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抱怨“太难了,我不会”时,家长不同的反应,决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置顶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作者:可乐妈

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


前段时间,送儿子去上围棋课,刚好遇见一位妈妈,正拖着孩子往教室走。

只见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哭闹,扯着嗓子喊:
“不想学了,我是真的学不会……”
听了孩子的话,妈妈显然更加火大了,机关枪似的训斥孩子:
“你要是都会了,还用得着花钱送你来上课吗?当初拍着胸脯说要学的人是你,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的还是你。
我数1、2、3,马上给我闭嘴!”
孩子还想说点什么,却迫于妈妈铁青的脸色,只能委屈地瘪了瘪嘴。
最终,灰溜溜地进了教室。
相信对不少家长而言,这一幕并不陌生:
生活中,很多孩子经常抱怨“太难了”、“我不会”、“做不到”,一遇到挫折,就立马想要放弃。
其实,面对困难时,往往是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孩子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经过30年的研究,发现人的思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网上有一组对比图,展现了这两者间最主要的几个区别:
1. 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成长思维的人欢迎挑战。
2. 固定思维的人痛恨变化,成长思维的人拥抱变化。
3. 固定思维的人总是关注限制,成长思维的人经常寻找机会。
4. 固定思维的人觉得没能力改变现状,成长思维认为凡事皆有可能。
5. 固定思维的人不接受批评,成长思维的人珍视反馈、主动学习。
6. 固定思维的人喜欢呆在舒适区,成长思维的人喜欢探索新事物。
7. 固定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无用的,成长思维的人认为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
8.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毕业后就无需学习了,成长思维的人觉得学习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不难看出: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商是固定的,努力是无用的,遇到困难时会轻易放弃;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眼前的挫折终会成为自己进步的阶梯,从而不断挑战自己。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陷入固定型思维呢?
很可能是因为父母平日里三种常见的错误行为——
1
误区一:
父母习惯于给自己设限
拒绝尝试新鲜事物
几乎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生病”了的家。
上周,妹妹叫我去家里吃饭。
我一进门,她就说自己快被女儿逼疯了。
通过妹妹的讲述,我得知进入初中后,外甥女悠悠出现了严重偏科的情况,语文、英语都不错,但理科简直一塌糊涂。
特别是小学没接触过的物理和化学,据悠悠说,这两门课自己就没听懂过。
然而,悠悠却好像并不打算追上来。
上课时频频走神,做作业就偷偷上网搜答案。
逼得急了,就狡辩说“我就是跟不上,天生就没长学理的脑子。”
遇上这种情况,可把妹妹愁坏了:
“你说说,这孩子怎么这样?
就算你文科再怎么好,中考也是要考物理、化学的呀!”
然而,妹妹的话却让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
平日里,妹妹也是经常把“脑子笨”、“学不会”挂在嘴边的人;
因为不会用Excel,多年来每次工作上有需要都是让妹夫帮她做,问她怎么不学,妹妹却理直气壮地说:
“看着那些符号就头大,教我再多遍我都记不住!”
这,其实就是自我设限的可怕之处。
脑科学家洪兰曾经提出一个观点:
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
孩子或许不会什么都听我们的,但他会潜移默化模仿我们的行为。
当父母总是说“我不行”、“做不到”时,孩子也会不自觉接受到这个信息,渐渐认为自己也一样糟糕。
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脑就真的“变笨”了。
2
误区二:
打击式教育
让孩子陷入无助的怪圈
记得在《心理访谈》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名叫范成金,今年33岁。
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出去找过工作,整整十年,就一直窝在家里啃老。
面对镜头,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初中时,她一度很喜欢写写画画,还曾自己设计过服装和运动鞋,可是父母见了,却严厉地批评她:
“有啥用啊,有用吗?看书去!”
做饭一不小心放多了水,全家人都要跑过来指责她。
久而久之,她变得越来越自卑。
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连开口说话都做不到。可家人还是动不动对她实施打击式教育: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就这样,范成金一点点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泥沼。
最终,选择在自我封闭中度过余生。
当一个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会遭到批评时,那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做。
很多时候,大人可能没意识到,一句脱口而出的批评和贬低,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当下,更是他整个的思维模式。
3
误区三:
夸奖孩子时
只会说“真聪明”、“你好棒”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经常夸孩子,可孩子还是不愿意努力,尝试新鲜事物。
其实,有时候不恰当的夸奖反而会固化孩子的思维。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针对纽约20多所学校,400多名学生做过一项实验:
第一轮测试中,研究人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都会当场公布分数,并附送一句夸奖的话。
但不同的是,第一组孩子听到的是“你很聪明,在拼图方面颇具天赋”;而第二组孩子听到的是“你一定是很努力,才表现得如此出色。”
到了第二轮测试,孩子们可以自行选择测试的难度:
一种比较难,但能从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相对简单,和上一轮较为类似。
结果,90%被夸“努力”的孩子都选择了第一种,而大部分被夸“聪明”的孩子都倒向了第二种。
随后,开始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轮测试的难度远远超过了这些孩子的水平,没人完成任务。
但在面对困难时,被夸“努力”的孩子往往会不断进行尝试,最终,他们的成绩比第一次测试时进步了30%左右;
可被夸“聪明”的孩子,却更容易放弃,也更容易感到沮丧、焦虑。
不仅如此,和第一次相比他们的分数也退步了约20%。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
被夸“聪明”的孩子,会把失败归结于天赋不够;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更专注于做事的过程。
同时,前者也更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主动去尝试,一旦经受挫折,只会束手无策。
错误的夸奖,不仅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反而会损害孩子的抗压能力,阻碍孩子的思考方式。
4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曾以美国13所高中的差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过一项实验。
结果表明: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愿意迎接挑战和付出努力,在面对挫折时,也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父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父母经常使用积极地表达
成长型思维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示范出来的。
在生活中,父母要尽量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
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
把“我不行”改成“我再努力一下”;
把“太难了”改成“这件事充满了挑战”……
父母经常有意识地用积极的角度描述问题,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自信和勇气。
2. 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引导孩子正确归因
固定型思维的父母,只关注孩子是否达成他们所期待的目标;而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更加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
心理学家贺岭峰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看到女儿59分的试卷后,他没有就批评、指责女儿,而是告诉女儿,考试也分为选拔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并鼓励她:
“这一次,你诊断出了41分的问题,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贺岭峰教授这么做,是为了让女儿知道考差了,只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而责骂孩子“蠢”“笨”,则会让孩子误认为是自己天赋不够或能力不行,从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因为结果不尽如人意,就否定了孩子努力的过程。
3. 拒绝笼统、空洞的表扬,掌握赞美孩子的正确姿势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提到:
“如果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很好,在赞扬他时,要强调他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他先天有什么过人之处。
比如,夸赞孩子的态度、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
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尝试使用著名的“FFC模型”:
F(fact 事实)——“今天回家后,妈妈没有催促你,你就主动开始写作业”;
F(feeling 感觉)——“这让妈妈觉得很骄傲,看到我的宝贝终于养成了好习惯,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C(compare比较)——“跟上学期相比,你的确进步了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这一环节中,父母最好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而是只跟孩子自己比。
5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的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其实,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
一个班级中那些学业优秀,并且持续进步的孩子,往往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家境最好的,但一定遇到挫折时最不容易放弃的。
所以,作为父母,比起逼着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不再追求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而是将目光转向过程,持续发力,用长期投入的汗水和矢志不渝的坚持锤炼自己。
唯有这样,孩子才能走出思维的牢笼,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END-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简介: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欢迎投稿,邮箱:tg@yrbaby.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文由 儿童心理课堂 来源发布

当孩子抱怨“太难了,我不会”时,家长不同的反应,决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