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川|试论变易与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以章太炎《文始》为例


文|朱乐川

【关键词】变易孳乳形音义关系

变易、孳乳是章太炎在《文始》中提出的两大条例,也是汉字变化发展的两大规律,这两大条例始终贯穿着《文始》的写作,对语源学的研究也产生了极为积极的作用。黄侃就这样评价变易、孳乳在《文始》中的地位:“若其书中要例,惟变易、孳乳二条。”(黄侃,1980:164)然而变易为何?孳乳为何?两者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可以从变易和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入手,因为形音义的变化是一切汉字(词汇)发展的基础,当然也对变易和孳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从章太炎《文始》中的实例入手,分析变易与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从直观上加深我们对变易与孳乳的了解。

变易,较早见于《周礼·天官·外府》的郑玄注:“玄谓齎、资同耳。其字以齊、次为声,从贝变易。古字亦多或。”郑玄视“齎”“资”同字,后来成为了或体字。郑玄的判断是正确的。齎,本义为送给,《广雅·释诂四》:“齎,送也。”资,本义为货物、钱财的总称。《说文·贝部》:“资,货也。”货物、钱财可以积累亦可以赠送,《国语·越语上》:“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是为“积累”。《战国策·秦策四》:“王资臣万金而游。”是为“赠送”。可见在意义上,齎、资是相近的。在音上,两者上古皆为精纽脂部,故音同。另外在文献上亦有佐证,《周礼·春官·小祝》:“及葬,设道齎之奠,分祷五祀。”郑玄注:“杜子春云:‘齎,当为粢。道中祭也。汉仪:每街路辄祭。’玄谓齎犹送也。送道之奠,谓遣奠也。”粢即资,唯一不同即一为米、一为贝。这种原本为一字,后来成为了两字,两字的关系为或体,即《说文·序》中所言“改易殊体”。

孳乳,较早见于《说文·序》:“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孳、乳皆为繁衍之义。孳,《说文·子部》:“孳,汲汲生也。”《尚书·尧典》:“鸟兽孳尾。”孔传:“乳化曰孳,交接曰尾。”乳,《说文·部》:“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广雅·释诂一》:“乳,生也。”“孳乳”用在文字学上表示的是在旧字的基础上出现了新字。


从字面上最为直接的比较,我们也能发现变易与孳乳的联系和区别,两者虽然都是讲文字的发展,但是变易的侧重点在于文字的变化(即“改易殊体”),孳乳的侧重点在于文字的出现(即“相益浸多”)。事实是否如此,我们来看看章太炎(1999:160)是怎么定义变易与孳乳的:

由此可知,章太炎认为“音义相雠”“改易殊体”为“变易”,这明显是从形音义三者的角度出发,字音、字义要相同(雠,同也),字形为或体①;认为“义自音衍”为“孳乳”,这明显是从音义结合的角度出发,原本同音的几个字因为时地的原因在意义上出现了分化,从而产生了新字。

基于章太炎对变易与孳乳的定义,我们可以把两者中形、音、义的关系制成表1。

章太炎的变易、孳乳理论中对形音义关系的概括是否确切,这是需要实例来进行证明的,下文对此将作详细论证。

我们知道变易、孳乳是章太炎语源学理论中的重中之重。正如黄侃(1980:164)在《声韵通例》中所言:“《文始》总集字学、音学之大成,譬之梵教,所谓最后了义。或者以为小学入门之书,斯失之矣。若其书中要例,惟变易、孳乳二条。”变易、孳乳的实质就是同一语源中各字形音义变化的规律,所以要想弄清变易与孳乳,首先就要弄清形音义三者在变易与孳乳中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在《文始》中举出实例,来研究在变易、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

从讨论的严谨性考虑,我们将变易与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单独用例,一是综合用例。所谓单独用例就是这一组同源词的关系只是变易或孳乳;所谓综合用例就是这一组同源词的关系既有变易又有孳乳。首先我们看形音义在变易与孳乳的单独用例中的关系。

按:,上古溪纽歌部,本义为跨过。过,上古见纽歌部,本义为经过,《说文·辵部》:“过,度也。”《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上古溪纽元部,本义为经过。声纽上,溪、见皆为牙音;韵部上,歌、元对转(章太炎认为为泰歌类,“”为寒类,泰歌、寒阴阳相对,在《成均图》中为正对转)。三者音近、义近、形异。

按:叉,上古初纽歌部,本义为手指相交错,后引申为用叉刺取东西,《正字通·又部》:“叉,取也。”撮,上古清纽月部,本义为用三个指头或爪子抓取。声纽上,初、清皆为齿音;韵部上,歌、月对转(章太炎认为叉为歌部,撮为泰部,歌泰二部同居,在《成均图》中为近转)。三者音近、义近、形异。

按:巜,上古见纽月部,本义为田间的水沟。活,上古见纽月部,本义为水流声。巜之“田间水沟”义引申为“水流”义,再引申为“水流声”义。两者音同、义近、形异。

按:丯,上古见纽月部,本义为草芥,《说文·丯部》:“丯,艸蔡也。”段注:“凡言艸芥,皆丯之假借也。芥行而丯废矣。”薉,上古影纽月部,本义为荒芜、杂草多。蔡,上古清纽月部,本义为野草,王筠《说文句读》:“《玉篇》:‘蔡,艸芥也。’”声纽上,章太炎把见归为深喉音、把影归为浅喉音,两者同类,而清为齿音,与见、影不能相转;韵部上,三者皆为月部(章太炎归为泰部)。三者韵部同,声纽丯、薉相近,蔡与其他不相近(可以视为音通),义近,形异。

按:火,上古晓纽微部(章太炎把微部归入队脂类),本义为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焰。,上古晓纽微部,本义为火。燬,上古晓纽微部,本义为火。三者音同、义同、形异。

按:夂,上古端钮脂部,本义为从后至。氐,上古端母脂部,本义为至、抵达,此义后作“抵”。两者音同、义同、形异。

通过以上对《文始》中“变易”6条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变易中形音义关系的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在形上,字形皆异;在音上,满足音同或音近(我们统一称作“音通”),其中音同3例(例3、5、6),音近3例(例1、2、4);在义上,义同或义近,其中义同2例(例5、6),义近4例(例1、2、3、4)。所以章太炎变易中提及“音同”与“义同”,实际反映更多的是音近与义通。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形音义在变易的单独用例中的关系表示为表2。

按:贝,上古帮纽月部(章太炎把贝归入歌泰类),本义为贝壳,后作为货币,故引申为货币义。贎,上古明纽元部(章太炎归入寒类),本义为货。贲,上古帮纽微部(章太炎归入脂队类),本义为文饰。三者音近(同为唇音,在《成均图》内贝、贎韵部正对转,贝、贲韵部近旁转)、义相通但明显有区别、形异。

按:臂,上古帮母支部,本义胳膊。壁,上古帮母锡部,本义墙壁。两者音近(支、锡对转)、义有明显区别、形异。

按:飞,上古帮纽微部(章太炎归入队脂类),本义为鸟在空中拍翅的行为。奋,上古帮纽谆部,本义为高飞、疾飞。音上,声纽相同,韵部上队脂类和谆类正旁转。义上,两者有联系,但有所区别,前者为普通的飞,后者为高飞、疾飞。两者音近、义有区别、形异。

按:文,上古明纽谆部,本义为(在肌肤上)刺画花纹。彣,上古明纽谆部,本义为错综驳杂的花纹或色彩。音上两者相同,义上两者有联系但有所区别,前者专指刺花纹或泛指各类花纹,而后者专指错综复杂的花纹。两者音同、义有区别、形义。

按:圭,上古见纽支部,本义为古代一种玉做的礼器,成长条形,上端三角形,下端正方形。规,上古见纽支部,本义为法度,后又引申为画圆的工具。音上两者相同,义上两者有联系但区别明显。两者音同、义有明显区别、形异。

按:吕,上古来纽鱼部,本义为脊骨。冈,上古见纽阳部,本义为山脊、山梁。声纽上两者差距较大,一为舌音、一为牙音(章太炎归为深喉音);韵部上鱼、阳“二部同居”为近转。义上两者有联系,皆指脊,但主要在于区别义上,前者专指人或动物的脊梁,后者专指山的脊梁。两者音有别、义有别、形异。

通过以上对《文始》中“孳乳”六条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孳乳中形音义关系的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在形上,字形皆异;在音上,满足音同或近,其中有2例音同(例10、11),3例音近(例7、8、9),1例韵部近而声纽相差较大(例12);在义上,各例有联系但更多的表现在区别义上,有的是泛指和专指的区别(例9),有的是专指彼和专指此的区别(例7、8、10、11、12)。章太炎在分析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时认为形异,同时“义自音衍”。

综合以上所举数例,章太炎在“义”的归纳上出现了问题,我们发现成孳乳关系的数字在义上主要表现的是区别而不是相同,这一点章太炎不曾提及(没有提及不代表他不知道),而何九盈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中对此则有论及:“这些例子说明:属于‘变易’的同源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或相近,属于‘孳乳’的同源词往往所表示的概念已有区别,词义已由引申、分化为独立的词。”(何九盈,2008:583)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形音义在孳乳的单独用例中的关系表示为表3。

这样,结合表2,我们就得出了《文始》中变易、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详见表4。

表4是我们把《文始》中的变易和孳乳的分开来进行分析得出的形音义关系表,其实变易与孳乳就像转注与假借一样,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就把变易与孳乳放在一起研究,看看是否仍符合表四总结出的规律。我们以《文始》第一条“”作为研究对象:

黄侃(1980:172)在《声韵通例》中将章太炎《文始》中“”组字变易与孳乳的过程制成如图1所示关系图③。

现在我们对“”组字的变易与孳乳进行综合分析,看看其与表4有何异同。

3.1.1—过—跨—胯—䞨—奎—越—”④组变易

,《文始》定其为初文,本义为跨过。《说文·夂部》:“,跨步也。”过,本义为经过,《说文·辵部》:“过,度也。”在语音上,上古溪纽歌部,过上古见纽歌部,韵部相同,溪、见同为牙音。意义上两者义近,一为“跨过”、一为“经过”,两字“义非有殊”(黄侃,1980:165)。黄侃视“”“过”为或体。

跨,本义为越过,《说文·足部》:“跨,渡也。”段注:“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在语音上,上古溪纽歌部,跨上古溪纽鱼部,歌、鱼在章太炎《成均图》中是次旁转。意义上两者同义。黄侃视“”“跨”为或体。

胯,本义为两大腿之间,《说文·肉部》:“胯,股也。”段注:“合两股言曰胯。”《广韵·麻韵》:“胯,两股间也。”另外,胯同“跨”,表示分开两腿坐或者骑。《字汇·肉部》:“胯,与跨同。”跨、胯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其实上古名动相因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名:命”,《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2008:64)“名”字条有言:“或以为名与命同。”而“跨:胯”同源也与“名:命”同源的理据相同。黄侃视“”“胯”为或体。

䞨,本义为半步,《说文·走部》:“䞨,半步也。”䞨同“跬”,《玉篇·走部》:“䞨,半步也,举一足也。与跬同。”变易为䞨,在语音上,“”上古溪纽歌部,“䞨”上古溪纽支部,歌、支在章太炎《成均图》中是次旁转。意义相近,一为跨步、一为跨半步。黄侃视“”“䞨”为或体。

奎,本义为胯,《说文·大部》:“奎,两髀之间。”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两髀之间’者,《广雅》:‘胯,奎也。’”章太炎《新方言·释形体》(1999:94):“今吴越间皆谓两髀间为奎里。”奎与上例“䞨”的关系,即名词与动词的关系,黄侃(1980:166)亦言:“奎、䞨,亦一名一动,与胯、跨为一名一动同。”黄侃视“”“奎”为或体。

越,本义度过、跨过。《说文·走部》:“越,度也。”变易为越,在语音上,上古溪纽歌部,越上古疑纽月部(章太炎把月部归入歌泰类),、越,同为牙音(章太炎归为深喉音),同为歌泰类,为近转。意义上两者同义。黄侃视“”“越”为或体。

,本义逾越。《说文·辵部》:“,踰也。《易》曰:‘杂而不。’”又同“越”,赵宧光《说文长笺》:“越二字音声训义皆通。”黃侃视“”“”为或体。

,本义为经过,《说文·辵部》:“,过也。”段注:“本义此为经过之过。”变易为,在语音上,上古溪纽歌部,上古溪纽元部(章太炎把元部归入寒类),声纽相同,韵部歌泰、寒在《成均图》中为阴阳相对,属正旁转。两者意义相同。黄侃视“”“”为或体。

值得注意的是,黄侃把变易之例分为三:一为“字形小变”,二为“字形大变,而犹知其为同”,三为“字形既变,或同声,或声转,然皆两字,骤视之不知为同。”(黄侃,1980:6)经过对“—过—跨—胯—䞨—奎—越—”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组变易字符合黄侃提出的第三类变易字,即如同“囟、颠、顶、题”皆为“天”的变易一样,“过、跨、胯、䞨、奎、越、”皆为“”的变易。“”组字在声纽上皆为牙音(章太炎认为是深喉音)、韵部上皆可相转,而且韵部都较近,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

3.1.2 “绔—襗”组变易

绔,本义为裤套,《说文·糸部》:“绔,胫衣也。”段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古之所谓绔,亦谓之褰,亦谓之襗。”襗,本义为套裤,《说文·衣部》:“襗,绔也。”段注:“绔者,胫衣也。”王筠《说文句读》:“《玉篇》:‘袴也’。袴即绔之俗体。他书未有以襗为绔者。”在意义上两字完全一致,皆为套裤。在语音上韵部相转,一为鱼部、一为铎部,鱼、铎对转,章太炎则把铎部(入声)归入鱼部(阴声),在《成均图》中同属于鱼类,声纽上差距较大,绔为溪纽、襗为定纽,一为牙音(深喉音)、一为舌音,在章太炎的《纽表》中很难相转。把“绔”“襗”视为或体,在意义上分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音上其实是有问题的⑤。

3.1.3 “阔—奯—宽”组变易

阔,本义为疏远,《说文·门部》:“阔,疏也。”奯,本义为孔窍大,《说文·大部》:“奯,空大也。”王筠《说文句读》:“空音孔,谓孔窍大也。”宽,本义为房屋宽敞,《说文·宀部》:“宽,屋宽大也。”后引申为广阔、面积大。《玉篇·宀部》:“宽,大也。”在语音上,阔上古溪纽月部(章太炎把月归入歌泰类)、奯上古晓纽月部、宽上古溪纽元部(章太炎把元部归入寒类),声纽上溪(深喉音)、晓(浅喉音)为同类,韵部上歌泰、寒阴阳相对为正旁转。三者在意义上又相近。故可视为是变易字。

3.2.1 “—骑—徛”组孳乳

的本义为跨过,上面已有过分析。骑,本义为跨马、骑马,《说文·马部》:“骑,跨马也。”《段注》:“两髀跨马谓之骑,因之人在马上谓之骑。”徛,本义为放在水中用以过河的石头,一说渡桥,《尔雅·释宫》:“徛,石杠谓之徛。”郭璞注:“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彴也。或曰今之石桥。”《说文·彳部》:“徛,举胫有渡也。”可见,徛即跨水。本义跨过、骑本义跨马、徛本义跨水,三者在意义上有所联系但又有区别,指代一切跨的动作,骑专指跨马这个动作,徛专指跨水这个动作。在语音上,上古溪纽歌部、骑上古群纽歌部、徛上古见纽歌部,皆为牙音(深喉音)歌部。三者音近义通,是为孳乳。三者在意义上的区别用黄侃的话就是“义界通局有分”,这也是孳乳与变易最大的区别。

3.2.2 “骑—驾—”组孳乳

骑,本义为跨马、骑马,上文已作分析。驾,本义为把车套在马身上。《说文·马部》:“驾,马在軶中。”段注:“驾之言以车加于马也。”(羁),本义为马络头,《说文·网部》:“,马络头也。”后引申为约束、拘束,《汉书·司马迁传》:“僕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由之誉。”颜师古注:“不羁,言其才质高远,不可羁系也。”骑本义骑马、驾本义套马、(羁)本义指套马的工具,三者在义上有联系但区别是主要的,而这组字和“—骑—徛”组孳乳字在义上也是有联系,但区别却是主要的,“骑—驾—”组孳乳字其核义素⑥应当是“约束”,“—骑—徛”组孳乳字其核义素应当是“跨过”。在语音上,“骑”上古羣纽歌部、“驾”上古见纽歌部、“(羁)”上古见纽歌部,在声纽上三者皆为牙音(深喉音)、在韵部上皆为歌部(歌泰类)。三者音近义同,是为孳乳。

3.2.3 “跨—斻—㶇”组孳乳

跨,本义为越过,上文已有分析。斻,本义为方舟、两船相并。《说文·方部》:“斻,方舟也。《礼》:‘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船为渡水之工具,故引申为渡水。《后汉书·杜笃传》:“造舟于渭,北斻泾流。”李贤注:“斻,舟渡也。”㶇,本义为渡口、小津口,《说文·水部》:“㶇,水津也。”段注:“谓渡之小者也,非地大人众之所。”跨、斻、㶇三者在意义上有联系但区别是主要的,“跨”泛指一切越过、“斻”专指渡水、“㶇”专指渡水的渡口。在音上,“跨”上古溪纽鱼部、“斻”上古匣纽阳部、“㶇”上古匣纽阳部,声纽上溪、匣皆为喉音,鱼、阳对转(在《成均图》中鱼、阳阴阳相对,为正对转)三者音近义通,是为孳乳。

3.2.4 “胯—绔—褰”组孳乳

胯,本义为两大腿之间。绔,本义为套裤。胯、绔两字的本义在上文已作分析。褰,本义亦为套裤,《说文·衣部》:“褰,绔也。”在意义上,胯专指胯部,即两大腿之间;绔、褰同义,皆专指套裤。绔、褰、胯三者在意义上有联系,但区别是主要的。在语音上,胯上古溪纽鱼部、绔上古溪纽鱼部、褰上古溪纽元部(章太炎把元部归入寒类),三者声纽皆为溪纽,韵部上鱼类次旁转为歌泰类、再正对转为寒类,这样的通转符合《成均图》中“凡自旁转而成对转为次对转”的原则。三者音近义通,是为孳乳。

3.2.5 “越—蹶—阔”组孳乳

越,本义为度过、跨过,上文已作分析。蹶,跳也,《说文·足部》:“蹶,一曰跳也。”阔,本义为疏远,上文亦作过分析。三者在意义上是有联系,但是区别是主要的。越泛指一切度过的动作,蹶专指跳着度过这个动作,而阔表示度过这个动作完成后的结果,即变得(疏)远。在语音上,“越”上古疑纽月部(章太炎把月部归入歌泰类)、“蹶”上古见纽月部、“阔”上古溪纽月部,三者声纽皆为牙音(深喉音)、韵部皆为月部(歌泰类)。故三者音近义通,是为孳乳。

3.2.6 “蹶——䟠—”组孳乳

蹶,本义为跳,《说文·足部》:“蹶,一曰跳也。”,本义为跳跃貌,《说文·走部》:“,蹠也。”段注:“蹠,跳起也。足部曰:楚人谓跳跃曰蹠。”䟠,本义为一脚行,《说文·足部》:“䟠,轻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轻,当作。昭二十六年《左传》:‘苑子刜林雍,断其足,而乘于他车以归。’杜云:‘,一足行。’”此动作相当于今江淮官话中的[kəʔ],表示单足跳。,本义为疾,《说文·辵部》:“,疾也。”同“适”,《正字通·辵部》:“,适本字。”,本义为轻扬,《说文·女部》:“,轻也。”《广雅·释诂三》:“,轻也。”王念孙《广雅疏证》:“之言越也。……《尔雅》:‘越,扬也。’是与越同义。”五者在意义上有联系但区别是主要的,“蹶”泛指一切跳,“”专指跳跃的样子,“䟠”专指一脚跳,“(适)”专指速度快(跳的速度比正常行走的速度要快),“”专指轻扬。在语音上,“蹶”上古见纽月部(章太炎把月部归入歌泰类)、“”上古见纽月部、“䟠”上古晓纽月部、“”上古见纽月部、“”上古疑纽月部,在声纽上五者皆为喉音(见、疑纽为深喉音,晓纽为浅喉音,深喉浅喉章太炎视为同类),在韵部上皆为月部(皆为歌泰类),所以义近。五者音近义通,是为孳乳。

3.2.7“䇂—愆”组孳乳

,本义为经过,上文已有分析。䇂,本义为罪过,《说文·䇂部》:“䇂,辠也。读若愆。”段注:“辠,犯法也。”愆,本义为超过,《说文·心部》:“愆,过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过者,越也;故引申为过差。”、䇂、愆为孳乳不是在字的本义上发生了孳乳,而是在字的引申义上发生了孳乳。“”本经过义引申出过失义,段注“”字条下云:“愆、㥶、諐为有过失之过,然其义相引申也,故《汉书·刘辅传》云:‘元首无失之。’”而愆的过失义亦由本义“超过”引申而来,《玉篇·心部》:“愆,过也。”《广韵·僊韵》:“愆,辠也。”这组孳乳字是有问题的,第一,它们在字义上的联系较为牵强,不是本义相互联系、而是引申义相互联系,而且它们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是本字与假借的关系,本来就没太大联系;第二,、愆两字本义也一样,引申义也一样,那与其说它们是孳乳关系不如说是变易关系。

3.2.8 “宽—愃—憪”组孳乳

宽,本义为房屋宽敞,上文已有分析,后引申为一切宽大,与“狭”相对,《玉篇·宀部》:“宽,大也。”《字汇·宀部》:“宽,广也。”愃,本义为心宽体胖之貌,《说文·心部》:“愃,宽娴心腹皃。”王筠《说文释例》:“宽闲心腹,犹云心广体胖。”憪,本义为愉悦。《说文·心部》:“憪,愉也。”段注:“愉者,即下文愉愉如也之愉,谓憺怕之乐也。”三者在意义上有联系但主要是在区别上,宽专指房屋宽敞,后泛指一切宽广;愃,专指心宽体胖貌;憪,专指心宽后愉悦貌。在音上,宽上古溪纽元部(章太炎把元部归入寒类)、愃上古心纽元部、憪上古匣纽元部,三者在声纽上有差距,溪、匣较近,皆为喉音,但心纽与溪、匣较远,一为齿音、一为喉音;韵部上,三者皆为元部(寒类),所以三者声有别而韵部相同。三者声远韵同义通,是为孳乳。

通过研究《文始一》中“”字条的变易与孳乳,我们发现变易只有一种情况,就是:

A本义B本义

因为变易字在章太炎(及黄侃)看来是除了字形不一样外,音、义要保持一致,那义只能在字的本义上一致,而不能在引申义上一致,不然变易就会太多了,并与孳乳产生混淆,因为孳乳在义的关系上有三组情况:

第一组:A本义B本义

第二组:A本义B引申义

第三组:A引申义B引申义

在上文举的8例孳乳例中,最多的孳乳例是第一组,为6例:“—骑—徛”“骑—驾—”“胯—绔—褰”“越—蹶—阔”“蹶——䟠—”“宽—愃—憪”。第二组1例,为“跨—斻—㶇”,“斻”从本义“方舟”引申为“渡船”后才成为“跨”的孳乳字,“㶇”从本义“渡口”引申为“渡水”后才能成为“跨”的孳乳字。第三组1例,为“—愆”,“”的本义为经过,后来“经过”之“过”引申为“过失”之过,而“愆”本义为超过,后来“超过”之“过”引申为“过失”之“过”,这样“”“愆”才发生了孳乳。

通过实际的操作与分析,我们发现比起变易来,虽然孳乳会出现三种情况(本义到本义,本义到引申义,引申义到引申义),看上去比变易复杂得多(本义到本义),但其实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孳乳首先得符合音近的原則,同时在义上表现为互为孳乳的几个字意义有联系但区别是主要的,换句话说就是核义素是一样的,但类义素(范畴义素)是不一样的。而变易看上去只有一种情况的出现,但其实区分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得符合音近(最好是音同)的原则,另外要在互为变易的几个字的本义上进行分析,其实本义完全相同的字是很少的,总会有一些微别,如果牵强附会,那就会显得不严谨,这也是《文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此问题何九盈(2008:583)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综上所述,变易与孳乳是新字产生、词义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和必然规律,它们既有同又有异。同在字音上要相同或相近,在字义上都有相同的成分;异在变易上最重要的是确定字义(本义)的相同,而在孳乳上最重要的是寻找字义的区别。互为变易的几个字往往是义同的,而互为孳乳的几个字往往在概念上已有了区别,并通过引申已形成了较为独立的词。我们觉得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表4可以改进成表5的形式。

当然表5是较为理想的情况,但是在实践中总会碰见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到时就不能按照表5的内容去一一对应了,只有通过严谨的分析,才能得到每一组变易、孳乳字中相应的形音义的关系。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源学理论建设研究”(17ZDA298)、国家社科基金 后期资助项目“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研究”(18FYY002)的阶段性成果。

①“或体”在章太炎、黄侃的学术体系中与现在所说的异体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 二者所包含的范围,或体的对象主要出现在以《说文》为主的古代字书与韵书典籍中,如《说文·水 部》“汜”下徐铉按:“前洍字音义同,盖或体也。”而异体的对象则更为广泛。

②为了区分方便,我们把变易字用单下划线标出,把孳乳字用双下划线标出。

③该图顺序原为从右往左,从上往下,其中变易为横列,孳乳为竖列,变易关系从右往左,孳 乳关系从上往下。为了符合现代书写和阅读习惯,我们将从右往左改为从左往右,这样变易关系 也相应地改为从左往右,其他不变。

④ 后 8 字皆是“ ”的变易字,而不是互为变易的关系。

⑤虽然语音相差较大但章太炎仍把其视为变易字(同源词),这也是《文始》不可回避的一个 问题。

⑥我们这里采用了王宁先生(1996:150)的义素分析法及相关概念。王宁先生把词的深层隐 含意义称作“核义素”或“源义素”,它是词义中体现词义特点的部分,是小于义位(义项)的单位;另外,同源词的核义素是完全相同或相关的。

何九盈 2008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黄 侃 1980 《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 宁 1996 《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章太炎 1999 《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讲授) 2008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中华书局。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汉字学微刊

原载《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4期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黄佳怡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都市女性情感观察真人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第五季第七期今晚将在搜狐视频独家播出。本周三,观察者丁丁张将视角投向了两位截然不同的母亲:蔡少芬与papi酱。身为母亲,应..

大家好,关于高原性心脏病是指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原与心脏病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高原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力760mm汞高也就是一个A..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提起宋朝,人们一方面赞美它的文化达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另一方面痛惜其军力不强,只能不断地与辽、金等政权签订和约。知名历史学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是什么,以及一元多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什么?根与系数的关系,又称韦达定理。所谓的韦达定理是指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由求根公式求出,公..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寸照片尺寸像素这个问题,照片像素和尺寸的关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寸照片的像素是多少啊?一寸证件照片的有效尺寸为2.5cm宽,3.5cm高,像素值为300 * 450,分辨率为300像素/英寸。像素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使用像素和厘米不能直接转换,..

很多朋友对于姜子牙和哪吒什么关系和哪吒跟姜子牙是什么关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姜子牙与哪吒关系姜子牙是哪吒的师叔。哪吒是太乙的徒弟,而太乙和姜子牙的师父都是元始天尊,所以太乙和姜子牙是师兄弟的关系。姜子牙的一生当中,辅佐了六位帝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区分,以及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区分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逻辑学中的 矛盾关系 和 反对关系怎么区分?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都属于不相容关系,或叫全异关系,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

本文由 章黄国学 来源发布

朱乐川|试论变易与孳乳中形音义的关系——以章太炎《文始》为例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