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院士!这个中部大省,动真格了


久困于“高教洼地”之名的河南,如今正面临着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图/Pexels)



来源| 软科(ID:zuihaodaxue)


“平平无奇”太久的河南高教,终于迎来高光时刻。

6月5日,河南同一天迎来了2位院士校长,李蓬担任郑州大学校长、张锁江担任河南大学校长。这意味着郑州大学拥有了书记、校长“双院士”格局,而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这两所河南的“双航母”,也共同迈入院士校长领衔时代。

聘任仪式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均到场参加,王凯还为两位新任校长颁发聘书,足见河南举全省之力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

久困于“高教洼地”之名的河南,如今正面临着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在省委书记楼阳生的领导下,河南教育动作频频,中原大地起高峰,绝不是纸上谈兵。瞄准一流,河南这方厚土,建起高原,指日可待。

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仅占2所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河南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为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正式写入党代会报告。楼阳生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河南,出路在创新、关键在人才、根基在教育。这一判断切中肯綮,回应了时代大势,亦融汇了太多期许。

然而现实是,拥有57所本科高校的河南,不仅高层次院校凤毛麟角、重点学科屈指可数,甚至还面临着985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数量“挂零”的尴尬局面。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仅占2所,“双一流”建设学科也仅有4个,这样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远不及其他中部省份。

省内211“独苗”郑州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A类学科颗粒无收,成为河南高等教育的一大遗憾。郑大新任校长李蓬院士在谈及学校未来发展时便提到,要以基础研究为根本、学科建设为引领,打破学科壁垒。

纵观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史,这样的遗憾不止于此。如经历了“拆分”又不在省会的河南大学,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加上后起之秀的迅速崛起,多年来河大被打上了“难以翻身”的标签。直到今年2月,河南大学的注册地从开封变更为郑州的消息传出,迅速引起全网关注。这意味着河南大学正式融入蓬勃发展的省会郑州,开启了新征程。同时学校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对学校引进人才、师资力量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都会有正向影响,是这所百年学府重点布局省会发展强烈决心的最佳诠释!

整合力量,再谋发展,或许可以弥补郑大、河大两所高校的遗憾,然而错过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成为了河南永久的心头痛。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遇冷后转投安徽合肥。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河南却因此与顶尖学府擦肩而过。

同时,“家门口没有好大学”的现实也使得河南娃上好大学尤为艰难——“一分干掉一操场”并非玩笑。一个地方拥有了年轻人,那便拥有了未来。而河南学子竭尽全力出省,甚至影响到人才回流。可以看出,在打造人才强省的征程上,河南高等教育提质进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砸130亿重金,支持省内7所高校11个学科冲击“双一流”

总是抓不住高教机遇的河南急了,誓要弥补历史的欠债,发展的沟渠。“河南经济基础薄弱,是穷省办大教育,但我们砸锅卖铁也要办好高等教育。”铿锵誓言,掷地有声。这既是河南立足当下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然而教育大省谈改革,影响之广、关注之高、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不难想象。

这一次,河南铁了心要“登攀华山一条路”。

2021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建设1-3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依托相关专业院校组建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恢复重建仲景国医大学……12月,面临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河南省再次提出力争2-3所高校、若干学科进入国家第三轮“双一流”建设行列的远大目标,并砸下130亿重金,提出将要以郑大、河大两所“双一流”高校为引擎,发力支持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省内7所高校11个学科冲击“双一流”。对标一流,高等教育起高峰,河南真的拼了!

此外,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还强调,“高校建设除了资金支持,还要深化综合改革,优化一流创新生态,激发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

今年以来,河南高等教育新进展不断,除了洛阳乌拉尔大学、“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河南交通大学”、“河南工业软件大学”等新大学的筹建工作有序开展外,河南还着眼“新赛道”,布局“大科技”,谋划建设了河南省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项目,据介绍,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拥有产业核心功能的超强激光应用研发平台。

未来能否出现更多“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

驶上建设现代化河南的新征程,中原大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呼唤创新。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今年6月10日,河南再次宣布实施“八大行动”建设人才强省,包括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青年人才倍增行动、潜力人才筑基行动、创新平台赋能行动、人才创业扶持行动、人才生态优化行动、人才工作聚力行动,助力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尤其对于高校来说,拥有一名顶尖科学家就意味着开辟一个前沿方向,拥有一个顶尖科研团队就意味着发展一个一流学科。河南两所“双一流”高校迎来院士“挂帅”,正是河南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行动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将为河南高校乃至地方科研实力提升和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河南高校也将出现更多“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

除了不断引入顶尖科学家,河南还通过实施“中原学者”计划、建设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方式引培高端人才。与此同时,乡情也成为了河南联系豫籍人才的重要纽带,如河南大学新校长张锁江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何季麟院士、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主任张改平院士、黄河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光谦院士皆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

豫籍院士的回归,能否帮助河南高等教育全方位振兴?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不代表《财经》观点,转载已获授权。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河南的大学争抢院士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往期推荐


监制 | 王小贝责编| 张亮惠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澎湃新闻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悉,著名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武胜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8时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9岁。武..

2003年“非典”期间,蒋华良带领研究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表达了SARS重要蛋白,标记了一条可能的SARS感染途径,获得了一批有效的SARS病毒化合物。不仅研究化学,江苏武进人..

12月24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华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

一个趋势不容忽视返乡潮即将来临,当很多省份还在忙着出海抢订单时,用工大省已经提前打响招工“第一枪”。12月19日,广东首批出省招工团从中山出发,赴广西跨省“抢人”,..

12月18日,网络“大V”司马南通过微博发布消息称,我国著名粒子物理和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与夫人庆承瑞双双染疫在家、无人护理,“没有医务人员与他们联络过,社区的、中科院的都没有”。12月19日晚,记者致电何祚庥院士夫妇所在的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及其秘书了解..

新华社天津12月14日电题:张伯礼院士解读疫情热点:中药西药可以一起吃吗?网上流传的抗疫中药方靠谱吗?……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张建新、白佳丽近一周来,奥密克戎病毒..

中新经纬12月11日电 (王玉玲 魏薇)“十月份的时候,我通过药店朋友渠道弄到了几百盒连花清瘟胶囊,想着卖给街坊邻居,结果没人要。这几天都被抢完了,还有人高价..

“您为什么要选择在国际上公开,放弃专利?”“我只想病人能好。”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一改“杀死肿瘤细胞时损害正常细胞”的疗法,引导肿瘤细胞“弃邪归正”,让急性早幼..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8日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情况,分别选举产生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今天揭晓,共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平均年龄57.4岁,最小年龄45岁。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

【学习小组按】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据湖南日报报道,记者22日晚从袁隆平院士家属处获悉,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23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视频来源:新京报我..

中国侨都院士之乡⑥江门五邑是院士之乡,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面积孕育了34位院士,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第一!今天,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国侨都 院士之乡”系列报道之..

本文由 财经 来源发布

狂揽院士!这个中部大省,动真格了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