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寒!晨练疏肝壮胆功,多吃三种食物,喝好一碗补虚汤~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预兆着新春的开始。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一提到大寒就想到了冷,你知道大寒养生除了御寒还要注意什么吗?

疏肝壮胆功

大寒一定要练

【敲胆经——生阳气】

【位置】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哪里痛,哪里就是毒素淤积所在,要重点敲哪里。

【方法】每天敲一敲胆经,敲10分钟,敲到发热,能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是增强体质的不二法门。


肝和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胆,所以要同时调理。尤其是到了大寒,我们尤其要调胆经,大寒过后,天气逐渐暖起来了,开始逐步走入春天了。春天阳气生发,靠的就是胆经,胆主生阳。所以我们到了大寒,要抓紧敲敲胆经,阳气得到生发,开春就有好状态。

【睡前推肝经——排毒】

【位置】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方法】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就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而您做梦都会做美梦。

在女性经期前后做一做,可以调节月经、保养妇科、瘦身养颜;

男性体质下降了,打不起精神,容易失眠,也可以用它来生发阳气,充沛精力,改善生活质量;

老人家呢,则可以用它来作为保健养生的日常功课。

大寒养生

多吃“三种”食物

大寒在二十四节气之尾,过此节气就是立春,与春季相连,所以在饮食上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当做一些调整。

1、桂圆:暖心

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期间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2、红枣:护肝

大寒为“冬三月之末”,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所以,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

护肝的食物不少,但推荐红枣,红枣虽普通,但富含营养。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患肝病的人很多,当时,国家每个月为肝病病人配两斤红枣,别小看这些红枣,在那个极端困难的年代却为肝病患者补充了营养,缓解了病情。


3、吃点酸:护血管

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这就更提示我们要在日常习惯中多加注意养护血管。

适当吃酸性食物却很有益处。尤其大寒前后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而酸性食物比如醋能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病发生。同时酸性食物还能美容,对于爱美的女性更应该要多吃酸了。酸性食物除了醋外,还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橘子等偏酸性食物。

大寒在二十四节气之尾,过此节气就是立春,与春季相连,所以在饮食上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当做一些调整。

首先进补应逐渐减少,饮食应逐渐清淡,以为春天的清淡饮食做准备;其次过了冬至,阳气就开始慢慢生发,不妨多吃些疏通气机兼以生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蘑菇、香菇、橘子、柚子、金橘、洋葱、生姜等,让阳气像发芽的种子一样慢慢茁壮成长。

此外,还不能忽视风寒的影响,祛寒润燥还是有必要的。鲫鱼萝卜汤、鱼头豆腐汤等汤品可以常吃多吃。

喝好这碗汤,强身补虚

鲫鱼萝卜汤
补肾壮阳、强身补虚


材料:鲫鱼1条、白萝卜1个、葱适量、姜适量、白胡椒粉适量、油适量、盐适量

烹调方法
1、将鲫鱼去鳞去腮,挖出内脏,撕掉里面的两侧黑膜洗净备用;萝卜去皮切成片;

2、将锅烧热,倒油滑锅,让锅里四周都沾油,油六七成热时,将鲫鱼慢慢滑入锅中;

3、中火煎至鱼皮金黄,煎好一面再翻动煎另一面,两面煎至金黄时加入足量清水,放姜丝大火煮开;

4、再加入萝卜丝煮8-10分钟,

5、出锅前加入适量盐、白胡椒粉调味,盛入汤碗里,撒上葱花即可;

【鲫鱼】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A、维C、淀粉酶、氧化酶、锰等营养元素,对于胸闷气喘,食欲减退、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疗作用。

两者合而为汤,则成补肾健脾益气的佳品。本汤气味甘润淳香,具有补肾益气、健胃益胃的功效,是一款不错的冬令滋补精品,适用于平素体虚怕冷、抵抗力差、肾阳虚所致的尿频、遗尿、精少的人群。

除了进补应逐渐减少,饮食应逐渐清淡之外,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防止损害脾胃阳气;进补要减少一些食物的食用。



做好大寒节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快分享给家人看看,一起温暖过冬~



推广中医文化 普及养生知识

敬请关注健康之路

,一起为健康点赞

本文由 健康之路 来源发布

明日大寒!晨练疏肝壮胆功,多吃三种食物,喝好一碗补虚汤~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