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是一个被忽视的热门网络梗。

短短八个字,背后透露着无尽的悲凉。

诚信本该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交易、交流的基础。当需要抬出「族群认同」才能给双方的交换关系加一层确证、加一份砝码,说明其他的道德约束力已然失效了。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多么朴素的「中国梦」啊,不知道骗子会不会因为做不了「中国人」而感到难过。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从法理到实操上都很难实现,可「中国人专骗中国人」就让人出离愤怒了。

最近,有报道称江苏男子李亚明因听信某平台的招工广告,被胁迫偷渡至柬埔寨后,遭人圈养成为「血奴」。

当「人」作为一个可被压榨的单元,李亚明被「用」到了极致。

他被禁锢的地方是柬埔寨的海滨小城西港,翻阅过往公开报道,你会发现,那是中国人聚集的「网诈之城」,这座本来籍籍无名的小渔村,因他们的到来,短时间内竖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白色沙滩一览无余的海景房内,被骗、被胁迫而来的中国人,像工蜂一样,打着电话,或快速敲击键盘,向远方的同胞发送致命的诈骗信息。

在网络上检索公开信息,西港遍地都是中文标识的店铺,20万的外来人口已经压倒性胜过当地的原住民,热钱的涌入,让好地段房子的均价超过一万块钱。

这是一个让人恶寒的怪圈——中国人来投资,大兴土木,租给中国人,然后通过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招聘平台「垂钓」,蜂拥而来的「鱼」在最现代化的建筑里,用最先进的信息手段,坑害同胞。

「血奴」李亚明是那条不幸上钩的「鱼」,更不幸的是,翻阅公开报道,国人陈尸街头,甚至被腰斩等报道屡见不鲜。

李亚明的悲惨遭遇一部分来自「信商」的不足。可这样一个福利院长大,14岁便打工的男子,如何苛求他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呢?

网络上,不少亲历者讲述「脱序的西港」,我国大使馆也发出过警示提醒,对于我这样擅于获取信息的人来说,类似的风险便不曾降临。

官方会讲「平台的主体责任」,我更愿意说平台要采取「博傻原则」。

也就是说,平台的运营手段要下探到考虑那些信息获取能力差、甄别能力不足的用户。

那么,你尽可能要出台类似「冬天不要舔铁栏杆」这种「正常人」看起来毫无必要的风险提示。

除此之外,平台要把「信息对称」做到极致。

2017年,李文星通过某招聘平台误入一个「李鬼」公司,遂深陷传销,最终殒命。

五年过去了,招聘平台除了严审企业的资质外,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

脉脉提出了一个解法:将「点评」引人招聘行业。

如果让我非得给脉脉一个画像的话,脑海里就蹦出:「职场猛料新发地」。

风起于青萍之末,它就是那个「青萍」,好多互联网圈内的「台风」是从那边刮起。

职场口碑看脉脉,这是他们在垂直单向领域一个独一无二的的标签。

脉脉创始人林凡决定将这种特质利用起来,推动招聘进入「点评时代」。

很好理解的一点的是,正如我们进行生活消费类决策时,会主动看差评,在找工作时,内心的「标的企业」,好的一面广为人知,更细节的部分——总加班吗?食堂伙食?则需要参考过来人的意见了。

这几乎相当于招聘领域的「最后一公里」:工作中真实的体感,对公招聘材料中难以触达的隐秘世界,往往构成了绝对的「信息差」。

脉脉想填补招聘中的信息鸿沟,消弭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错配,降低双方的选择成本,这个逻辑是通顺的。

倒推一下,正如生活消费类企业对「差评」噤若寒蝉,那么在职场领域引入「点评」机制,是否会让企业注重口碑维护,更快速解决已然显现的问题,不至于造成求职者的「恶感」,变成良性的鞭策互动,这有待观察。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点评」只是一个参考,给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参考维度。

有数据表明,「某互联网大厂6000名校招生,有4000名在入职之前已是脉脉的用户。」很难讲这里面有多少人因为脉脉上的点评,而影响了自己的择业决策,但最重要的是,你应该有知情权,「认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是英雄主义,知道心仪企业的瑕疵依然选择共赴一段旅程不也是一种审慎吗?

最悲惨的是李亚明们,既没有看到平台的风险提示,也没有听到过来人敲响的警钟,他们行走在命运的盲盒中,等待致命的一击。


思考题:你在应聘、招聘中的痛点?招聘引入点评是个好思路吗?


你还可以看:

以我的苏北视角看囚女案

中国女足,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刘学州,新楚门

本文由 三表龙门阵 来源发布

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