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了,一年中温度的高峰!“湿热交蒸”把握好养生关键点!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7月23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据中国天气网7月20日消息,7月以来,我国多地迎来高温,7月20日开始,新一轮高温天气卷土重来,将影响浙江、福建等超17省市区,不但影响范围广,时间也超长,南方大部地区高温将到7月底。
这是因为,每一年从夏至开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最大。其次,由于夏季白天长、夜晚时间短,白天获取的热量比夜间向外辐射的热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气温积累会越来越大,在大暑期间气温达到最大值。

大暑养生,

一定要做好这5个重点!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养生的关键点!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湿热交蒸”在大暑这个时候到达顶点,尤其要防范暑湿邪气对健康的损害。

1. 祛暑邪:避免气阴两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贺娟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
而低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都和气阴两虚有关系。
【祛暑方】
(1)生脉饮
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病高发,中医经典方剂生脉饮不错。取补气的人参5克,清热滋阴的麦冬5克,敛气、敛津的五味子5克。把三者放到杯子里用开水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饮用即可。
可以反复冲泡,冲泡到最后还可以把这三样吃掉。
(2)绿豆汤
用绿豆3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将芦根、白茅根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至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能防暑消暑。

2. 清暑热:缓解咽痛失眠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们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
【清热方】
(1)吃苦味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董峰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夏季养生的根本在于养心,心比较偏好味苦的食物。
比如莲子芯。出现舌尖发红、口舌生疮、烦躁失眠、大便干燥等心火旺盛症状时,可以尝试用莲子芯泡茶饮,能缓解烦躁和失眠症状。莲子芯还能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喝点莲芯茶。
还有苦瓜。苦瓜有清解暑热的作用,还含有苦瓜苷和类胰岛素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2)老鸭汤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陈燕清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老鸭汤是三伏天值得推荐的一道时令养生菜肴。
选用一年以上的老鸭,切块冷水浸泡1小时,冷水下锅,水开后煮3分钟将鸭块捞出,去掉血水和腥味,再将砂锅内添足量的水,加葱、姜片、料酒,小火炖3小时,起锅前半小时放盐、胡椒粉,切好的白萝卜或冬瓜。
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粉丝、发好的木耳、泡好的莲子及其他配料。

3. 消暑毒:不要胸闷气短
夏季人容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尤其小暑大暑出汗多、体力消耗大的时候。
【养心方】
(1)睡个午觉
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这时如果能睡个午觉,放松静养一下,能养心。可以选择仰卧或侧卧,放松全身肌肉,排除杂念后,心静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2)酸枣仁粥
陕西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安军明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酸枣仁是一味宁心安神的好食材,熬粥时放点有助于养护心脏。
从药店买点酸枣仁,每次熬粥时加20、30克就可以,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配合放点莲子,清心安神。
(3)荸荠水
还可以熬点荸荠水,化解身体的油腻、疏解瘀滞、清热利咽,有助于凉血解毒,对心脏的养护也能起到辅助保健的作用。

4. 祛暑湿:解除肢体困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201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大暑时节,雨水增多,湿邪最易趁机而入。
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有些人会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祛湿方】
(1)运动微出汗
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是微出汗适合的运动。
(2)睡前泡泡脚
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喝杯香荷饮
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医师奚肇庆200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大暑时可以喝香荷饮。
香薷10克,荷叶10克(或鲜荷叶30克),陈皮10克,薄荷5克,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调味,代茶饮,能消暑祛湿。
5. 养脾胃:保护胃肠功能
大暑前后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或者大量喝冷饮,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
【养胃方】
(1)玉米糊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汪红兵2012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能调中健胃,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
推荐一款山药玉米糊,玉米粉和山药粉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对胃很好。
(2)橘皮茶
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能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更多养生提示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

张伯礼院士:BA.5新毒株是目前已知传播力最强的毒株!

重磅!工信部: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

牛奶中检出“丙二醇”,已经喝了一段时间的人有危险吗?

7天16省26市现本土感染者,一地感染者超800!主要源头在哪里?

上海坠河公交司机初步诊断突发心梗!这12个心梗征兆要留意

时隔25天安徽再现疫情,一县城累计31例,已关联江苏南京

值班突发脑出血62小时去世!超48小时就不算工伤?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7-20中国天气网《热到月底!超长待机版高温影响将超17省份 四问这波高温有多猛》
②2017-06-02健康时报《夏天要防这三“邪”》
③2015-07-20健康时报《北京发布中医药防暑处方》
④2020-07-24健康时报《过伏天尝五味》
⑤2017-07-28健康时报《老鸭汤适合三伏天喝》
⑥2017-01-24健康时报《祛湿养心,过好清凉一夏》
⑦2019-06-21健康时报《初夏养心三件事》
⑧2011-08-25健康时报《秋后暑湿有四苦》
⑨2009-07-23健康时报《解暑祛湿 大暑泡杯“二香茶”》
⑩2012-07-23健康时报《关注:粗粮度大暑》
本文编辑:王真 审稿主任:杨小明

很多朋友对于女人来月经是什么意思和女人说月经来了是什么意思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女人来大姨妈是什么意思啊月经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大姨妈、 见红,中医称经血,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它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

今日,大家都被上海东方医院护士因自家医院停诊延误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刷屏,医院也出具了一份情况说明作为回应称:该院急诊部因疫情防控需要,正暂时关闭家属遂将..

“我以为自己过不了这一关了,没想到还能重新好起来。”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末,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的老年病区里,即将出院的梁奶奶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感谢她们这一个月来的..

近日,全国多地宣布感染高峰已过。   1月9日,浙江、河南发布消息称,该省已经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此前,重庆、四川、海南海口和三亚等地也表..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据海南航空消息,1月3日HU7603航班推出后,机上一名旅客冲击前舱门,当班机组按照程序及时响应和处置,并将该名旅客移交机场公安。1月4日,两名亲历..

岁末年初,短短一月间,新冠感染海啸与重症高峰接踵而至,致使计划中的全国范围的一场“接种攻坚战”被迫中断。“攻坚战”重点针对老年人群,这也是疫情三年来中国最大的“..

演示机型:Iphone 133、搬运抄袭:视频必须是原创,上传的视频中水印的抖音号必须和发出的抖音账号相同。不能盗用他人的作品,伪原创或者搬运都不能碰,会被限流。还..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疫情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 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财联社12月26日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动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

今天,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介绍,当前青岛的新冠感染,发病高峰期还未到来,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按照监测数据推测,青岛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目前青岛已建立,并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构筑了医疗救治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社区诊疗点..

冷如三九!今冬以来第二轮寒潮正在影响我国,预计12月17日至18日,我国近九成国土最低气温将降至0℃以下,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部分地区低温可能接近甚至打破12月中..

来源:生命时报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张伯礼表示,目前疫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应以变应变,我国防控政策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在不断优化调整。奥密克戎病毒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12月15日,“网曝中国人寿新冠保险阳了却不理赔”一事引发诸多关注。12月16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针对此事,中国人寿开展了调查核实,该客户在公司投保了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多个产品,其中部分产品扩展了新冠责任,目前公司尚未接到该客户或家属提交的理赔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 | 美编 康剑

本文由 健康时报 来源发布

大暑来了,一年中温度的高峰!“湿热交蒸”把握好养生关键点!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