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和乐”之歌与“和”思想的发展


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追求“和乐”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实际上来源于燕饮之礼中“和乐且湛”的情感体验。《诗经·小雅》中有一组诗,集中呈现了燕饮之礼中人们对“和乐”氛围的深刻感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鹿鸣》和《常棣》。

《诗经》及相关历史文献

《鹿鸣》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毛诗序》说:“《鹿鸣》,燕群臣嘉宾也。”这里所说的“燕”,就是天子诸侯享宴群臣的燕礼。行燕礼的目的,在于实现君臣上下的亲和不相怨。所以,《礼记·燕义》在总结燕礼的功用时说:“以是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鹿鸣》是在以群臣嘉宾为享宴对象的燕礼仪式上演唱的乐歌,所以歌辞在表达燕礼上下和宁的主题意义之外,也着力强调了与燕者可以学习与效法的德音与德行:“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这样的礼赞与燕饮之礼一样,可以有效笼络人心,从而实现“和乐且湛”“上下和亲”的目的。

《常棣》与《鹿鸣》不同,它是一首以亲睦兄弟为主旨的诗。该诗以在花托上鲜艳华美的常棣之花起兴,引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义也由此展开。“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在面对死亡、丧乱等令人畏惧的事情时,只有兄弟才会相互关心,才会去尸体堆里找寻,才会努力救对方于危难之中;所谓“良朋”,只会增加一声叹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即使在家里打成一团,但面对外来的欺侮,兄弟总能同心合力,共御其侮;而“良朋”呢?来了也不可能拿起兵器相助。“兄弟”与“良朋”如此不同。但是,在“丧乱既平”的安宁之世,人们却往往淡漠了兄弟之情,出现“虽有兄弟,不如友生”的情况。面对此情此景,《常棣》倡导以实际行动来亲睦兄弟关系,“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即设好装满酒物的笾和豆,在家族私宴上饮酒;兄弟备好了酒食,和和乐乐亲近和睦。

与《鹿鸣》纯粹的燕宾和乐相比,《常棣》所要表达的意义更加复杂:既涉及兄弟之情与朋友之情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表现,也涉及反思之后的选择。这种复杂的诗义,缘于该诗复杂的创作背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借富辰之口,记录了《常棣》一诗的创作本事:“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在《国语》中,富辰的话又被记载为:“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周文公是西周初年的周公旦,召穆公是西周后期厉、宣时代的召虎。两书不同的记载引发了对此诗创作时代的争议。但实际上,这两说并不矛盾。在西周初年周公面对武庚之乱时,很可能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劝说过管蔡兄弟。至西周后期召穆公时代,面对国人暴动带来的宗族不亲、兄弟离心的乱局,召穆公化用其成句而作《常棣》,既暗含了“兄弟”必须藩屏王室的政治指向,又切合《常棣》“燕兄弟”的礼乐主题,突出了兄弟之间“和乐且湛”局面的来之不易。

就周代历史的发展来说,从西周穆王之后即走上了式微之路,而周厉王的暴虐专利所导致的“国人之乱”,更给周王室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打击。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大雅·桑柔》直接出现了“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的叙述。“天降丧乱,灭我立王”的灾难,在让周人对至高无上的“天”产生怀疑,同时,更加关注“人事”之“为”。同样在《桑柔》篇,作者已经明确认识到民众之作为与官员之行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职竞用力。民之未戾,职盗为寇。”(民众没有法则,缘于官员的刻薄而背信弃义。做起不利于民的事情,唯恐不胜。民众邪僻不正,缘于官员竞相使用暴力。民众不得安宁,缘于官员劫掠为害。)因此,经历了厉王之难后,当周人在宣王中兴之世再一次获得安宁的生活时,他们才会格外重视只有在安宁之世才有的燕饮之礼,也才会对燕饮之礼进行时“和乐且湛”的气氛产生异乎寻常的感受。《鹿鸣》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常棣》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皆缘于此。

周宣王中兴时代人们对燕礼仪式中歌乐配合、上下亲和的和乐气氛的深刻感受与认识,为西周末年太史伯从哲学意义上讨论“和”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史伯论“和”,发生在周幽王八年。面对周幽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的表现,面对“周乱而弊”“王室多故”的形势,担任周王朝司徒的郑桓公遂与史伯谋逃死之所。史伯在为其分析局势、出谋划策,阐述国家兴盛衰亡之理,指出周幽王“去和而取同”的严重问题之后,精要地论述了“和”的意义:“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指出只有“和”才能蕃息万物,如果一味求“同”,最终将走向无以为继。因此,他给“和”的定义是:“以它平它谓之和。”这就是说,“和”是依靠异质事物的相互作用使物体达成或表现出来的协调平衡的状态。因为异质的存在,事物才具有生长与发展的可能。史伯特别强调金木水火土“杂”成百物的意义,他通过“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的层层递进,充分论证了只有通过“以它平它”,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和”的道理。婚姻嫁娶中的“聘后于异姓”,选贤任能时的“择臣取谏工”,都是为了汲取异质的力量来达成“和”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对立统一的属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才是推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充分论证“以它平它谓之和”的道理之后,史伯再一次强调了“同”的危害:“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史伯的议论虽然深刻,积重难返的西周王朝还是随着周幽王的“去和而取同”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春秋时代,各种“不和”之事接连发生,于是围绕“和”的讨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国语》记载了周景王想铸造“无射”大钟时,单穆公与伶州鸠的反对之言。单穆公从生理感受以及身体健康的角度论证音乐之“和”的重要意义。他以“无射”大钟超越了审美的界限,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伤害,进而伤害君主的执政能力,最终会把国家带入险境的角度劝说周景王。但周景王不听,又去问乐官伶州鸠的意见。古人十分讲究“声音之道与政通”的道理,作为乐官的伶州鸠坚持的正是这条原则,所以他说“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伶州鸠从音乐与政事的关系入手劝说周景王,所谓“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强调的正是不和谐均平的音乐与过度耗用民财制造乐器给身体与政事所带来的伤害。伶州鸠说,只有“和平之声”才能带来“蕃殖之财”,“听之不和”的音乐只会“离民怒神”,但周景王没有听劝,坚持铸造了“无射”大钟,且在钟成之后认定其音“和”,然而一年之后周景王卒,真相被揭出:“钟不和也。”

《左传·昭公十年》记载了齐景公和晏子之间的对话。晏子陪同齐景公打猎,大臣梁丘据闻讯驾车赶来,齐景公感慨,满朝大臣只有梁丘据与自己“和”。闻此言晏子当即指出,梁丘据的行为只是“同”而已,哪里称得上“和”?由此引出了“和”“同”差异的讨论。晏子指出,“和”就像美味的肉汤,不仅需要水、火、醯、醢、盐、梅、鱼、肉等不同的食材物料,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宰夫“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调和其味,诸多因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这才有能让人心性平和的肉汤。音乐也与美食一样,需要“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只有让诸多因素协同作用,才能生成让人心平德和的“德音”。因此,真正的君臣之“和”,应该是在君说行的时候想到不行的因素,在君说不行的时候努力证明其中的可行之处,这样才能做到思虑周全,实现“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的清明政治。在充分论证什么是“和”之后,晏子又分析了梁丘据之“同”:“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这显然是与理想的君臣之“和”截然相反的表现。晏子用“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两个基于常识的反问,鲜明表达了对梁丘据之“同”的否定。

经过史伯、单穆公、伶州鸠以及晏子等人的充分讨论,“和”与“同”的意义及区别被彰显出来。至春秋末年,孔子也利用“和”与“同”区别了“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至此之后,“和而不同”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在中华文明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西汉时代,诸子之学仍被视为儒家六艺之术的有益补充;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的东汉时代,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在经历与儒、道思想的冲突碰撞之后,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至晚清,“科学”与“民主”观念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革新思潮合力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可以说,这些伟大的思想变革,都与“以他平他谓之和”的观念一脉相承,充分地展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深刻性。“和”的观念本身就包含着对差异与矛盾的肯定,“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既造就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强大包容性,同时也成为其历经劫难又屡获生机、绵延至今的内在动力。

“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秉持着“和而不同”精神的中华文明,以其漫长的历史一遍又一遍地验证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道理。承认矛盾、尊重差异,倡导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取长补短,寻求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的智慧与营养。这是“和而不同”之文化精神的当代表达,也是应对当前复杂背景下种种冲突与对抗的最佳选择。(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作者:马银琴

编辑:鲍家树赵昕

团结报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二十大报告中有哪些新提法?对于平台经济,中国是否还会鼓励和支持?怎么看房地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本次长安讲坛上,杨伟民的精彩观点包括这些:1在高质量发展阶段,..

纬书与汉代的思想世界 文丨任蜜林纬书是汉代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有着巨大影响。其不但影响当时的政策制定、官吏任免、封禅祭祀等国家大事,..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学习这些思想智慧,可以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天下一家传达了中国人对于世界大同的美好祝愿。这一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脉络,中国古代一批最杰出的思想家,对天下一家进行了诠释,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厚遗产。子夏:四海之内..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矢志奋斗,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先锋模范,值得铭记与弘..

王东杰(章静绘)清华大学历史系王东杰教授长期从事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在最新出版的著作《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一书中,他运用“心理史学”“具身认知..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字阅 读 需要 6分钟三国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民间喜好来看,多数读者在支持、同情蜀汉的同..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

丁荫楠执导的电影《鲁迅》海报 改变“无声的中国”:鲁迅思想的视觉传播刘润坤 张慧瑜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思想与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标识,鲁迅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作..

邓演达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等人在日本制订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其中说:“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李大钊《青春》一文。他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

陈寅恪在德国文︱维 舟2020年是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距离他辞世也已有半个世纪,但他所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说是近现代知识分子独立性最具象..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培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培根的思想成就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关于心理的格言1、心理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兄弟。2、正视自卑心理,把自信作为人生成..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巴尼特·纽曼,以及巴尼特·纽曼的艺术思想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巴尼特·纽曼的画作是简单的线条却价值1亿美元,你如何欣赏他的作品?国作家高哥里曾经说过:“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都是..

本文由 团结报文史e家 来源发布

《诗经》中的“和乐”之歌与“和”思想的发展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