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没有“鸡娃”没有“双减”,北京顶级高中的学生,是如何度过这三年的?


北京十一学校,是被称为海淀“六小强”之一的一所中学。2011年,成为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学校之一,率先实施走班制、导师制、选课制。
最近上线的纪录片《真实生长》跨越十年跟拍,记录3个2012年入学的95后在北京十一学校的真实故事。
看过之后,不禁感慨,青春不止是考试与习题,而是生命带着自己天生的天赋资源,像一块原石,在碰撞中磨圆了自己的棱角,也将自己抛光得更加明晰的过程。
每个人都能从三个主人公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回望自己的青春。

“非典型学霸”周子其:

从“为往圣继绝学”到

“我就是个普通人”
高一新生军训。
白天的训练使人疲惫,晚上的新生大会,大屏幕上“游戏,就必须有规则”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规则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
“就像一粒汗珠挂在你的脸上,规则不允许你擦去,你是否能坚持你的操守?”
大会结束,周子其突出人群重围,赶到了老师身边讨一个说法:
“老师,洛克说,趋乐避苦是人性,那是否意味着我在军训过程中我可以擦擦汗,坐下来歇会儿。”
“不,你尊重的是你的人性,不是大家的人性。”
“那460个同学其实都是想擦汗的。那么您是不是违反了我们的公共意志呢。”
“好了首先同学们,军训过程中的细致的规定,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不是,那么老师如果说,军训道理和人性是相违背的。我是遵从人性还是遵从道理?”
“它可能暂时地违背了你的人性,但是是为了你的长远发展。勇于吃苦勇于挑战困难也是人性。不是说任何条件下,我都必须趋利避苦。为了更广泛的,更多的,更大的人性利益……”
李亮老师的这番话,周子其用了高中三年才明白。
当下,他是不服气的,写了一封“万言书”,递到了校长办公室,论证军训改革的必要性。
结果是,初中军训被取消,高中军训被“砍”了两天。周子其“胜利”了,也成为了学校著名的“刁民”。
尝到了“甜头”,他和伙伴成立“学生内阁”,为学生争取权益,调查学生们对自习管理,手机使用的看法。
对文理分科不满?和老师来一场battle:
老师李亮在教师聚餐中,喝多了酒:“我这个学生,连学校食堂的价格都能改。不止你服了,我也服了!”
虽然爱打游戏,爱“挑衅”,不过在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上,做学问的能力和模拟考成绩方面,仍然让人服气。
导演问他未来的志向是什么:
他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思路清晰的辩论,雄心壮志,皆来自于“阅读”。
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工作,他一个人在家闲来无聊就开始看书。
“就在那儿看,就在那儿看,就开始看历史,觉得很有意思,一直从可能四五岁吧,当时认的字都不多,但是就开始在那儿看。然后一直到现在。”
但同时,他自己也很矛盾。不知现在为了考试的阅读对他的意义是什么:
“我去看那么多东西,其实这个东西对我都很有用,但是我为它却又应付一场考试,我为什么要应付这场考试,因为它对我高考有用,我为什么要参加高考......就感觉会有一个庸俗化的过程。
害怕“庸俗”,是16岁的周子其。
父母则希望他能从事金融经济方面的工作,“挣大钱”。
向上一个阶层努力,是他们家族一直走来的路,这条路,带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
他的爷爷通过奋斗,把家安到了市里,他的爸爸,把家安到了北京,家人都希望他能用自己的读书天赋更加往上。
慢慢的,他也觉得,自己应该按照父母说的,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
“你现在是想做什么呢?”
“我现在啊,按家里的规划,我应该去学经济做银行。正所谓,用不恰当的语言比喻:饱暖思淫欲,只有饱暖这个条件满足了之后,我们才能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虽然有过据理力争,在近况中,可以看到,周子其真的按照父母以及自己最终的期望,进了北大学习经济,并且出国深造,他说:这是他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四年。
他还是爱玩游戏,爱历史的那个年轻人,和忘年交李老师再次相聚,李老师老了一些,他也长成了一个青年。
高中三年,他学会了不去硬碰硬,而是收敛锋芒,将火苗保护好,在心中。
同时,老师们也都在反思,惋惜:“像周子其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失去和这个社会的联系的?”“我们是不是在竞争谁能提供更好的升学服务?”
答案始终在路上。

“文艺女生”陈楚乔

从“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到发挥才能

陈楚乔有着超乎年龄的谈吐,对自己的感受,总能够清晰、稳重、自信地表达出来。面对压力,别人用睡觉、吃东西、听音乐来分散,她的方法是直面并解决。

她的才能,并不像周子其那样,一开始就是光芒万丈的。她的“火苗”,也有一个慢慢点燃的过程。
中考前,父亲的支持,让她放弃了直升本校,冒险参加考试,考上了理想的十一中学,这里的走班制让她如鱼得水,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大人。
“一旦它管得松了,你就觉得自己长大了一样。无论你搞砸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说服自己用成年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她一下子长大,变得自主独立。她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告诉她在学校里感受到了在家里感受不到的快乐,让妈妈感受到了巨大落差的同时,也感到欣慰。
不过,有时候过度的理想主义,让她高估自己,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理科,度过了一段迷茫期。
“别人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的。”刚开始她是那样自信满满。
直到别人用半小时完成了数学、物理作业,而她仍在对那几道题冥思苦想,于是心里产生了落差;直到期中考试后化学成绩实在“兜不住”了,才向父母坦诚,自己不想再待在理科班。
这份“理想主义”却在另一片天地找到了发光发热的理由。
她最喜欢的是选修课“鲁迅课堂”,那里注重个人的“感受”,以文学为载体,挖掘思考的深度。

“这门课我觉得,其他的课没有一门是要求学生有一颗对生活敏锐的心,一颗对情绪和思绪敏感的心的。这门课在这个意义上是独一无二的。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对一些感性情绪的捕捉和拿捏,一般都不是某一门课程会明文规定你需要具备的素养。具备这些素质的人被鼓励,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在课堂上,她可以分析分享喜欢的音乐背后,创作人的心路历程,“人类对痛苦与孤独的表达是十分包罗万象的。”她希望有一天,也能创造出如此震撼她心灵的作品。

她的原创小说《永夜的旅人》获奖,并收获了第一批“粉丝”。

这对她来说,是一座里程碑。
她才知道,她等了很久的“才华”,终于来了。
“以前我以为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人。就我可能看好多电影读了好多书,但是我没有自己产出的东西。这让我一直特别郁闷。说实话我没有想过,我能成为一个创作性的人。这次写的小说好像就是一下子迈过了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一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她和伙伴筹拍恐怖向校园微电影,筹措资金。

为交deadline的论文,通宵努力。

当初的校园微电影,成了敲门砖,后来,她去了国外学了电影,一步步走在自己的路上。

当终于找到自我的时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陈楚乔或许是三人之中最“幸运”的:因为对自己感受的确信,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天赋,良好的学校环境,支持她梦想的父母......所有人都在助推她实现自我。

“乖乖女”李文婷:

越是不确定的时候

越要认真地力所能及

从山西来到北京上学的李文婷,与前两个主人公相比,显得有些胆怯和小心翼翼。

她是三人中唯一的理科生,刚来时她最痛苦的是同学们讨论的题目,她听不懂。
导师制也意味着没有了班主任,让她无所适从:
“以前如果成绩突然下降的话,班主任会立即找你一次特别长的谈话,然后把你说哭了之后,你就又上去了,现在都没人管了。”
即使是在看重素质教育的十一中学,她也不敢松懈:竞争这么激烈,怎么能不学呢?
她甚至不知道周子其和伙伴创建的“学生内阁”是做什么的,对他们争取的权益,比如手机使用,食堂菜价,也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满,觉得他们做的事是无意义的。
她的天赋,可能就是“努力”。
别人在操场上嬉戏,她在宿舍里埋头学习。

“周子其们”不以为然,当作形式敷衍的阶段性计划,她认真做好。

她不断地在学习上耕耘,取得了进步。得到了“进步飞跃奖”,被邀请在全年级前分享心得。

默默努力,也能闪闪发光,被人看到,同时,她也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

父母希望她能够成为医生,或老师。
但她喜欢做不那么稳定的工作,不想再按照别人设定好的路走。
李文婷的爸爸奉行“中庸”的教育之道:“平平淡淡才是真。”认为普通人的日子未必不比优秀的人过得不幸福,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从小,取得了一点成绩她想得到父亲的赞扬,但总是得不到,她心里住着一个渴望被认可的内在小孩,更加想要去挑战。

第一志愿曾是当律师,明白了自己的口才是“天生缺陷,无法避免”后,放弃了当律师的志向。但终于撕开了成长的口子,用自己的方式“真实生长”。
高中生涯中,她做得最令人吃惊的就是“挑战”女团舞蹈。
从动作的羞涩放不开,到自信展示自己青春的风采,李文婷变得更坚定了:我就是芸芸众生中普通但又独特的一员。
高考后,她考上了首都经贸大学,成为了保险精算班的学生,带着青春时期摸索出的个人成长方式,继续独自前往。
正如卡耐基说的:
“不要害怕全心全意地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每当你完成这样的一件事,你就会变得更强大。”
比起天赋异禀的周子其,有人托举的陈楚乔,李文婷成为自己的方式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模样:越是面对不确定,越要认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此基础上,摸索成长的边界。
就像她始终认为的那样:
“认为自己做好了,做够了就够了,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无论它的时间或长还是或短。”

写在最后:
在捕捉这些孩子从高中到大学近千小时的素材后,我们看到了几位少年从懵懂青涩到成熟稳健的模样,虽然在纪录片中,老师是配角,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看到教育是怎么发生的。
导演张琳的一段话,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我们希望在里面看到的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真正在想什么,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他们内心的期待、彷徨是什么,这些东西都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值得一代又一代人永远去追问和关注。

学校,是个体形成、确定自己最初模样的地方。每个孩子都自带专属的资源天赋。在学校里,依靠这些原生能力探索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衍生出新的能力,愿每个孩子都向阳生长。

-TheEnd -

— 好课推荐 —

本文由 父母堂 来源发布

10年前,没有“鸡娃”没有“双减”,北京顶级高中的学生,是如何度过这三年的?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