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你准备好了吗?



6月,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号礼堂内,一排排座椅虚席以待,几个月后,一批青年学子即将在这里庄重宣誓,正式步入漫漫学医路。

6月11日,一次特殊的线上座谈会以这里作为直播现场,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胡盛寿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赫捷院士,与著名媒体人白岩松一起聊聊学医这件事,几位医学专家分享了他们学医、成医、从医的感悟。

对话的一开始,主持人白岩松就抛出了问题:为什么选择学医?

胡盛寿院士和张抒扬教授不谋而合,因儿时目睹身边亲友罹患疾病的经历,促使他们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看到邻居的妈妈去医院做了心脏手术,出院回家后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当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准备上大学、选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医,而且在后来也选择了心血管专业作为自己的方向。”儿时的经历印刻在胡盛寿院士的心里,并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儿时好友在幼年丧母的经历,则给张抒扬教授带来了很大触动。“那么小的孩子失去了患病的母亲,这件事让我立志,将来能够成为帮助人、救治人的医生,尽力让更多人避免面临失去亲人的悲伤和遗憾。”

不同于“自由恋爱”式地选择了学医,也有“先结婚后恋爱”一般的故事。“当年报考大学的时候可以填5个志愿,医学院是我的第三志愿。高考成绩一出,我第一时间被医学院录取了。”赫捷院士说,那一刻,一份救死扶伤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而王辰院士笑称:“我是遵‘父母之命’。父母都是文科老师,但他们有自己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有对自己孩子的看法,觉得我从秉性上比较适合帮助人、有同情心,于是他们强烈地建议我学医。但其实,那时我的兴趣偏于建筑。”

医者的身上都带有一些特质,对于初入医门的年轻人来说,哪一点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呢?学医究竟学些什么?各位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医学教育不敢不优秀,因为医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未来从事的工作服务于健康这一人类终极利益。”王辰院士表示,医学教育一直是高标准、严要求的。“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在医学院的学习发生两点变化。第一点,他内心的善良和悲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第二点,他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专业的水准是帮助他们充分实现人文情怀的关键。”王辰院士说。

“从事医生这一职业需要人的善良、慈悲。在学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处于脆弱状态、有各种诉求的患者。医生除了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过硬的本领来处置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悲悯之心,能体谅患者的痛苦状态并带给他们希望。”在胡盛寿院士看来,学医不仅需要高智商,更需要高情商。

“我们在工作中观察发现,医学院的学生在刚毕业的前几年可能差别不大,而随着时间推移,差距会渐渐显露出来。在求学期间,经历了基础扎实、结构严谨医学教育的学生,未来无论从事临床工作还是基础研究工作,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赫捷院士眼中,扎实过硬的本领是医学院送给每名医学生的“最强武器”。

张抒扬教授则表示,学习医学知识、从事医学行业本来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学医需要一个人不断钻研,需要他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在医学教育中,我们不仅培养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培养他们对这份职业的爱与坚守。做医生是仁爱之事,在仁心之上承载精湛的医术,才能使得一名医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医学领域中更多未知的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医路上,自然少不了一个个老师的身影,他们在学生的成长路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胡盛寿院士认为,老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扎实的临床功底,更有对本专业超前的理解、发展的眼光、国际化的视野。“老师在求学道路上不断引领着你前进,在不同的阶段传递给你信息,让你在探寻、前进的道路上对专业、对知识有越来越深厚的兴趣。我想这是老师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张孝骞教授、林巧稚教授、曾宪九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这些医学大师的仁爱精神和严谨的学术作风,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延续、传承。我们的年轻学子除了努力吸收医学知识、打磨自身本领,也在不断向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对患者的同理心,以及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等等。”张抒扬教授说。

主持人白岩松引用了罗素的一句话:“推动一个人向前进的动力有三种,一是对爱的渴望,二是对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我觉得这三者加起来,恰好是一名医生的构成。”那么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面临着什么呢?

“真正的医生不仅要着眼于具体的疾病、面前的某一个患者,还要更多地关注群体,乃至人类,以维护大卫生、大健康为着眼点。”王辰院士举例,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直在推动的群医学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公共卫生是全社会的综合行动,医学院培养的学生要对健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努力动员社会各界去实现这一目标。”

胡盛寿院士解读了“大医生”的概念,“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从临床医疗的角度来说,治疗的手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说,现代生物的前沿技术已充分融入其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好的医生,更致力于培养‘大医生’,培养更多的医学科学家、公共卫生科学家、生物科学家。”

文:健康报记者 胡彬

编辑:于梦非 胡彬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天!2022年1月22日,雪后的“冬奥小城”崇礼。谢雅茹 摄张家口崇礼已就绪!家人们,咱就是说崇礼的变化可太大了比如这里:(点击下方图片)前..

不再受制于器官短缺的未来,还有多远?作者 | 宛辰编辑|靖宇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心脏病患者,支撑你生命的「发动机」即将熄火,换一颗他人的心脏,是唯一的选..

今天,#30 岁人大硕士为学医重新高考# 的 tag 冲上热搜。7 月 25 日,即将迈入 30 岁的纪思璇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高考录取..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走进北京大学医学部已经16个年头了,从稚嫩懵懂的学生成长为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当我回首过去,16年前填写高考志愿的毅然决然;第一..

不知不觉又到了留学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同学要去国外读语言课和留学,而这其中许多人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去国外学习生活。“到底应该带什么去国外呢?”“要不要提..

#2022下半场,你准备好上场了吗?#你的2022上半年是怎样度过的?也许你走上了升职加薪之路;也许你邂逅了意想不到的桃花;也许你被突如其来的阻碍困住了脚步......无论如何..

你想学医吗?关于报考医学类专业你有什么疑问吗?6月26日13:30—14:30,健康报官方微博在线连麦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万冬、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徐静..

我到协和学医完全是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认为“社会腐败,不能让儿女们从政,而做医生却是一种既高尚又稳妥的职业,不管社会如何动乱,济世救人总是会受到人们尊重的”。他..

最近全国连续的高温天气,感觉不少人的心里已经开始不自觉地向往冬天。广袤的雪地银装素裹,抛去令人无法忍受的燥热和黏腻,很难不想在这个持续40度高温的季节里,逃出炙热..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北京大学能学医吗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北京大学学医毕业后到什么医院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学医去清华还是北大?学医去北大。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

高考季GAOJIKAO致高考后的你: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愿你不负拼搏,花开盛夏;历尽千帆,睛彩圆梦!12年的寒窗苦读12年的..

点击↑BENZ保养维修关注置顶,懂车,更懂奔驰!近日,从海外媒体获悉,全新的梅赛德斯-迈巴赫 S 680将于今年上半年在韩国上市。中国做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学医要选什么科目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学医要选什么科目高中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大学学医一定要选哪些科目 学医必选科目是什么学医必选科目是什么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

氢是宇宙已知元素中最轻也是最多的元素。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氢能高热值、低污染、来源广、转换灵活的优势正在得到前..

本文原标题:《书院制改革,高校准备好了吗》。书院制是近十余年来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最初在少数几所高校探索,逐步发展到已有上百所高校建立了30..

三月繁花盛开连衣裙跟春天才是绝配连衣裙对我们身材的包容度要更强穿上好看的连衣裙去给春天上色春天才会变得更加绚烂多姿今年连衣裙也有很多新鲜关键词,柔软的材质堆叠出..

本文由 健康报 来源发布

学医,你准备好了吗?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