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108岁新冠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叶鸣老人及家人和医务人员合影

5月14日上午11时许,入院32天的108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叶鸣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康复出院。创下国内重型新冠肺炎转阴出院最高龄纪录。

一时间,消息传遍全国。不少网友惊呼:这抢救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吧,了不起……

巧合的是,他与之前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内痊愈出舱的93岁老人、曾作为随队护士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王漫如(5月11日《健康报》4版《一场特殊的出舱仪式》报道),正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友。

王漫如(左)、莫韵竹(中)和叶鸣(右)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合影

叶鸣老人20世纪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利用自己在上海市立第三医院手术室做麻醉师的身份,为抗日游击队筹措医疗器械、药品等。抗美援朝时,他参加医疗队,奔赴前线。

年轻时的叶鸣

4月12日,叶鸣老人开始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经确诊罹患新冠肺炎,被送到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该院副主任医师蒋庆渊发现老人意识不清,有脑梗、冠心病等病史,长期卧床,比较虚弱,立即将情况反馈到指挥部。

4月27日晚,叶鸣的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变差,指脉氧最低下降至79%。值班医生敖荣广立即组织抢救,并根据重症患者诊疗常规迅速开启专家会诊模式。结合CT胸部影像结果和基础疾病病情,专家团队判断患者已经进展到新冠肺炎重型,次日将老人转至ICU抢救。


在血氧95%正常情况下,为改善呼吸衰竭症状,适合给老人施行气管插管。该院ICU主任王树云说,患者已超高龄,如进行有创操作恢复时间长,而且其女儿也不赞成插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钟鸣教授、国家督导组专家等开展病例讨论后,一致决定不插管,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王树云介绍,人的肺泡并不是全部被利用的,靠近背部的一些肺泡并没有张开。新冠肺炎重型患者采用俯卧通气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将靠近背部的肺泡打开,替代肺炎损伤的肺泡,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同时排出病肺里的液体。常规俯卧通气要求一次至少12个小时,考虑到老人心脏功能不好,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密切关注他的生命指征,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帮助调整睡姿。这样做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下,多学科专家组针对百岁老人复杂的身体状况,专门组建了由心内科、老年医学科、呼吸科、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和护士长吴胜天等高年资护士为成员的“老宝贝”守护团。大家在坚持“一人一方案”的基础上,对叶鸣老人给予重点关注,每日数次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工作之余,护士们还不忘记跟老人唠唠嗑,讲很多鼓劲的话。医生在查房的时候,会主动跟患者做沟通;在护士们眼中,叶鸣就像是一个“老小孩”,需要更多关心与陪伴。在护理团队专业、尽责、精心的照护下,叶鸣的各项化验指标及生命体征一天比一天好转。

5月13日,叶鸣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医护人员高兴地拥到病床边,祝贺老人又打了一次胜仗,老人开心地笑了。

5月14日,叶鸣达到了核酸采样时间超过24小时、连续两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出院标准,顺利康复出院。医护人员纷纷为老人送上祝福。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孙国根 通讯员盛科美

图:沈诗语(老照片由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提供)

编辑:徐秉楠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闫龑

2022年2月22日,在这个“最有爱”的日子里,临港新片区向全球人才抛出爱的橄榄枝——在临港新片区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暨科技创新大会上,启动了人才企业年金计划,这是全国..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以“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丁丁保卫战’”为标题,发布了一则紧急救治来自境外高风险地区的外籍患者的消息。一时舆论哗然。此前该院刚刚发..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冷方奥3月28日,由45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队整装出发,奔赴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这..

#315全民行动#昨天,上海一急救车在执行急救患者任务时,正好遇到同一小区,另一名急症患者求救,要求急救车医务人员出借车载除颤仪,但被医务人员拒绝,最后被拒的急症患..

上海哮喘老人因120拒绝救援而病亡,当事急救医生已停职昨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上海一例哮喘病人因120拒绝救援而病亡,列出详细时间线并伴有视频佐证。今日,上海浦东新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20日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近期,上海市多家医疗机构因配合疫情协查工作,暂停部分医疗服务。为方便市民就医问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整理了近期主要..

市卫健委今早(25日)通报:2022年3月24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80例,其中12例确诊病例和1455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

中小学生们在家上网课了、不少单位也居家办公了,眼下的上海,看上去安静了,实则正在为了早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而风雨兼程,须臾未曾停歇。新闻晨报·周到每日推出“决赛..

这个冬天,原本并不为人熟知的药物——丙种球蛋白的热度猛升。随着新冠感染高峰的来临,在各种传言和并不统一的诊疗方案背后,丙种球蛋白正遭到抢购。医院里600元左右一支..

本文由 健康报 来源发布

了不起!108岁新冠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