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每个“磨娘精”心里都藏着一个秘密


昨天,妈妈群里有小伙伴郁闷地说道:孩子断奶后,我就结束为期2年的全职妈妈生涯,开始上班了。
但自从家里老人帮忙带娃后,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一回来,孩子就不听话;你不回来,跟我在家待得可好了,能吃能玩还能睡,一点儿都不费力”。
刚开始听到这话,我真的很伤心,总觉得似乎在指责我把孩子惯坏了。但后来听得多了,我是既心烦又生气“难道我还不能回家了吗?我就不用见孩子,天天在外面流浪吗?”
……
好吧,大概所有的妈妈,都听过类似的话。之前疫情期间,我居家办公的时候,家里小家伙也是这样。
每次和他奶奶在外面玩得很开心,但只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我们房间的门口拍门,家里老人就会顺口说一句“看见你妈,就没一点骨头气”。
等我打开门以后,小家伙就会瘪着小嘴,发出假装哭泣的声音。然后开始委屈巴巴地指着自己的胳膊或者腿说疼。
再不然就是,拱到怀里,手脚麻利地爬到我的腿上,让抱抱他。
每次看绘本的时候,非要我给他讲,或者听他叽里呱啦声情并茂地说;就连吃饭也得我喂,如果发现是奶奶,就会生气地把人推开。
刚开始老人还会吃醋,说几句酸话。后来直接看开了,每次都会趁娃粘我的时候,到楼下找人聊聊天。

中国有句老话叫“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甚至还把这种现象称为“见娘愁”。那么为啥孩子见到妈妈后,就会变得特别黏人,不好带呢?
坦白讲,不管是处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或者其他别的关系之中,人们都只会在自己信任和依赖的人面前,撒娇任性。
孩子在别的照护人面前,十分乖巧听话,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尤其当看护人脾气不太好,比较严厉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惹麻烦和被训斥,孩子不敢去尝试探他们的底线,而且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而孩子之所以在妈妈面前,各种撒娇淘气、使小性子,其实都是出于对妈妈的爱和信任。
见到妈妈后,他们就会彻底松弛下来,开始放飞自我。一则是因为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最爱他的是妈妈,能够给他足够安全感的人也是妈妈。
二则是他们想引起妈妈对自己的关注,想要通过各种磨人的行为,来确定妈妈始终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保护他、理解他。
所以,当再次听到类似“你一回来,孩子就不乖”的话,妈妈不必自我怀疑和烦恼,这正是良好亲子关系的表现。
最后想说,在每个“磨娘精”的心里,都藏着这样的小秘密——希望自己永远都是妈妈心中最重要的存在。
对于他们来说,在父母怀里撒娇是最幸福的事。当孩子很黏你时,别感到心烦。毕竟孩子黏你的时间,也就只有短短几年。
而当被折磨得快崩溃时,也请多一点耐心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稳稳的幸福和安全感。
这是因为,父母爱的滋养,是孩子的精神食粮.会使他们变得自信沉稳勇敢,人生路会越走越顺。

本文由 好孕 来源发布

“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每个“磨娘精”心里都藏着一个秘密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