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医走江湖,民间中医江湖生存之“道”


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撰稿 | 五加皮

“中医的生命力就在大街小巷的诊所医馆里边,你们5个只要坚持15到20年,以后你们定会奇货可居。”——邓中甲教授

2021年7月,在第三届全国青年中医论坛上,云南聚贤堂中医馆的创始人王洪先生为台下的青年医生带来了他的江湖故事,以一颗执着倔强的火种,点燃来自五湖四海的赤诚之心。

1


为民间中医正名

早些年提起“民间中医”,因为良莠不齐甚至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总稍带些贬义。但如今,随着政府的大力整改、能人志士的自强不息,“民间中医”这个群体的样貌早已大大改变,是时候给予他们一个正面的定义了——

“具有行医资格,热爱中医,矢志岐黄,有合格中医理论基础和基本道德修养的中医临床践行者,多指体制外各种合法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医生。他们坚持以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临床,但也不排斥西医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

新时代的中医所面对的患者大都是手持医院检查单来的,只知道哪些指标异常,或是哪里出现炎症,并不知晓中医理论。所以知晓并学会贯通中西医知识常理,才能更好地与病人交流。

2


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1.朝气蓬勃,潜力无限

民间中医像山坡向阳面的植物,苦于扎根,勤于抽枝,以一切疑难杂症为阳光雨露,必将成为占有一席之地的参天大树。

2.承上启下,无可替代

选择中医,选择临床,又来到民间行医,学承古法之道,入江湖而炼绝学,这个群体任何一员的成或败,都是中医发展的节点之一。

3.杂务缠身步履艰难 VS 轻装出行心无旁骛

成都可以算是王洪的第二故乡,每年他都会抽空回到这里与几位同道小聚一番。其中有三位是体制内的青年医生,在成都亦有各自一番成就。每逢聚会,几位同道总是羡慕王洪每日可以专心看诊,SCI论文发表任务则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故而在研习和传承的路上,民间中医好似一支利剑,以最快的时间义无反顾地往终点疾冲,破除重重阻碍,开疆拓土。

4.诱惑重重易迷失方向

王洪12年的民间行医历程里,出现过许多半道改行的人,有的去当了律师,有的去销售手机,还有转到农业化肥行业的。职业生涯中本就会潜伏诸多诱惑,打扰原本的规划,当小有名气之后,诱惑只多不少,对于年轻人而言,一旦缺乏方向或缺乏定力,极易误入歧途。

3


遵“道”而行,行稳致远

民间中医的执医之路充满各种坎坷各种“坑”,以各种包装完的假象引诱人入坑,没有一种监测器可以百分百排雷,但携上这些经验之谈,在碰上令人踟蹰的十字路口时,也许可以帮助你选择一个路况较好的方向。

1.持之以恒,坚定初心

12年前,王洪刚刚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摆在这位方剂学博士面前的就业选项每一个看上去都是康庄大道。稳定的工作、丰厚的薪资、高级的头衔……但是最后,他选择了背向这些荣誉和待遇,背向那个繁华的世界,只身到民间去。

当家里知道这个事情后,顿时炸开了锅,至亲都对这个选择无法接受,姑父长达一年时间没有跟王洪再说过话,母亲则是骂了他一年之久。民间行医当时在长辈们看来就是“没有正式工作”,辛苦培养了他29年的长辈在面对外界时倍感惭愧。唯一的支持声音来自其爱人——“你就去坐诊,大街小巷门诊尽管去坐!”,简单一句话,饱含无限鼓励,还有专属于伴侣的一份包容。

为王洪种下“大街小巷”这颗种子的,是其博士导师,也是全国方剂学教材的主编邓中甲教授。在王洪与另外四位同门博士毕业时,邓教授曾言:“中医的生命力就在大街小巷的诊所医馆里边,你们5个只要坚持15到20年,以后你们定会奇货可居。”王洪没有辜负教授的期望,在回到云南走进大街小巷的第二年,他看到了教授以前描绘的一番天地。到2010年下半年,王洪的日门诊量已达百位以上。

回顾那段从无到有的日子,他只用了两个词语来形容——“笃定”与“淡定”。在纷乱的江湖里,支撑着走过的是初衷,是对中医、对国粹的热爱与敬仰。


2.寂寞繁华如云烟,清贫富裕皆坦然

“没有病人你也苦,病人多了你也苦。”

起初门诊量较少时,对中医药的热爱以及对所学所得的信心支撑着王洪坚持了下来。但是在门诊量多起来之后,家庭条件随之改善,仿佛必须尽快将以往的艰难困苦远远抛开一样,他开始频频琢磨并同别人分享明年将会换一辆怎样的新车再买个怎样的新房子的规划。偶然有一天,“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就行了”,这句老家常用的俗语像陨石坠落一样撞进王洪的脑子里,也撞碎了之前那些萦绕于脑海的思虑。物质的重要性被重新评估,内心回归坦然状态,现在的王洪不仅一辆车都没有,而且每天步行13.8公里到医馆上班。

3.学无止境,博学强识,中西贯通

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中医药部分自然也同其他方面的文化不可分割。刚入邓中甲教授门下时,王洪便向老师请教该读哪些书籍更有利于学术研究。邓教授没有拿出各种医古文,反而是让王洪先去了解一遍先秦的诸子百家。只有了解国学、热爱国学,才能更加坚定自己在中医药方向上的信念。

在打下扎实的中医药基础之后,学习西方医学时才能更好地做到融会贯通,在看诊时做到与患者思维建立无缝衔接。

此外,学习也需要有交流和碰撞。一年多以来,在聚贤堂中医馆,每周三所有医生都会参加集体学习活动,这种思维碰撞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充满活力,最后的成果也是令人欣喜的。曾有一次活动因为一个桂枝汤的方子,各持己见激烈探讨,结束时,众人纷纷起立,为彼此的发言鼓掌,更为这个属于中医的氛围而鼓掌!


4.德无止境,德医并重,德医双修

王洪每年都会挤出一到两周的时间回云南老家义诊,那里曾是极度贫困的地区,病人们习惯称呼医生为“老师”。有位老人住在非常偏远的农村,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命丧车祸,只剩下一个孙子陪伴在他身旁。这位老人只要听说王洪回来,都会来到县城找他看病,每次看完病王洪都会将其药费也一并免去。有一回老人听说王洪义诊结束要准备离开了,特地从家里再赶到县城一趟,拿着一个已经残破的簸箕,装了九颗鸡蛋,“王老师啊,我真的凑不齐10颗了,知道你要走,这9颗鸡蛋送给你。”老人家如今已经去世了,但他的这句话却永远留在了王洪心中。

老人的孙子后来在县城里开了一家早点铺子,王洪每次回家他都会在店里为王洪宣传一番,王洪也都会来到店里吃早点,否则老人的孙子就会跑来问王洪是不是看不起他,为何回家了却不过来吃个早点。一个是医者仁心,一个是赤子真诚,百姓对医者医德的认可,是无论花多少钱用上什么营销手段都换不到的。对于青年中医,在医术尚未炉火纯青之时,更要坚持以德行医,做好服务。

早在几年前,王洪的粉丝们便给自己取了个名字——红薯粉。以前一个微信号的好友数量上限是5004,为了更多病人能加上他的微信,他陆续开通了四个微信号。好在今年技术革新,微信好友可以无限添加了,这让王洪也轻松不少。现在这四个号里总共有三万多粉丝,每天他总会抽空亲自上线回复粉丝的各种问题。

5.细水长流,健康工作

六七年前,每日门诊病人200+,让王洪感觉自己“达到人生的巅峰”,每天都是高嗨状态。有一天一共看了224个病人,从早上7:50到晚上11;30,从问诊、病历录入到开处方,没有一个助手,全部由王洪一人完成。他还因此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写到晚上十点钟从诊室落地窗望出去能看到走廊上依旧满是候诊的病人时,“我在里头看病看到哭,病人在外头等到哭。”

有一年医馆统计出了他一整年的门诊量是36387位,王洪和爱人开玩笑说如果每天看不了一百七八十个患者,都不好跟人打招呼了。繁重的工作量给事业带来了成就感,也给身体带来了重创。严重的胃病和心肌缺血让王洪认识到这种状态是不合理的,工作在无限透支有限的身体。现在他已经将工作调整为每日半天门诊,60-70个门诊号。


中华民族文化有上下五千年,中医药的历史也是漫漫长河,而未来中医药也定会凭借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发展下去,作为中医药发展道路上重要的每一份子,我们都应该保持健康的体魄,一个人是细水长流,但是当所有人汇聚起来共同前进,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

6.海纳百川,疗效至上

关于中医门派之别,各地都有不同的氛围,几千年来也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景象。方剂学出身的王洪,则是更加推崇“失其法而不离其方”,他常强调“寒温并用”、“整体观”、“辨证论治”。但王洪坚信,中医门派之间更应该摒弃门户之见,相互包容相互接纳,在碰撞中迸发出新的学术火花,从而更好地提升疗效,造福病患。

7.勇于发声,为中医代言

这个时代早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各行各业琳琅满目的讯息一刻不停地扑向我们的生活,十分钟前刚被推上热搜的新闻在下一秒可能就会被新的内容取代。因此,请有所思有所为的中医们,尤其是新兴的青年中医们,把你们的想法、困难和成就,把你们的成功验案都说出来,让世人真正了解中医的各方各面,中医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发展!

4


结语

前不久,电影《中国医生》上映,据说是“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可是,每一位走进影院的中医人,都无法像网上所说的普通观影者一样“泪流满面”“感动不已”,更多的是看完之后一腔怒火难以平静。

但值得开心的事情是,疫情期间中医药所做的贡献还是被关注到了,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发声,也有来自各方各面的支持为我们加油打气。

在这样一场恶战面前,不仅有方舱医院里的中医值得敬佩,民间中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打开医馆大门为群众免费发放的防疫汤药是千古医学珍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凛然大义。体制外有更辽阔的世界可以闯荡,中医药本就是属于民族的智慧结晶,国外的中医馆尚能门庭若市,在中华大地上本应该无水土不服之说,属于我们挣脱束缚展翅翱翔的时代一定就在不远的将来。


I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口述/王洪,作者/五加皮,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五加皮 视觉|花椒

-更多阅读-
藏地义诊带来的中医学习启示
医以简能,业贵持久——立志做百年老店的医馆人
忆往昔 | 深圳和顺堂创始人宋钢的早年奋斗史

-商务联系-

茯苓|15814688287(微信同号)
本文由 医馆界 来源发布

执医走江湖,民间中医江湖生存之“道”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