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冬奥会上别人家的“天才娃”,我意识到普娃家长最应该抓好这3件事....




最近,主页君沉迷冬奥会无法自拔,后台也收到了不少家长的留言,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夺冠,而自家娃每天要么瘫在沙发上看奥特曼,要么戴着耳机打游戏,真是焦虑...但主页君今天推荐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无需焦虑,无论你属于哪一派的父母,我们都要承认一个事实:绝大多数孩子终究不过是普通人;就算小时候有些显露天资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仲永”泯然众人矣。

本文原文来自:阅读第一

微信号:Readfirst

最近的冬奥会让我这名老母看得一边热血沸腾、一边愁肠九转。尤其是看到赛场上那些年纪轻轻的天才选手们:

5岁学花滑、15岁成为俄罗斯花式滑冰全国锦标赛和欧洲花式滑冰锦标赛金牌得主的卡米拉·瓦莉娃;

4岁开始练滑雪,今年17岁便摘得冬奥会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银牌的苏翊鸣;

3岁接触滑雪、9岁夺得全美少年组冠军、15岁登上国际雪联年度积分榜首、今年19岁刚获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的谷爱凌;

再看看自家快5岁半还分不清b与d的亲娃,老母也只能感叹一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家长们心知肚明,天才、牛娃的诞生得看天意,他们成功的轨迹难以复制,而自己的娃大概率就是个普娃。

但在养儿育女这件事上,即便心知肚明自己的娃普普通通,可在亲爹妈滤镜的加持下,还是免不了抱有诸多幻想。

普娃的家长们该如何心安理得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凡?又如何在接受后还能劲头十足、科学合理地去推自己的普娃?


01.

无他,但手熟尔。

娃多普几次就普习惯了

如何真心实意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普娃这个事实,家长们有不同的应对之策。

有一派家长支持“基因说”:

“要什么接受,你自己不也是普人么。孩子要是反而不普,你得去做亲子鉴定了好不好。”

“因为我是普通人,所以很轻易接受了娃是普通娃。我觉得接受不了的家长肯定从小到大甚至到老都是牛人,才可能理解不了普通人的世界。”

有句俗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支持基因说的家长们认可这个理念,自己一介平民,也就不指望孩子飞黄腾达了。

即使有些家长自带学霸基因,养的孩子平平无奇,虽心有不甘,也只能强迫自己接受“均值回归”这个说法了。

所谓“均值回归”的说法来源于达尔文表哥高尔顿的研究。

他在研究人的身高和智力时,发现这两项趋势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即身高和智力等代际遗传特征都会向均值收缩,也就是说,当上一代偏离均值太远时,下一代往往会更加靠近平均水平。

一句话:无论爹妈自己是普通基因还是学霸基因,孩子是不是学霸俩字:天意!

还有一派家长自省精神比较强,能够通过孩子的视角投射出自己的平凡、继而接受普娃的现实:

“娃都接受你是个普通人不能捐个图书馆让他进Dream school了,你有什么不好接受。”

“你娃是如何接受自己的父母不是Elon Musk,不是亿万富豪的?”

是啊,孩子都没嫌弃爹妈呢,当父母的何必嫌弃自己的娃呢。咱就别互相伤害了。

当然,更多曾经心有不甘的家长是被时间磨平了那颗望子成龙的心。

“在他打篮球上场比赛摸不到几次球之后、在他游泳拿不到名次之后、在他画画作品落选之后、在他某门课拿了B之后、在他AMC没考进5%之后、在他USACO没考过之后……总之,关于接受普通娃,就是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之后降低期待值、放平了心态。”

一言以蔽之:无他,唯手熟尔。娃多普几次爹妈就习惯了。

最后,有一小部分家长难能可贵地拥有平常心,一眼看到了人生的真谛: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学校、分数、竞赛什么的whatever!

“从小就希望自己做一个普人 平平安安的就行。娃也一样。”

“每一条路上有不同的风景。”

无论你属于哪一派的父母,我们都要承认一个事实:绝大多数孩子终究不过是普通人;就算小时候有些显露天资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仲永”泯然众人矣。

02.

普娃,不普?

不过,就算家长们或情愿或被迫地接受孩子是普娃,但到底什么是普娃?恐怕每个家长对普娃的定义和标准是不同的。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要会两种乐器、擅长一种体育项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也有家长认为,我都不要求你参加竞赛拿奖了,起码你的考试成绩要维持在前15%吧;

还有家长认为孩子国内本科211+国外top 50高校硕士留学一年,就是普娃的配置,毕竟我也没要求孩子非985、爬藤不可啊。

不仅家长们对普娃的标准不统一,网上也有很多根据孩子的学龄、考试百分比、高考择校等标准,早帮你把牛娃、普娃划分得清清楚楚。

从幼升小阶段开始,识字量、加减乘除的运用、英语分级阅读水平和运动花式是划分的标准:

中考阶段,划分标准变成了排名百分比和学校牌子:

到了高考时,被清北和华东五校录取的孩子必然是牛娃,普娃的选择在B档和C档:

对普娃的定位不仅有学科、分数和学校牌子上的划分,甚至还把普娃、牛娃搭配不同学校的利弊也帮你分析得明明白白:

可有多少家长真愿意把自家孩子定位在普娃的标准内?有多少家长不是一边说着躺平佛系、静待花开,一边挣扎着还要再鸡两把,希望娃有个并不普通的未来。

我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组关于“家长希望孩子选哪些大学专业”的调研:

从调研上看,医生、计算机 、金融是家长对孩子最期待的三个专业选择,而这三个专业也是最容易产生高成就人士的领域。

根据英国ApprovedIndex公司一项调查显示,世界100位最富有的人中,学工程学的人数量最多,占比超过五分之一,排位第二的是商科金融

美国Resume.io调研公司对(几乎)每个国家最富有的人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发现商科、金融、工程专业含“富”量最高。

我们耳熟能详的富豪们:

杰夫·贝佐斯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

埃隆·马斯克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

马克·扎克伯格计算机系和心理学系(辍学)、

沃伦·巴菲特经济学、

谢尔盖·布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都是非商即工(确切地说是计算机)。

世界富豪排行榜里鲜见医生?别急。

根据SmartAsset的最新调研显示:在美国15个收入最高的工作中,有12个是在专业医疗保健领域。

不管哪个调研公司、网站统计的结果都是一样,在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排名第一的非医生莫属。

家长们嘴上说这接受娃普普通通,但在涉及孩子大学的专业选择时,内心的触角都伸向了那些更容易出人头地的专业。

03.

推普娃,讲求软着陆

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在加州顶尖公立高中惠特尼“蹲点”一年,观察里面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爱德华把他的观察写成了“School Of Dreams: Making the Grade at a Top American High School”一书。

书中最有名的要属他总结出来的这所高中学生上藤校的“3个4”:睡4小时、灌4杯咖啡、考4.0的平均成绩。

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是如此相似: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学生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最终为的是获得进入藤校的一张门票。

爱德华·休姆斯透过纸背委婉地告诉我们,能上顶尖名校和藤校的孩子分两种:

第一,父母有资源,要么是总统、要们是能捐楼的那种;

第二,去了藤校/顶尖名校的孩子几乎都是自推娃,他们就像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向自己的dream school狂奔。

资质平平或本身对名校佛系的孩子(普娃特性),我们很少听闻被父母硬推进名校的。

作为爹妈来说,孩子普普通通并非意味着对孩子就该放任自流,他们也需要推,但与牛娃短期内推分数、推竞赛这些相比,推普娃更讲求软着陆。

首先,抓孩子的长远意识。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B·古迪纳夫,30岁才进芝加哥大学从零开始攻读物理研究生;54岁他所在的部门因预算问题被撤销,失业的他只能重新找工作;后来进入牛津大学任教,做了一辈子科研;最终在97岁时因为对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诺奖,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奖得主。

古迪纳夫曾说自己一直像只乌龟,爬得缓慢,但最终会到终点。

开始或许有先有后,胜利却没有先后。培养孩子的长远意识,是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是跑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大学毕业才是人生的四分之一,即使没能如愿以偿进入梦校,后来者居上的人生也可以很辉煌。

其次,让孩子明白能力的培养优于分数/名次的提升。

最近和一位孩子刚被UCB的华人妈妈聊天,她说自己的娃在学校排名并不是最拔尖的,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科,但她和孩子爸从小就看重孩子基本技能的培养。

孩子参加任何比赛、竞赛,他们从来不特意鼓励孩子拿名次,无论成绩好坏,父母在赛后总是会带着孩子复盘能力提升的方法。

朋友认为,名次和学习内容固然重要,但在日常学习和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锻炼出来的逻辑思维、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分析效益和风险因素的能力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将来孩子选择哪个专业和行业,它们都是孩子必需的工具。

名次和分数会停留在离开学校的那一刻,但优秀的能力会伴随孩子终身。

最后,尽早培养起孩子的目标感。

在纪录片《获得学位的人数在下降》(Declining by Degrees)里,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逃避作业,每周好几个晚上都在派对狂欢,甚至还有不少人天天以“喝酒”来度过大学四年的“教育”时光。

这部纪录片真实反应了大学生群体中所弥漫的“理想破灭”以及“疏离感”。

不仅如此,走出校园后,年轻人也常常感觉到自己迷茫地“漂浮”在(或者被“卡”在)个人及社会发展的河流中,在经济飞速发展、机遇良多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这种状况被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斯坦福教育系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教授称之为“目标感的缺失”。

在他的著作“The Path to Purpose: How Young People Find Their Calling in Life”里,威廉教授将“目标”定义为一种“终极关切”,它是将“为什么”问到最后的那个答案:

为什么你正在做着这件事?

为什么这件事跟你有关?

为什么它很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会制定一些目标,比如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成为篮球队主力、拿到知名大学的入学资格。这些都是渴望,是近期目标的投射,属于短期目标。

这些短期目标可能有长远的意义,也可能没有。而目标则不同,它本身就是终点,是“我们眼前的目标”以及“驱动多数日常行为的动机”背后的深层原因。

作者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

父母不能直接给予孩子一个人生目标,只能通过引导、对话、身教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具体做法,威廉教授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比如,保护和支持孩子第一次的努力尝试。

书中威廉教授列举了一个真实案例。有位女生看了一部人口贩卖的纪录片后和她的母亲聊感受,想做些什么。母亲建议她不妨在学校创办与之相关的项目、为应对这个问题而进行筹款,继而可以把这些过程写出来,放进自己的大学申请材料中。

女儿听后非常失望。原本“对他人幸福的关心”这样一个可能发展为长期目标的事情因为我们家长的短视和功利变了味,成为申请大学的筹码。

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的努力尝试是非常重要的,会对他们后续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威廉教授建议家长们多鼓励和倾听孩子的想法、少参与和代劳。

还有,传递家长从工作中获得的目标感和意义。

在辛苦工作一天后,我们习惯了抱怨工作中的不如意,鲜少和孩子分享所自己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其实,在家里多和孩子谈论父母所从事工作的最高目标,对于孩子教育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孩子只是看到父母工作的物质报酬和埋怨,他们是无法理解工作是如何服务于社会需求,并满足我们个人的目标感。会对工作更深层的意义模糊不清,认为不过是令人不快而又不可避免的一种负担,从而对于工作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缺乏正面的理解。

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通过工作表达了自我和实现个人成长、赚钱养家……这些都有可能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应该让孩子看到。

在应试教育的世界里,孩子也许有牛娃和普娃之分;但在充满未知的一生中,每个孩子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他们可以显露出独一无二的光泽。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1、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2、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世界。3、使世界运动..

冰墩墩身体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内部的熊猫毛绒玩具,以及外部的外壳。内部的熊猫是用棉布缝合而成的,内部填充材料为棉花。冰墩墩外部的外壳是用食品级的硅胶制成的,而..

冰墩墩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中国广大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对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期待..

1张图纸、1支红笔、1支黑笔、1部手机……在浙大一院6号楼A区7楼病房,47岁的马先生(化名)以一通电话会议,打响了复工的“第一枪”。好消息接踵而至,医生查房时告诉他,..

网传“阳康”以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是真的吗?“阳康”之后可以接种加强针吗?……央视新闻采访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就网友关切带来解读!如何判定自己..

12月9日晚8点15分,柳智宇在直播中讲述自己的恋爱细节引发关注。柳智宇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获得者,被称为“数学天才”,2010年大学毕..

写故事的刘小念(xgsdlxn)|来源李老师 |口述刘小念|执笔寒冬|编辑编者按有的父母常说:没有谁,比我更懂孩子。但这句话中,究竟“我”分量更重,还是“孩子”?今天..

你是一名普通群众。当你发现有干部贪污腐败,当你感受到公平正义被破坏,当你有合理合法诉求希望党和政府听见……你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当你想听到真实的社情民意,当你想..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这是经济Ke的第91篇文章这是一个从“嘴硬”到“认怂”的故事。3月底,俄罗斯宣布,欧盟国家等对俄“不友好”国家若购买天然气,..

视频来源/央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4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伟..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闭幕式。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现场直播,新..

聚焦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危害青少年的毒品犯罪坚持“零容忍”,严惩以新型毒品危害青少年的犯罪。国家医保局:2022年上半年力求推出种植牙地方集采联盟改革。四川教育厅回应..

据韩联社11日消息,韩国釜山警方9日接到报案称,一名中国留学生被两名韩国男子当街殴打。警方认为,本案与冬奥判罚引发的“反华”情绪并无太大关系。釜山南部警察署资料图..

冬奥会是一次体育的盛会,但我们也不用回避,今天这个世界,中国人的喜事,总会有一些人不舒心,总要搞出一点事情。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看到了种种的打压,所谓的制..

日前,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上,俄罗斯奥委会队获得金牌。但多家外媒随后称,冬奥会前,俄罗斯奥委会队花样滑冰团体赛参赛选手瓦利耶娃的一种违禁药物检测呈阳性。国际..

北京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访中国冬奥会首金得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视频制作:蔡艺芃 胡思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

聚焦教育部:今年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两部门: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广西百色疫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

格鲁吉亚选手萨巴·库马里塔什威利在比赛中(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这是一个战胜恐惧从悲剧中走出的奥运励志故事与奖牌无关但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实注..

本文由 常青藤家长会 来源发布

看了冬奥会上别人家的“天才娃”,我意识到普娃家长最应该抓好这3件事....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