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江南地区盛行停棺长期不葬,为何不让逝者入土为安呢




作者:大狮子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3000字
阅 读 需要 9分钟




清末民初,上海已经是重要的通商口岸,远东最大城市之一。外滩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但黄浦江的对岸还尚未开发,隔江眺望浦东的天际,是无垠的稻田,间或点缀着零星的茅屋农舍。但若这农村地野中漫步,看到的却不仅是花红柳绿的田园风光,还有让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的场景。那就是随处可见的、散落在田间地头的棺木。

这些没有入土为安的灵柩,上面简单地盖着浮土和稻草,浦东民间称为“宣棺木”,有些年岁久远,棺木朽坏,尸骨赤裸裸地暴露在外,被野狗啃食,成为孤魂野鬼,也就是上海话中的“赤佬”,出门碰见“赤佬”,就是白日撞鬼,撞霉运的意思。



上图_ 清末民初的上海



之所以有大量棺木横陈于野,这是由于当地有停棺不葬的风俗。这种陋习清代民国遍及整个江南地区。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巡抚陈弘谋发布的通告中说“江苏地方停棺旷野,既无寸土,又无砖砌,日晒雨淋,棺朽暴露”

光绪十七年,江苏布政使在《通饬埋葬暴尸棺》告示中说:“照得苏省各属城乡停棺不葬,此风最为恶薄,甚至乡村田野,沿路停厝,日晒雨淋,以至尸骨暴露,惨目伤心,以此为甚”.

光绪《嘉善县志》:“富者择地不得,引柩寄庵,贫者浮厝,年复一年,尸棺暴露”

光绪《杭州府志》:“杭州习俗,多不葬其亲者”、“杭人停柩权厝”。

民国《南汇县志》:“南汇习俗多停棺不葬,或盖以草,或砌以砖”。



上图_《杭州府志》 刘伯缙等修,陈善纂地方志



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张国高先生游常州,记述道:“我游常州,在走往天宁寺的路上,沿途的荒郊,东陈西列的全是赤裸裸的尸棺,大有五步一棺,十步一椁的气势,有的地方还看见新棺两旁,围聚着一群贪食的野犬,在争夺着挖棺觅食,这是何等惊人的场面!想起来这又是何等有碍健康的事!”

这种停而不葬的棺材,称为“浮厝”或“权厝”。有钱的人家,会用砖石砌一小屋,用以安放棺木。这种小屋在杭嘉湖一带往往白墙黑瓦,被称为“白云葬”。而穷苦人家则如上文所述,或草草盖以浮土,成为“浮土厝”,或盖以柴草,成为“草包棺材”,还有的用竹竿支起草席搭成一个凉棚,置棺于内,形成一个简易的停尸房。



上图_《礼记》,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数载不葬为哪般?


汉民族长期以来的风俗都是讲究入土为安,《礼记》上说“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弗得见也”,要让死者安息在大地之中,不使人见其棺椁。可为何偏偏就这文风昌炽的江南地区,停棺不葬的风俗会普遍流行?

一则是受风水之说的影响。

多处地方志中,对此即已提及。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载:“亲死久不葬,多为风水所惑”,光绪《石门县志》:“邑巨家多信堪舆,而数十年不葬者”,同治《湖州府志》“有惑堪舆之说,而数十年不葬者”,光绪《金山县志》“时惑于风水,有数代不葬者”。

古人认为,死者所在的阴宅环境,将会影响阳间亲属的祸福吉凶。故而人死后,亲属若一时找不到风水宝地,就宁可停棺不葬,怕葬错了地方坏了家族子孙运势。而这一停往往就是数十年数代之久。



上图_《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的繁华景象



二则是财力所限。

清代以来,江南可谓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嘉庆二十五年,苏州府全境人口就达到600万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073.21人。临近的嘉兴、松江、绍兴、太仓、宁波、杭州、常州也都是人口名列全国前茅的州县。人口众多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的相对匮乏。人多地少的严峻形势导致了地价高昂,寸土寸金。贫苦人家生无立锥之地,死后又能到哪里去寻万年吉壤呢?

另外,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所以导致了奢靡之风盛行,吃喝住用都要讲大排场。红白喜事更是要大操大办。如《无锡金匮县志》所言:“一殡之费,或破中人数家之产”。在厚葬风气的影响下,家家视葬礼为畏途,停棺不葬就成了无奈之举。



上图_清康熙四年江南省



三则是地方有黑恶势力,在丧葬时敲诈勒索,导致良善之家不敢安葬。

道光十年,湖州知府吴其泰就曾发布《严禁阻葬图诈失火勒赔告示》说“向有地棍匪徒把持乡曲,遇有民间丧葬,捏以伤碍来龙去脉,不容动土”,道光十五年,江苏按察使裕谦也发布禁止阻葬告示:“兹访闻吴江、震泽两县地方,每有拦葬之风……不拘大户小家,办理葬事,该处坟邻地棍,辄以吃饭为名,恣意索勒”。这些阻葬图诈的地棍匪徒,也是导致江南不少丧户不敢下葬的重要原因。



上图_《镜花缘》 连环画



各界反映,屡禁不绝


停棺不葬,一是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特别是和儒家倡导的孝道相抵触;二是污染环境,影响卫生,容易造成疫病流行。在封建社会,就为社会上有识之士反对。

清代姚廷杰写《教条条约》说为子孙者,使亲人“骸骨暴露,雪压雨漂,漠然不顾,抑何残忍至此也”,倡导“急营葬以妥其灵”,违者乡党应该“协力共锄孽类,鸣官置之重典,以为不孝者戒”。

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名著《镜花缘》也对停棺之风进行批判:“庵观寺院,停柩如山;旷野荒郊,浮厝无数,今以父母未曾入土之骨骸,稽迟岁月,求我将来毫无影响之富贵,为人子者,于心不安,亦且不忍”,提出“殡葬一事,无力之家,自应急办,不可蹉跎,至有力之家,亦唯择高阜之处,得免水患,即是美地。父母瞑目无恨,人子扪心自安”



上图_嘉庆年间刊行的《大清律例》



在法律政策上,《大清律》承袭明律,禁止停棺不葬,“丧葬;凡有丧之家,必须依礼安葬,若惑于风水,及托故停柩在家,经年暴露不葬者,杖八十”。但是这条规定没有执行下来,形同虚设。

如康熙重臣李光地,康熙五十四年请假回家安葬母亲,此时他父亲已经死了三十年,也只是浮厝,未曾下葬,此番才打算一同入墓。而且这丧事因为找不到风水宝地,黄道吉日选取的问题,又整整拖了三年。高官尚且如此,何况民间百姓。



上图_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



乾隆即位后情况出现了转变,帝师朱轼,写了一篇《停丧不葬文》,揭批停棺不葬的种种弊端,并针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至亲棺木未葬者,书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仕宦者不得补官任用。朱轼的建议得到了朝中官员的纷纷响应。在重臣的影响下,乾隆皇帝下达圣旨,定性“惑于堪舆,购求风水,以至累年停棺”的行为是“愚悖之风,至此已极”,要求地方官员“必多方劝导,俾得按埋葬,以安幽灵,以尽子责”。

圣谕一下,地方纷纷响应。江苏巡抚陈洪谋定《风俗条约》定“停棺不许过三年”,桐乡知县王鼎铭《严禁拦丧阻葬失火勒赔告示》宣布“毋得日久攒厝,暴露亲骸……一经访闻,概不姑宽”,河南虞城知县发《劝谕停丧不葬文》要求三月内将未葬的棺椁埋葬,安徽歙县知县发《劝谕埋官礼》,要求士民尽快下葬。直到清末地方法令规章制度层出不穷。



上图_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可是这种停棺不葬行为,仍然普遍存在,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

一是惩罚性措施不到位,清政府的措施主要是劝谕为主,处罚不过是杖责,而且大多是非告诉不处理。不少人呼吁的停棺不葬,不准科举的措施,也长期在全国没有落实下去。

二是地方性的政策往往都是运动式的执法,有些地方官员对违法不葬严加打击,也制定了无钱官府出资埋葬的具体措施,如丁日昌在江苏巡抚任上即是如此,但是政策没有延续性,官员调走执行就发生了松动。

光绪年间《申报》就说“不谓律载綦严,上下遵之者鲜矣”。到了清末民国,兵荒马乱,更是无法管理到位了。唯有解放后,对旧中国遗留的陈疴积弊进行了彻底改造,郊外棺木横陈的乱象才得以断绝。
参考资料:
〔1〕《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停棺不葬为例》 王卫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1.2
〔2〕《似葬非葬:清代江南地区的浮厝习俗》张传勇 民俗研究 2009.1
〔3〕《清代丧葬法律与习俗》 刘冰雪 中国政法大学 2009
〔4〕《清代“停丧不得仕进”论探析——兼及清代国家治理“停丧不葬”问题的对策》张传勇 中国社会历史问题评论 2009


更多精彩 点击观阅

1.什么是政委,为何苏联红军有政委,而美军没有政委

2. 秦汉时期真是全民皆兵吗?在古代,一个士兵得靠多少老百姓养活

............................END............................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说,历史领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大学堂】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赞”、在看”了没

3月25日“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现场的几个细节令无数人泪目细节一:每天的搜救工作结束后消防救援人员都会列队肃立向着坠机地点,深深鞠躬细节二:在现场的隔板上“有序..

普陀区长征镇中江路1070弄芝巷小区的多位居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连日来,小区内有多户人家占据公共区域搭设灵棚——焚烧冥纸和逝者衣物浓烟滚滚,不仅刺鼻呛人,更存在..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李杨日前,广西南宁一医院弄错死者信息导致老人下葬后“死而复生”一事引发网友关注。有不少网友质疑,为何下葬前家属没有发现死者并非尹婆婆..

2022年6月24日下午,突然在“思之先生九秩华诞”群里出现一个哭泣的表情,一个字也没有,但我心中一惊,难道思之先生走了?我赶紧跟孙国栋兄联系,他确认先生刚刚离世。这..

‍‍作者:大狮子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800字阅 读 需要 11分钟“孩儿塔哟,你是稚骨的故宫,伫立于这漠茫的平旷,倾听晚风无依的悲..

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奠基人,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魏宏运先生于今天(2021年7月21日)10时40分因病于天津仙逝,享年97岁。他还有一段鲜为外人所知的历史..

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为什么埋葬逝者,抬的棺木中间不能落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们村子里有这种的习俗,埋葬逝者时,不管坟地有多远,抬棺的人中间是不能让棺木落..

3月1日,相声演员高峰发文透露,著名相声演员邓继增老先生去世。邓继增高峰写道:“邓继增先生一路走好,怀念和您在一个后台演出的日子,好老头,好先生,今天凌晨还听了您..

岁末,沿途的风景在倒退,新的面貌已渐有形迹。似乎马友友的这一曲大提琴乐章,会赋予结束与开始一种仪式感。2021 ,他用这一场演奏,来纪念今年逝去的那些人。和去年..

Apple 推出数字遗产,允许用户设定特定的联系人,在死后访问自己帐户近日,苹果发布了 iPhone 的重大更新 iOS 15.2,其中包括一项名为 Digi..

本文由 历史D学堂 来源发布

旧时江南地区盛行停棺长期不葬,为何不让逝者入土为安呢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