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餐盘(2022)解析;哈佛最新研究表明,乐观的女性更长寿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阐释了平衡膳食的主旨思想和食物组成结构, 利用塔形和太极图形,很好地突出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平衡理念,也方便大众记忆和理解。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Chinese Food Guide Pagoda,以下简称“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准则和核心推荐,把平衡膳食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图形化表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形象化的组合,遵循了平衡膳食的原则,体现了在营养上比较理想的基本食物构成。宝塔共分5层,各层面积大小不同,体现了5大类食物和食物量的多少。5大类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调用油盐。食物量是根据不同能量需要量水平设计,宝塔旁边的文字注释,标明了在1600~2400kcal能量需要量水平时,一段时间内成年人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值范围。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Food Guide Plate)是按照平衡膳食原则,描述了一个人一餐中膳食的食物组成和大致比例。餐盘更加直观,一餐膳食的食物组合搭配轮廓清晰明了。餐盘分成4部分,分别是谷薯类、动物性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大豆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餐盘旁的一杯牛奶提示其重要性。此餐盘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是一餐中食物基本构成的描述。

与膳食平衡宝塔相比,平衡膳食餐盘更加简明,给大家一个框架性认识,用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符号,表达阴阳形态和万物演变过程中的最基本平衡,一方面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一生中天天饮食,错综交变,此消彼长,相辅相成的健康生成自然之理。2岁以上人群都可参照此结构计划膳食,即便是对素食者而言,也很容易将肉类替换为豆类,以获得充足的蛋白质。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就《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与2021年相比,《工作方案》保持总体稳定,同时在申报范围、准入规则、评审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今年医保药品目录在继续支持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创新药物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对罕见病治疗药物、儿童用药的关注,将“2022年6月30日前经批准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品”“2022年6月30日前经批准上市并纳入鼓励研发申报的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明确列入申报条件,相关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今年目录还首次提出了非独家药品准入的规则,增加了申报结果公示环节,完善了专家评审流程,总体上看,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朝着科学、规范、公平、透明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正式启动2022年度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加强互联网诊疗体系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与征求意见稿相比,《细则》新增了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得与药品收入相挂钩;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互联网诊疗活动全程留痕、可追溯等规定。

在业务监管方面,《细则》明确,互联网诊疗病历记录按照门诊电子病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存时间不得少于15年。诊疗中的图文对话、音视频资料等过程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3年。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病历信息,应当与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格式一致、系统共享,由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互联网医院变更名称时,所保管的病历等数据信息应当由变更后的互联网医院继续保管;互联网医院注销后,所保管的病历等数据信息由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继续保管。

《细则》强调,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药品管理。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得与药品收入相挂钩,严禁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转介患者、指定地点购买药品、耗材等。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互联网诊疗活动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向省级监管平台开放数据接口。

此外,《细则》还在医疗机构监管、人员监管等方面提出,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部门管理互联网诊疗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药学服务、信息技术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与该实体医疗机构同时校验;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单独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互联网医院,每年校验1次。医务人员如在主执业机构以外的其他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根据该互联网医院所在地多机构执业相关要求进行执业注册或备案。互联网诊疗实行实名制,患者有义务向医疗机构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及基本信息,不得假冒他人就诊。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由接诊医师留存相关资料,并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

WHO正与全球专家和合作伙伴一道,为猴痘病毒、其分化枝及所致疾病改名,一旦有结果将尽快公布。全球30多名科学家上周在公开信中说,就全球目前暴发情况而言,继续使用猴痘这个名称既不准确,也存在污名化和歧视性,“亟需”重新命名这种病毒。

猴痘这个名称不符合WHO对新发现传染性疾病命名的现行指导原则。2015年,WHO等机构提出,命名新发现传染性疾病时,提倡使用中性、一般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WHO目前正咨询正痘病毒专家,为猴痘寻找更合适的名字。这种病毒虽然名为猴痘,其主要宿主其实是啮齿目动物。猴痘与天花同属正痘病毒属。自1970年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以来,这种病毒主要在西非或中非部分地区传播,近来多个非流行国家出现确诊病例。

WHO数据显示,全球7个猴痘流行国家以及32个非流行国家今年报告猴痘确诊病例1600例,疑似病例近1500例,死亡病例72例。绝大多数确诊病例来自欧洲,死亡病例均来自猴痘流行国家。猴痘疫情在全球暴发不寻常且令人担忧。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WHO紧急委员会定于23日召开会议,评估目前猴痘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日前,美国FDA批准其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Priorix上市,用于在12个月以上的儿童中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这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二款MMR疫苗,首款MMR疫苗在1971年获批。

GSK MMR疫苗于1997年首次获得德国监管部门批准。目前,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所有欧洲国家、新西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使用。临床试验包括来自每个疫苗接种年龄组、12至15个月、4 至6岁和7岁以上的17,000多名参与者,以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反映推荐接种的年龄。此外,这些研究旨在将疗效与已获批准的竞争进行比较。

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儿童疫苗接种率急剧下降,而麻疹病例却有所上升。由于感染的速度,MMR疫苗接种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疹的传播至关重要。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回应了有关2022年1月和2月全球病例数比2021年1 月和2月几乎翻了一番的报道。此后,世卫组织启动了重振疫苗运动。

由于病例数量的增加,有报告称,到2026年麻疹疫苗市场可能达到6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估计为每年7.1%。

Priorix 目前已在全球 100多个国家/地区获得许可,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迄今已分发超过 8 亿剂。

英国研究人员称,老年人开始做噩梦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这项6月8日发表在《临床医学》的新研究发现,在一组老年男性中,经常做噩梦的人日后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是不做噩梦的人的两倍。此前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做噩梦的频率要高于普通成年人,但并未考虑将其作为帕金森病的风险指标。

该团队使用了来自美国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数据,其中包含3818名独居老年男性12年的数据。在研究开始时,这些男性完成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睡眠质量问题。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对那些每周至少做一次噩梦的参与者进行随访,以确定他们是否更有可能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在随访期间,共诊断出91例帕金森病患者。研究发现,经常做噩梦的参与者患该疾病的可能性是没有做噩梦的人的两倍。大多数诊断发生在研究开始后的5年。在此期间经常做噩梦的参与者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多。

研究表明,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的老年人,在出现包括颤抖、僵硬和行动缓慢在内的症状之前的几年,很可能就开始经历糟糕的噩梦了。

研究还表明,梦境可以揭示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这可能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计划使用脑电图研究梦境变化的生物学原因。他们还将着眼于在更大、更多样化的队列中复制这些发现,并探索梦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

痴呆症是导致全球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影响思维和行为。能否阻止这种退化性疾病的发展呢?澳大利亚南澳大学(UniSA)的一项世界首创研究可能使这一想法成为现实——新的基因研究表明,痴呆症与维生素D缺乏存在直接联系。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在调查了维生素D、神经影像学特征与痴呆和中风风险的关联后,研究发现,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脑容量较低以及痴呆和中风风险增加有关;基因分析支持维生素D缺乏和痴呆症的因果关系;在某些人群中,将人们的维生素D水平提高到正常水平(50nmol/L),可预防高达17%的痴呆症发生。

这项基因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的294514名参与者的数据,研究了低水平维生素D(25nmol/L)的影响以及痴呆和中风的风险。非线性孟德尔随机化(MR)——一种使用可测量的基因变异检查可变暴露对疾病因果影响的方法——被用于测试神经成像结果、痴呆和中风的潜在因果关系。

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前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包括对大脑健康的影响。研究首次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基因分析,研究了极低水平的维生素D对痴呆症和中风风险的影响。

痴呆症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综合征,会导致认知功能恶化。大约有48.75万澳大利亚人患有痴呆症,这是该国人口第二大死亡原因。全球有5500多万人患有痴呆症,每年新诊断出1000万例。考虑到全世界痴呆症的高发病率,这一发现意义重大。

2022年6月13日,美国FDA批准了礼来和 Incyte 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成人斑秃的口服药物 JAK 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2022年3月26日, NEJM发表的临床试验论文公布了两项治疗严重斑秃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该临床试验旨在验证由礼来/Incyte开发的口服 JAK 抑制剂巴瑞替尼治疗严重斑秃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第36周,4mg剂量组近4成患者的脱发状况从平均85%以上减少到了20%以下。也就是近4成患者恢复80%的头发。

研究团队进行两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BRAVE-AA1 和 BRAVE-AA2,前者654名患者参与,后者546名患者参与。参与者均为严重斑秃的成年人,斑秃及脱发程度评分为50-100之间(平均为85.5),分数代表脱发部位占据头皮总面积的百分比,0代表不脱发,100代表完全脱发。也就是说这些患者的头发平均已不足15%。患者分别接受每天 4mg巴瑞替尼 治疗、每天 2mg 巴瑞替尼治疗,以及安慰剂。

两项3期临床数据显示,4mg 巴瑞替尼治疗让近4成严重斑秃患者的头发恢复到80%以上的状态,效果显著。与安慰剂相比,巴瑞替尼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有痤疮、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以及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近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JAGS)发表的研究表明,更高水平的乐观情绪与女性更长寿命及活到超过90岁有关。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一项大型研究计划妇女健康倡议的参与者的数据和调查结果,该计划在1993年-1998年期间共有159255名女性等级参与,她们参与时的年龄在50-79岁之间,并被平均跟踪随访了长达26年。

分析结果显示,在参与者中,最乐观的前25%的人的寿命比最不乐观的前25%的寿命长5.4%,在种族和民族亚组中,这一数值在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中为5.1%,在黑人女性中为7.6%,在西班牙裔/拉丁裔女性中为5.4%,在亚洲女性中为1.5%。该研究还显示,最乐观的前25%的人活到90岁以上的可能性比最不乐观的前25%的人高10%。研究人员还发现,乐观情绪与任何种族和民族类别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在考虑到人口统计、慢性病和抑郁症后,这些趋势仍然成立。此外,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定期锻炼和健康饮食),在乐观与寿命关联中的占比不到四分之一,这表明其他因素可能在起作用。

研究团队表示,我们总是倾向于关注影响健康的负面因素,而这项研究清晰地告诉我们,积极因素(例如乐观情绪)也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和长寿有益。

青春晚期BMI增加与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来自DIABETOLOGIA一项研究发现,青春晚期过高的BMI与成年早期发生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分析了在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征兵体检的16-19岁的以色列青少年,共15819750人年。数据与以色列国家糖尿病登记处的1型糖尿病成人发病的信息相联系。进入研究时测量了体重和身高。并采用Cox比例模型,将BMI作为分类和连续变量进行分析。

在15819750人年中,有777例1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为25.2±3.9岁)。BMI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多变量模型中,BMI第50-74个百分位数的1型糖尿病HR为1.05(95%CI,0.87至1.27),BMI第75-84个百分位数的1型糖尿病HR为1.41(95%CI,1.11至1.78),超重的青少年(第85-94个百分位数)的1型糖尿病HR为1.54(95%CI,1.23至1.94)和肥胖的青少年(≥95个百分位数)的1型糖尿病HR为2.05(95%CI,1.58至2.66)(参考组:第5-49个BMI百分位数)。BMI SD每增加一个,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就增加25%(HR1.25,95%CI,1.17至1.32)。

在其他指标均健康的青少年中,过高的BMI与成年早期发生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EClinical Medicine发表的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与12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风险升高有关;但如果将久坐用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代替时,可降低因久坐导致的常见慢性病发生,且身体活动强度越大,可预防慢性病的种类越多。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年龄在37-73岁之间的360047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 55.8±8.1岁),女性参与者占54.5%。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都没有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访时间都持续到2020年。通过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惊讶的发现,在所有参与者中仅有11.8%的人群每天久坐时间≤2小时;而将近一半的人群每天久坐时间在4小时甚至以上。其中,每天久坐6小时以上的人群竟高达37%(大约三分之一)!

同时,与每天久坐≤2小时的人相比,每天久坐6小时的人患12种慢性病的风险竟增加了26%!这些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脏病、慢性肝病、甲状腺疾病、抑郁、偏头痛、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憩室疾病。令人惊喜的是,如果将所有参与者每天的久坐时间减少到6小时以下,将可有效预防3.7%-22.1%的慢性病发生。

在这里,研究人员将运动按照强度区分为轻度(LPA)、中度(MPA)和剧烈(VPA)三个档次,有趣的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升高,以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的规避率逐渐提升——具体来说,每天用轻度运动代替久坐1小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发生风险将降低2%-5%;而每天用剧烈运动代替久坐1小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发生风险将降低7%-19%!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天久坐时间>6小时的参与者来讲,轻度强度运动已经不能对慢性病风险产生明显的有益影响,而中度强度的运动仅可以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痴呆症风险降低8%和21%。剧烈运动对于这些参与者最为有益,可以降低糖尿病、抑郁症、慢性肝病、憩室病和睡眠障碍疾病11%-31%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 罕见病界 来源发布

医周医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餐盘(2022)解析;哈佛最新研究表明,乐观的女性更长寿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