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纲》:古罗马没有烟消云散,而是嵌入了西方文明的DNA


来源:凤凰网文化

我们该如何抵达罗马?

像是那句著名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所陈述的,罗马似乎是一方历史中街衢畅通、灯光璀璨的所在;再直观和世俗一些:罗马是一种至今活跃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建筑中的装饰风格——以那些空旷而华丽的柱础、不明所以地矗立在喷泉中的欧式人物自我标识;再科学一些:罗马是现在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在公元前753年(彼时是中国的西周末期)建城,这是一座费里尼、保罗·索伦蒂诺电影中奇妙而破碎的幻境;再历史化一些:我们今天指称的罗马是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三个阶段,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东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叫罗马帝国,但其实已经和古罗马时期大不相同,因而也被称为第二罗马

再时代感和当代性一些:学者李筠在最近出版的《罗马史纲: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兴衰》中写作的: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蛮族击倒的时候,罗马没有烟消云散,而是羽化登仙,嵌入了西方文明DNA的每一个碱基。中世纪的教会仍然执着地把自己叫作罗马大公教会,中世纪的帝国仍然执拗地坚持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拿破仑称帝之后给自己的独子加封罗马王,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建筑群用的都是向罗马致敬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要理解西方,要理解政治,要理解未来,都逃不开罗马。

《罗马史纲》,李筠 著,博集天卷 | 岳麓书社2021-5出版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们要抵达“永恒之城”罗马,需要摩挲无数个历史人物和打捞无数的历史瞬间,是“以有涯随无涯”,而或许我们只需要去叩问最为核心之要义:罗马因何而伟大、而不朽。

李筠认为,理解大国的内核是政治学:“《罗马史纲》用更加集中的议题和更加详细的分析来揭示文明在政治上能够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困境。如果想掌握波澜壮阔的政治兴衰的要领,《罗马史纲》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实验,庞大的罗马既是我们一起条分缕析的庖丁之牛,也是我们一起操练政治思维的演武场。”

我们试看组成今天的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和制度:公民、人民、共和、帝国、宪制、元首、皇帝、分权、独裁、军团、总督、行省、权利、法律……这些政治学领域“必备词汇”中,或者是古罗马人的发明,或者是在罗马人的手里达到了古代的完满形态。无疑,要理解罗马,这些概念及牵涉出的问题也是最为该要的。

外交学院教授施展称:“罗马史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横向有伟大的政治智慧,在给定的处境之下,罗马人总能找到恰当的结构关系,安顿极为多元复杂的要素,形成均衡的秩序;纵向有成功的制度演化,在特定的制度走向衰败之后,罗马人想办法为其打补丁,再建均衡。今天的各种制度安排,罗马人全都开发出来了,也都让我们看到了其适用的边界。李筠的《罗马史纲》从超大规模共同体治理的角度,剖析罗马史,把横纵两种智慧和历史都呈现出来。”因此,李筠旨在以写作罗马史来透视整个西方政治体制和文明的逻辑。

《罗马史纲》虽然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史纲”这样一个组成,和50万字这样厚厚的体量,但并不是一本味同嚼蜡的作品,我们在下文会详谈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和特点。我们首先来看这本书写了什么:

本书的副标题是“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兴衰”,李筠围绕这个概念勾勒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以时间为序分析了罗马的王制时代(公元前753—公元前509)、共和时代(公元前509—27年)和帝国时代(27—476年)。对于“第二罗马”的历史则在最后30页一笔带过。为了便于更为专业的读者索引,每页有大量的详细的注释,书后附有400余本中英文参考文献目录。

学者李筠

《罗马史纲》作者李筠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系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著有《论西方中世纪王权观》《英国政治思想新论》《西方史纲》。李筠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传统与政治现代化、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国家理论。

王制时代:谈谈“建国大业”

值《罗马史纲》出版,57日,一场名为《饕餮之夜:罗马的理由》的学术戏剧在蓬蒿剧场上演。

作者李筠和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施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雷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翟志勇亲自饰演古罗马或中国的历史人物,通过辩论的形式让读者理解不同历史人物对于不同的政体的选择理由。

第一幕“古罗马建国大业”中,李筠饰演的罗慕路斯和雷博饰演的周武王,前者杀死自己的弟弟篡夺王位并去到罗马建立城池、后者则刚打赢了牧野之战,于是这两位不同历史时间的人在一个无眠的午夜跨时空相遇,并分坐于一张桌子的两边开始了辩论,他们讨论中国的分封制与罗马的王制,讨论固守一隅的天下国家思维和纵横的海洋思维,讨论周朝的礼乐宗法制和罗马建国时的手足相残……

这场别出新意的发布会中的趣味也贯穿于《罗马史纲》中,我们可以以本书的第一部分“王制时代”来管窥。

“王制时代”从罗马的基因开始讲起,像是一个人的出身总是会或明或暗地注定其性格中的某些特质,罗马最初的起家可谓“夹缝中生存”:罗马人刚抵达意大利这只“靴子”上时,北边雄踞着高大勇猛的凯尔特人、南方盘亘着海上民族、精明智慧的希腊人,罗马夹在中间,与二者周旋的过程中形成了进取、务实、强悍的“童年性格”。

李筠认为,所谓的“强悍”,并不是身强体壮,而是一种好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把诸多力量整合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从建国之父罗慕路斯开始,历经七位国王的“王制时代”实现了开挂一般的发展,而且这个时代发展之极速、之顺畅,像是网文中开挂的男主一样“求仁得仁”。

比如,第一任国王罗慕路斯就设计了“王—元老院—公民大会”这样一种顶层设计,但是有了制度,怎么凝聚人心、让群众们不是一盘散沙,第二任国王努玛就此做了这三件大事:系统建立罗马宗教,让人民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有了指导;系统改进了罗马历法,有了十二个月;全面建立了职业团体,让大家忽略自己的部落身份、更关注职业、也对自己的新的身份有了社会认同。第三任、第五任的国王也按部就班,或者有目的地扩张,或者专注于罗马内部的建设。到了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这位有名的“贤王”建立了城墙、统计了人口,也因而顺理成章地建立了国家。

第一代国王建立了“顶层设计”,填填补补,第六代国王充实了基础组织框架,设计了“罗马军队—税收—选举”三位一体的制度,让民政和军政高度组合在一起,财富、军功、选举权、仕途被牢牢绑定在一起,这里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中国汉代,汉高帝五年诏书中的“军功爵赏”制——即按照军功的高低,重新分配包括等级身份、土地财产、政治权力在内的社会总资源,由此建立起一个以将士吏卒为主体的新统治阶层——汉初军功受益阶层。

罗马至此完成了自己的童年。

“饕餮之夜:罗马的理由”现场,左起:雷博、施展、李筠、翟志勇

我们如何理解历史?如何写作?

后世拥有了上帝视角的我们回看罗马的王制时代,当然知道其中必然暗藏着专制、残暴、杀戮,也可以猜测到一个王朝的早期历史(甚至是所有的历史)必然都是“回溯性建构”、是后人对他们先辈的塑造,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晦暗不明的目的、局限性、语焉不详处。在一般的关于历史的写作中,写作者总是对自己的观点言之凿凿,他们要么觉得这些一般的历史讨论中都存在的疑虑大可置之不理、要么像一些历史散文的写作,则完全耽溺于抒情和自说自话,基本的史故都可罔顾。

于是读者怀着一肚子的狐疑战战兢兢地阅读:靠谱吗?这个地方我们真的可以忽略吗?令人感到舒适的是,《罗马史纲》中,李筠猜到了读者的狐疑,并提前给出解释,关于历史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李筠没有单写一章,而是在按照时代推进时,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回答,有种即时性和反思性。

比如王制时代,谈第一代国王时也谈了“如何解读神话”的问题;谈第二代国王的时候谈了不同的国家多神教和一神教的信仰是由什么决定的;谈第三代国王的时候谈了战争吞并时这样的选择更容易成功;谈第五代国王时,谈了古罗马的宽容和多元;谈末代国王时,谈了如何评判国王和怎样认识道德……

另外,考虑到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古罗马都很遥远和陌生,李筠的写作中也注意将中西进行对比,比如将第一代国王罗慕路斯比作太祖,将第二代国王努玛比作太宗,以此来向读者解释文治的重要性。

同时,李筠也选择了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更普世的讲述方式,比如论述罗马的宗教时说:罗马宗教是典型的“人—人”模式。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很像人和人之间做交易,说穿了就是人和神之间是“交换关系”。罗马诸神并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供奉是必须的。你保佑我,我供奉你,人神之间互惠互利。这对非常习惯“烧香—还愿”模式的中国人来说一点都不难理解。

李筠对于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投入许多的热情,即便是这样一部讨论政治制度的、按理讲应该很枯燥严肃的著作,也因为其澎湃恣肆的叙述充满了意趣,甚至是有决绝的正确和正当感。

道德审判不是首要标准

被古典文学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方式塑造了阅读习惯的我们喜欢分析和总结,甚至相当体量的中国史籍都是在每一个细枝末节总结前朝暗藏的腐坏基因——像《贾谊新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等,均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按照剧本,在进入到新的时代之前该好好拉踩一下前朝。

这一点李筠也没有按常理出牌,第二章“共和时代”起始,他简单从公共性、法律性和德性三个价值层面论述了共和制度相比前朝的优越性。但也克制地提出:“价值必须灌注到制度当中才能实现对人们认识和行为的调控,落实到人的心里和手边的价值才是真正活着的。因此,制度是关键。任何美好的价值必须找到妥当和可行的制度来实现。否则价值就只是纸上谈兵,它或许具有崇高的哲学意义或者审美趣味,但它的政治实践性就会大大减损。”

同时,他也更为理性地以物理学上衡量混乱的“熵增定律”来分析,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内部的熵只能增大或不变,不能减少,事情总是会走向混乱乃是自然规律,一切制度也必然通过调整和变迁去让整个系统更为合理,不然必定走向衰败。由此我们可能错怪了许多留下千古骂名的亡国之君,他们或许只是恰好处在一个身不由己的、“熵”增大到无法掌控的乱世。

对于每逢末世总要出道德败坏的乱臣贼子和昏庸无能的君主的“历史定律”,李筠认为,“虽然国王免不了寻常道德的评判,但个人道德品性并不是解读重大事件的首要标准,王制时代的末世君主塔克文的胶猾、残忍、野心被故意安排在与共和大义敌对的语境当中,政治正确决定了他必须被写成道德败坏的样子。但是,回想一下,作为贤王的罗慕路斯、图鲁斯不也是这样吗?”

“我并不是说国王就应该在寻常道德面前拥有高高在上的豁免权,而是说寻常道德的审判不应该成为我们评判重大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我们当然要从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他们的褒贬当中理解当时的人对他们先辈的看法,以便为他们的后人树立正确的标准。但这只是历史中的一个方面。如果当成了全部,历史就会变得很简单,就像京剧脸谱一样容易辨识,那样一来,历史反而变得干瘪了。

为了更好地认识时代和制度的变革,李筠在第二章建立了一个“制度的冰山模型”:制度的内部结构像一个金字塔。它分成三层:第一层是正式制度,第二层是非正式制度(习俗),第三层是民情(人民的性情)。正式制度是被国家的法律固定下来的规则;非正式制度是大家习以为常但还没有用法律来固定的规则;民情是我们每个人心里自己默认的规则。

以这个冰山模型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相互支持以及因为各个因素的变化造成的制度变迁可以更好地取代道德判断,或许更容易理解一个王朝和它的某一种制度为何走向没落。

由此,《罗马史纲》为读者提供了一把理解西方关键问题的钥匙。这把钥匙帮助读者剖析西方文明中的永恒之城的崛起和强盛、衰败和崩溃,揭示西方与政治的大逻辑。

责编 | 星冰乐

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接获取图书购买链接,抵达罗马(* ̄︶ ̄)

1月22日,河南漯河母亲李芳迎来好消息,根据DNA比对结果,她终于找到了被拐24年的儿子张洋洋。此前,李芳曾跟随孙海洋到山东阳谷寻亲。据了解,1998年,张洋洋在一家小卖部..

文/徐瑾理解西方,离不开罗马,直到今天人们还把美国叫做新罗马。罗马的故事太多了,不易说,且不说古人如塔西佗、波里庇阿、普鲁塔克之类大师,直到现在,罗马学也早已成..

最初,对于荣耀的渴望和对于掠夺西西里各个城市的财富的欲望吸引罗马人来到了这里。迎击他们的野心的,是实力强横的迦太基人。对罗马人而言,除非迦太基人承认失败,愿意像..

目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三星堆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三星堆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问答音频探究视频辟谣作者|我方作者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1974年,考古人员在山东省苍山县的一处水田..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公元前280年,来自希腊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率军队登陆意大利半岛。他此行的目的,不..

公元300-600年间,中国与罗马再次面临相似的历史境遇,同时面临中央政权衰落,同时遭遇周边族群大规模冲击。在中国,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胡人族群纷纷南下,建起..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公元前31年9月,超过900艘大小战舰云集在希腊沿海的阿克提姆海角。她们捉对厮杀,各位其..

本文由 历史D学堂 来源发布

《罗马史纲》:古罗马没有烟消云散,而是嵌入了西方文明的DNA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