据VCD大市场。但当时由于以解码芯片为代表的元器件全部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产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同质化使得企业只能陷在价格战的泥潭里动弹不得。而亲手开启了中国VCD产业的万燕电子,也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宝贵的市场窗口,迅速陨落在历史尘埃中。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硅谷,一家小型半导体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密切关注着国内视频产业的发展。这家公司就是成立于1995年的晶晨半导体,创始人钟培峰。

时光跨入新千年的大门,以索尼为首的九大电子企业宣布开发“蓝光BD”为标志,下一代高清DVD发展提上了日程。在当时信产部提议下,新科、先科、夏新等国内碟机企业组建了“中国数字光盘技术联合体”,研发新的技术标准。

钟培峰知道,是时候动身回国了。2003年7月,一家名为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7亿元。

刚成立的晶晨,拿出了高清晰度通用碟片(HVD)技术标准,并提供解码芯片,不过,当时国内还有一项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标准。为对抗“EVD联盟”,2005年4月,上海信息家电行业协会宣布将便宜近一半的HVD确定为“联合性企业标准”向外发布。

虽然这场标准之争日后被互联网视频播放的洪流所淹没,EVD、HVD都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但作为技术提供方的晶晨,当时不仅结识了协会中的创维、TCL等家电大厂,还结识了为HVD廉价碟片打开市场的上海文广集团。

2005年初,上海文广拿到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后,中国电信很快与上海文广展开合作,开始在一些城市进行试验,推广IPTV业务。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至2005年9月底,中国电信跟上海文广的IPTV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了23个城市,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而这场IPTV之风中,为上海文广IPTV战略提供机顶盒芯片的,正是晶晨。

2009年,上海成为首个IPTV用户规模过百万的城市,但因牌照限制问题,多网联通的IPTV曾于当年多次被广电总局叫停。但同时,2009年也是IPTV的变革之年,2009年4月10日,《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首次明确提出“支持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首次提出三网融合——这成为了IPTV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根本。

此后,晶晨半导体在提供IPTV机顶盒芯片技术上成为了上海文广IPTV战略的坚实战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下载DIGITIMES PRO

产业资讯一手掌握

本文由 DIGITIMES 来源发布

【专辑】智能机顶盒“隐形冠军”晶晨半导体——中国IC设计系列报道(九)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