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登上热搜,这给高校提了个醒



近日,“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这条建议登上热搜,再次引发人们对制造业招工难问题的讨论。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有43个职业属于第六大类职业——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同时,据另一项统计,2020年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总量已经12年位列全球首位,在驱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进程不断推进,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加大的趋势。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服务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那么,目前高职毕业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情况如何?高职毕业生又是否能够满足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

2020年以来,制造业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复工复产较快,成为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稳定器”。《2021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 2020届高职毕业生在主要制造业的就业比例(21.5%)高于疫情前的2019届(20.9%)。

在各类制造业中,相比2019届,2020届高职毕业生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初级金属制造业、玻璃黏土/石灰水泥制品业的就业比例实现了增长,化学品/化工/塑胶制造业、医药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制造业、食品/烟草/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两年保持稳定。



从月收入角度看高职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情况,依然不乏亮点。

例如,从毕业初期月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大行业类来看,制造业收入增长表现亮眼。与2018届相比,2020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增长较快的行业中,化学品/化工/塑胶制造业、初级金属制造业、食品/烟草/加工业的月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3%、9.5%、8.6%,位列榜单第一、三、五位。

2019届与2020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的收入分别为4710元和4707元,仅次于在运输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毕业生,排在高职毕业生就业月收入较高主要行业类的第三位,也是制造业中月收入最高的行业。



新技术、新工艺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兴岗位的用人需求。数据显示,在制造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中,从事数字化岗位(与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的岗位)的占比不断提升,从2018届的5.6%上升到了2020届的7.7%。

同时,数据显示,毕业生的从业幸福感也高于其他岗位,2020届在制造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从事数字化岗位的就业满意度为72%,比其他岗位(67%)高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职生在制造业中从事新兴岗位的比例在提升,但这依然未能满足产业人才需求。有制造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制造业专业技能人才缺口依然巨大,许多工厂开出万元以上的薪水依然招不够有技术基础的工人。

社会需求会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造业人才需求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产业需求更加匹配?成功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曾与麦可思研究分享过相关经验。

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的核心。这也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为了应对产业发展要求,该校改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行“立德与强技目标合一、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一、学习与劳动项目合一,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合一、全过程”育训模式。

具体来看,该校的人才培养改进举措包括: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全人教育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从国家及社会需求、产业及行业发展、家长及校友期望、学校特色及定位、学生能力及发展五个维度出发,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把理想信念、劳动素质、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融入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准确制订了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涵盖社会责任、职业道德、问题解决、沟通协作等核心素养的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素养模型,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人工智能素养贯穿的“能力素养集”。

(2)覆盖人才培养能力素养集,遵循智能制造典型工作任务开发生产流程和学生认知规律,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为起点,按“成果导向+项目课程”理念反向构建了能力素养指标全覆盖的全流程项目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流程,将企业的整体性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个能力递进学习项目,项目由一门或多门课程构成,通过课程支撑项目、项目支撑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系统性的以“全流程项目”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3)围绕育人目标,聚焦“三教改革”,系统化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和新形态教材开发,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法改革。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开展基于全流程项目的在线课程建设,以校级课程立项为抓手,打通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建设通道,逐步形成以专业群为单位的课程群建设;建立工单式、活页式、立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开发标准,开发“工作页+信息页”电子学材,打造精品教材。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AI技术和课程平台,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最大化地拓展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聚焦智能制造高端技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课堂和实训室,充分利用基于AI技术的一体化教室,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技能训练两者之间即时性的交替提供便捷性。充分利用基于 AI 技术的虚拟实验室,改变课堂学习模式,让学习从单一的听讲变成活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形成AI时代课堂新生态。

(4)按照“职业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逻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开发的X证书的引领作用,对教学组织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合理设计项目,实现项目内容对接证书标准、项目实施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项目考核评价对接技能鉴定,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培训方法,改变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5)构建“三位一体、三定协同、三赛联动”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有机融合、螺旋提升。

END

未来伴随着产业升级程度的加深,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如何应对产业需求变化,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是高职院校未来重要的工作内容。

数据说明:

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1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4万,全国高职生样本为14.4万。

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全国高职生样本为14.8万。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9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5.2万,全国高职生样本约15.1万份。

作者 |麦可思研究院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傅业洋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北京,再筹建一所新大学?

02.五年新增1w+,超六成“双一流”高校都新增了这个专业!

0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职业教育,如何通过督导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红星新闻、新闻晨报转载请注明来源连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春杨春节失联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 1月31日凌晨,他从学校宿舍离开后失踪,失联..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名工科在读博士生孟同学,因“读博8年中经历3年延毕、面临清退,目前送外卖”、“自入学后课题组无一博士按时毕业”、“是否存在导师压榨” 等问题..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名工科在读博士生孟同学,因“读博8年中经历3年延毕、面临清退,目前送外卖”、“自入学后课题组无一博士按时毕业”、“是否存在导师压榨” 等问题..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名工科在读博士生孟同学,因“读博8年中经历3年延毕、面临清退,目前送外卖”、“自入学后课题组无一博士按时毕业”、“是否存在导师压榨” 等问题..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名工科在读博士生孟同学,因“读博8年中经历3年延毕、面临清退,目前送外卖”、“自入学后课题组无一博士按时毕业”、“是否存在导师压榨” 等问题..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名工科在读博士生孟同学,因“读博8年中经历3年延毕、面临清退,目前送外卖”、“自入学后课题组无一博士按时毕业”、“是否存在导师压榨” 等问题..

本文由 麦可思研究 来源发布

“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登上热搜,这给高校提了个醒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