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医以后,我成为了「假病人」|协和八


正文共:4818字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冬日的阳光洒到书桌上,我沐浴其中正在细品其中温暖,没想到接到了一个更有温度的邀请。「协和八」公众号邀请我写稿,与大家分享我在北京协和医院担任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的故事,聊一聊我为什么要做SP,是怎样成为SP的, SP背后的趣事。听SP前辈们说,每一位SP都有一份医学情怀,我也不例外。我的医学情怀来源于我的女儿,故事要从五年前讲起……

女儿作为一个物理竞赛打酱油者,在高中时候却笃定要学医。她的高中导师是一位英语老师,听说后第一反应是惊讶,第二反应是反对,强烈地反对。她以协和家属的切身感受用事实相劝,在课下与女儿谈心未果,在课上讲到某与医学相关的点时,也常忍不住追问女儿,你还要坚持学医吗?有同学悄悄的来一句,老师您别劝了,她学医正好我们少了一个清北其他专业的竞争者。等女儿的大学Offer来了,她的导师深深拥抱她,去做白衣天使吧。

协和,多少医学生心目中的「殿堂」

(图源:北京协和医院官网)

女儿的选择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医学生家长,有骄傲、有自豪、有纠结、有不安,有幸遇到学神妈妈在前面指引,我走进了「协和和谐」的大家庭(小编注:「协和和谐」是协和八年制家长的交流群)。大家一起相互鼓励、相互陪伴,我们陪孩子们走上了漫漫八年的学医路。

当看到协和标准化病人志愿者招募的消息,连SP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就团报了,因为这个工作和医学相关、和协和有关就足够。我们只有一个想法:能有机会走进协和,有机会走近女儿;和女儿的聊天除了生活起居,还有其他共同的话题。妈妈们借SP培训、问诊活动也可以小聚,一举两得,实现双赢。因此我也开启了SP老师的业余职业生涯。

本以为一个SP志愿者招募活动而已,可能会比较随意。没想到面试相当有规模,在5个教室分时段进行面试。和女儿当年的自主招生很像,会有三个考官同时面对一个SP,询问面试者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招募信息的获取途径、对SP的理解、做SP的动机、如何看待医患关系等。我当了多年的老师,在面试里当一回考生,还挺紧张的。

从面试现场出来以后,几个妈妈兴奋地交流。一位学神的妈妈说,「我理解的SP就是活的大体老师」(小编注:「大体老师」是医学生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一语见谛,哇塞!我用仰慕的眼神看着,终于知道学神是怎么练成的。

有一些一起等候面试的考生,在后续的培训中再没有看到,想必面试的淘汰率不低,没想到协和SP面试也这么卷。

推门见SP老师之前总是很紧张,原来老师考试也不容易

(图源:协和八往期推送)

过了面试这一关,接着是递进式的系列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工作坊培训、实战培训。

第一关理论培训真是大咖云集:听潘慧老师讲SP标准化病人的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听黄晓明老师讲OSCE发展历史及测评指标体系,听严雪敏老师讲问诊的流程及SP点评技巧。印象深刻的有潘老师讲话的感召力,黄老师的问诊评价体系的科学严谨,严老师的「三明治」点评。SP老师对学生问诊后的点评里强调的是:有温度,找优点、找改进点,最后再多鼓励一点。

第二关工作坊培训是将SP老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有两个老师带教,用问诊病历做剧本,老师示范问诊、SP示范演练、SP轮流练习、SP问诊考练。以前听说医生这个职业是终身学习的职业,医生都离不开考试,一个SP培训我就领教了其中滋味。

标准化病人培训工作坊

(图源:北京协和医院官网)

记得我的一个带教老师姓沙,却是个「温柔杀」。在一次练习后让我自评问诊,我说了几点后,沙老师说:「还有呢?没有了?说喝酒就是喝酒,一个说喝白酒,一个说喝红酒,到底喝的啥,剧本怎么写就怎么说,不能随意发挥。」其实剧本只是提供说饮酒,没有明确写明喝什么,我随性加演了。这个教训让我在后来的各种问诊活动中很受益,每次我都认真研读剧本,提前半小时到,有不明白的地方问其他SP老师,或一同请教值班的临床老师,反复熟悉主诉病情,保证问诊提供的信息准确和一致。

第三关实战练习是一老带一新:有经验的SP老师带新老师一同参加学生的问诊练习,面对面地向前辈学习问诊表演和点评。通过系列的理论培训和实操练习,达到规定的学时,经考核通过方能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市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从此,人生又多了两个上岗证。


人生又多了两个上岗证

(图源:作者供图)

北京协和医院主办了2018年标准化病人应用与管理研讨会。会议安排了一场观摩教学活动,参会的有很多外地医院的同行们。活动邀请了一位资深的SP前辈表演一个突发的腹痛患者,因为在诊室门口等候很久,进来情绪很激动。这次问诊考核的是小医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情怀。我有幸见到同学们眼中的「范爷」(小编注:在诊断课有多年深厚带教经验的范洪伟老师),用磁性的声音做现场点评,并介绍协和的问诊教学管理和运行体系,标准化病人队伍的梯队建设。在场的同行们对协和的问诊教学水平、对SP标准化病人的素养赞叹不已,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音。范爷的帅气和讲课的魅力,哪个更多一点呢?你们懂的。我身为医学生的妈妈,又担任协和的SP,真心感到自豪,只是有点遗憾,没好意思和小医生们争抢和范爷合影的机会。

从公众号翻到的同学们与范爷珍贵合影

(图源:协和八往期推送)

其实我和问诊中的学生一样紧张,只是紧张的节奏不一样。

我的紧张来自于对剧本的熟悉程度。对于每一个新剧本,我面对第一个学生时会很紧张,因为我要准确地表演剧情,该说的地方说,不该说的地方坚决不说。比如表演腹痛一个月来就诊,一个月前什么情况,不问坚决不说。被2-3个学生问诊之后,我对剧本熟悉了,学生常出现的问题点也暴露出来了,我慢慢开始心里有数,自如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时,我就开始看学生表演紧张了。

比如说,某次问诊中,一个帅气的男医学生进来自我介绍。我发现他没带胸卡,就问你是哪家大夫?小帅哥脸色貌似淡定,但嘴上问的啥已经不知道了。他问诊的思路乱了,等5分钟后回过神了来,才开始补救遗漏的信息。等点评的时候,学生说在教室门口穿白大褂的时候,发现胸牌的夹子掉了,只好放兜了。我说今天第一句话让你紧张,难为你了,但这个紧张会记忆很久,记住细节决定成败,今天的紧张就值了。一个夹子可以给你解释的机会,有些事情是没有机会补救,是不可逆的。

还有一次问诊中,一个温柔的女医学生走进教室。因为紧张,她拿着一张带字的记录纸,我仔细一看,纸上面写的是姓名、职业、主诉、一般情况等条目。我一句话没说,默默地将带字的纸反扣在桌子的一角。她停留了几秒钟开始问诊,在空白纸上记录问诊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问诊。点评的时候,我首先大大地点赞这个学生战胜了自我,人生要面对无数次的第一次,相信自己,你是最优秀的。

问诊考试(图源:北京协和医院官网)

每次问诊前我们SP都要反复研读剧本,最怕被问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临床老师们的剧本已经写得很全面了,但是学生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总是能问出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胸痛等疼痛症状,我们有经验了,一定要事先明确是要形容是哪种痛法,包括压榨式痛、绞着劲儿痛、针刺痛等;还要知道自己的疼痛程度能打几分,一般能忍受住的是3到4分。

比如胸闷、咳嗽伴喘憋的主诉,是吸气困难,还是呼气困难?因为没有体验过,其实我也分不清,反正就是喘不上来气,但对学生的回答要严谨。这些问题是能预料到的,要做到有问必答。

比如腹泻主诉,大便是什么颜色?便血的话血是什么颜色?血有多少?大便里有血丝,还是大便上有血,还是大便和血均匀混合?一天拉几次,每次量是多少?如果是稀水状,不好说固体的量,那用矿泉水瓶类比是多少呢?同学们对大便一问到底,直到SP无语凝噎。

比如一个血液科头晕、乏力的主诉。学生问阴性症状,是否有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发黄?皮肤发白?皮肤出血?嘴唇发白?发紫?指甲发白?眼皮浮肿?耳鸣?胸痛?胸闷?发热?咳嗽?咳痰?喘息?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呕血?咳血?关节疼痛?下肢浮肿?尿色变深?尿里带血?尿里有泡沫?有异味?尿频?尿急?尿量有变化吗?怕冷?畏寒?寒战?血液病不愧是系统病,问诊的覆盖面相当之广,从教室出来我感觉自己从外到里,从上到下,没有一处应该舒服的地方。

颂华听了都头痛

(图片来源于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侵删)

问诊练习分为两个环节,问诊练习和点评。点评是什么,就是挑错,这是做老师的强项。在开始问诊的时候,我很得意这个环节,根据临床老师提供的问诊标准,逐条指出学生问诊中的问题,从自我介绍到询问信息,比如你几岁?你是男还是女?从主诉病情到伴随症状的遗漏,小结不完整,不精炼;吸烟喝酒不劝戒,缺少人文关怀等。点评成了我的一言堂。

参与问诊教学的实践多了,我开始反思自己,点评是基于学生的问诊表现,学生的真实想法才是出现问题的根源。于是在每次点评的最后,我都会问学生对今天的问诊和点评你有什么要问我的。某一次模拟问诊,我表演一个主诉头晕、乏力的病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时间不够,有一个俊朗的学生10分钟就问诊结束了,很自信的样子。我说主诉病情的四个伴随症状,你就问了一个,今天要是考核,你恐怕就很难为考官了,你说说你的想法。他立马变得很委屈,说「老师你说你觉得自己脸色发黄,说了两遍」,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圈出脸黄二字,又说「皮肤黄色是典型的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有些症状就不需要问了」。我说「我不懂医学,但你没有围着这个症状详细展开询问」。结束后我担心我点评的言语有点重,学生因此有压力,问诊结束我去向值班的临床老师汇报,恰巧当天的值班老师就是这个学生的诊断课带教老师。老师笑着说,学生出来就向我吐槽了,说自己掉坑里了。

SP老师和带教老师们都是小大夫们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

(图源:协和八往期推送)

问诊之后,最期待的就是妈妈们的聚会。因为疫情、工作及活动的安排,妈妈们能聚会的时候不多,所以我们很珍惜机会,畅所欲言:我组学生里有大咖,我组有学神,我组有女神,我组有帅哥,我组有留学生;我这个学生有气场,问诊的节奏掌控的自如;我这个学生沟通有亲和力,让我感到温暖;我这个学生问诊思路严谨,伴随症状、阴性症状抓得准,是学内科的料;我这个学生应该是科研型的,一个细节一追到底;我这个学生问诊思路是框架型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是干外科的好苗子。

个性秀之后就是关于共性问题的研讨,女神妈妈总结学生们的主诉询问常常由两个开放性问题+一系列封闭问题组成,她提炼了学生的1-7-4-3问诊流程模式,1分钟自我介绍和询问患者信息,7分钟询问主诉和小结,4分钟询问一般情况,3分钟机动。大咖妈妈设计了问诊过程中的SP对于学生的评价量表。这些经验成果在问诊练习课中对病例的表演和对学生的点评都很有帮助。

在一次问诊考核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请教考官医生,学生现在的问诊表现是不是能看出他们将来是干外科、还是内科的潜质?考官美女医生坚定地摇摇头,「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于临床,学生们接触的只是皮毛,到专科、到亚专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适合什么,擅长什么,都需要临床实践的历练。」

哈哈!看来我们之前的八卦纯属自娱自乐。

我很感激SP老师的工作体验,让我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走近谦逊博学的大医生们,走近视学生如自己孩子的带教老师们,走近北京协和医学院有梦想、有情怀、有朝气的年轻人们。每一次参加SP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听女儿学长的妈妈说,孩子选择学医,最难过的是大四年级,和孩子曾经并肩战斗的童鞋们,开始走向他们的留学之旅。我也领教了孩子高中家长群里的Offer秀:哈佛、麻省、斯坦福、卡梅、芝加哥、耶鲁、普林斯顿、哥大、纽大、玛丽女王……班群里的红包雨一波接着一波,想到名校一度距离自己孩子如此之近,连之前坚定支持女儿学医的老爸都不淡定了,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学医的全力支持是不是正确的决定。我们俩忍不住给女儿打电话,女儿说「其实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他们的Offer,但在当初我选择协和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此刻」。孩子淡定的姿态,平静的言语,令我们震惊;孩子远比我们强大,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哈佛大学的蓝天白云

(图源:哈佛大学官网)

写到这里,恰巧孩子高中班群跳出一张照片,几个面孔熟悉的孩子相聚在哈佛大学。我想,曾经和他们实力相当的孩子,不是我家一个,而是协和的一群;协和的你们,是有能力出现在这个画面里,但你们的纯粹,你们的坚毅,你们的信仰让你们选择了一条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道路。感恩孩子们给予我的力量,让我淡然面对照片里米国的蓝天白云。谢谢你们,我会尽母亲之情陪你们前行,尽SP老师之力你们的成长助力,见证医学小白的蜕变、见证青年医生的成长、见证大医生的练就。

图片来源于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侵删

读到这里的你,

和SP老师之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作者:一位协和医学生的母亲

编辑:凡拉明蓝 大论是弘

感谢周佳鑫医生、段丽丽老师对文章的帮助


精选每日一题

女,28岁。21岁时因心悸、怕热、多汗、消瘦就诊,确诊为Graves病,他巴唑治疗2年。25岁时甲亢复发,再次他巴唑治疗,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正常,继续治疗一年半停药。最近2个月甲亢的症状、体征再现,查血T3、T4及TSH确诊为甲亢第2次复发。患者结婚5年,尚未生育,希望治疗甲亢后妊娠,甲亢的治疗拟


题目来源: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往届真题

本期主播:凡拉明蓝

小卖部持续间断上新,敬请关注

点击图片直达微店购买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冷方奥3月28日,由45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队整装出发,奔赴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这..

来源:健康时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艾冰)3月29日,大江资讯发布消息,繁昌疫情“零号病例”胡某某3月23日从上海返回,从他下繁昌峨山高速出口那刻起,奥密克戎病毒便..

本文由 协和八 来源发布

女儿学医以后,我成为了「假病人」|协和八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