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持证上岗?做称职父母要持续赋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称职父母不仅要“持证”,还要持续提升家长“上岗”的意识和能力

原题丨做称职父母要持续赋能

文丨刘娟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将在部分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探索“父母持证上岗”的新闻登上热搜。

  信息时代孩子早慧,人工智能加剧竞争……飞速变革的社会对父母这个角色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家长无所适从,“鸡娃”教育、“咆哮式”育儿、“崩溃式”辅导愈发普遍。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近些年,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发,一些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这印证了时下的一个社会现实,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上,还缺乏科学的观念、正确的手段和有效的方式。

  家庭教育看似轻松简单,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专业性、科学性、教育性和系统性。在当下这个时代,教育好孩子,仅凭经验和“跟着感觉走”是不够的。因此,才有了“持证上岗”的试验,让家长主动学习、积极提升教育观念和养育技能。

  通过相对系统的学习,家长可以获得豁达理性的教育心态、专业系统的教育理论、崇德向善的生活态度和实用必备的营养学知识等,成为真正称职的家长,从而更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但也要看到,一纸文书不能作为评判父母是否称职的全部标准。

  会应试的父母未必能成为称职的家长,机械性刷题积分只会让学习流于形式。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地、潜移默化地陪伴、互动、引导。几门课程、几个学分是不够用的。

  现实“地表”的复杂也会导致分数差异。一个最典型的区别是,或许城里的父母可以通过网上学习拿到不错的积分,但不少农村家长可能难以应付这些知识学习。同样不能忽视,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才是实际照料人,这些老人可能连智能手机都“玩不转”,如果一刀切推行此项政策,将会造成相对不公平。

  政策执行中倘若再以考代管、以证代管,持证上岗就将异化成一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给家长划分三六九等的“星级标准”也过于简单化。

  从根本上说,一张“合格证书”无法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单一的模板化标准也可能掣肘家庭教育的自由发展。称职父母不仅要“持证”,还要持续提升家长“上岗”的意识和能力。

  一方面,在探索家校共育的具体实践层面上不要过分强化“持证”概念。学校可通过提供内容接地气、形式丰富、时间灵活的线上学习,解答家长的教育困惑,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强化家校联系,让更多家长感受到课程的真正价值,愿意自觉地学习。

  教育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家长的实际负担,避免逾越教育边界,打着家校共育的旗号将学校的教育责任转移给家长,让家长每天完成难以完成的打卡学习任务等,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另一方面,时代的飞速进步真实映射在时代大潮中的每个人身上。家长们也不例外。新的时代要求对家长的自我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比如更加重视自觉提高家庭教育的意识,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对于家庭关系、父母角色、家长言行如何影响孩子的发展等建立更加正确的认知,并且通过主动学习不断自我赋能,实现家长的“专业化”,争取做到根据孩子个性化的需要探寻科学的育儿之道,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瞭望|家庭教育之伤:养不教谁之过?


视频号

扫描二维码 ↑

关注【瞭望视频号】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唐朵朵

本文由 瞭望 来源发布

父母持证上岗?做称职父母要持续赋能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