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21,启航2022:关键词里看“关键”




1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目标下企业家的作为

文|苏勇


当前,“共同富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今,习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共同富裕,让中国人民强起来,富起来。

而对于如何推动共同富裕,习总书记也指出了明确路径,那就是“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生活幸福才是“国之大者”。
  
围绕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全社会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工作都要做出贡献。而作为掌握大量资源和财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家,在共同富裕方面理应承担更多责任。


从企业家的作用来看,共同富裕这一关键词有三重含义:

一是通过经营好企业,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富裕。

二是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共同富裕。

三是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用企业行为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1. 经营好企业,带领员工共同富裕

在带领员工共同富裕的层面,企业家要领导企业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切实提升企业效益,不仅使员工有形收入不断提高,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员工自身价值增值。

企业管理学中有个“双因素理论”,即员工所获各项报酬中,既有保健因素,主要是指外在的薪酬、福利等;也有更重要的激励因素,这是指员工内在的主观感受。

这种激励因素能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因此企业家一方面要致力于提高员工薪酬水平,同时也要尽量做到制度公平、程序公平,提升员工主观感受。

企业家还要高度重视为员工人力资本增值。

当今时代,人才已成为一种要素参与市场化配置,如果员工在公司里只是一味付出,虽然获得一定收入,但还是会有恐慌心理,因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自身人力资本是减值而不是增值。所以企业家要认真思考如何给员工创造场景,提供机会,使员工人力资本增值。

2. 使利益相关者共同富裕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经营一个企业,涉及很多利益相关者,例如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以及相关的社会各方面。

如果企业只考虑自身效益,罔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那么非但企业经营会遇到各种阻力,还必然会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困难。

中国有句老话“有钱大家赚”。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说过,“如果你把别人该得的利益全部刮干净的时候,刮一次别人就认识你了,第二次你就不那么容易了,第三次再来刮,人家会一脚踹开你。”

宏碁电脑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王道经营理论”,他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儒家经营哲学,就是要尊重一切合作者和利益相关者,用谦逊态度和他人打交道、做生意,这样才能将生意做得更大。

成功企业家都高度尊重利益相关者,充分考虑相关者利益,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使上下游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共同致富。
  
3. 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CSR(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ESG(环境、社会、治理),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中的热点,更成为资本选择项目的投资倾向和考量。它们都强调企业的社会贡献,强调企业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礼记·大学》有言:“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如果每一个企业都积极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用良好企业行为为社会做出贡献,则共同富裕必定会早日实现。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一个优秀企业要做到四点:

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主要包括遵守法律、共同规则以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

二是切实履行对人的责任,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反对薪酬不公平。

三是对环境的责任,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包括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等。

上述这四点要成为企业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社会投资、慈善或者社区服务行为的一部分。可以设想,企业如果真正做到这四点,无疑能够大大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西方企业家虽然没有共同富裕这样的说法,但也有类似一些行动。

2019年8月19日,181家美国顶级公司的CEO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商业组织“商业圆桌会议”上,联合签署了《公司宗旨宣言书》(以下简称《宣言》)。

《宣言》修正了经典管理学关于企业经营强调以股东利益为先的定义,重新确定了公司运营宗旨。《宣言》明确提出:股东利益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在这份《宣言》中,商界领袖们强调,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公司领导团队应该致力于达成以下目标:

一是向客户传递企业价值。

二是雇用不同的群体并以公平的待遇对待员工。

三是与供应商交易时要遵守商业道德。

四是积极投身社会事业。

五是尊重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如此看来,强调企业家对全社会的贡献,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笔者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对企业和企业家而言,不能一提共同富裕,就理解为仅仅是捐款捐物,这是将共同富裕理解狭隘化和简单化,并且有点本末倒置。

企业是掌握大量重要经济资源的组织,企业家是社会中的精英群体,社会当然希望企业家能够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做出经济上的帮助,但主要期望绝不在此。

而且有的企业虽然也捐款捐物,但自身的经营管理做得并不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果企业家忽视了自身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发展就会遇到困境,最后不仅导致捐助行为不能长久可持续,而且自身生存都可能遇到问题。
  
因此,为了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企业家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产品和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在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础上,用创造的财富通过税收、慈善、捐助等各种方式回馈社会。

彼得·德鲁克说:“如果一家企业不能够以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提供给他们需要的产品,它就是失败的。”

企业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的前提是要创造财富,企业最根本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为社会贡献好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家只有用心经营好企业,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做强做大做久,才可以获取持续收益,才能最大化地创造财富。在此基础上,企业家才能为全社会共同富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2
价值共生
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共生

文|陈春花

笔者通过持续十年关注数字技术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企业需有能力与整个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进步实现价值共生。

在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共生中,企业要重新思考价值定位与价值创造战略。只要我们愿意和组织、他人、社会及环境协同共生,就能创造出新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价值。


数字化使得现代社会呈现与工业时代不同的三大特征:连接(连接大于拥有)、共生(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融合共生)以及当下(注重事物对当下的意义)。

数字化让企业必须重新思考生存模式和进化路径。企业数字化生存意味着价值重构,意味着企业、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等共生出新的价值。

亚马逊基于“飞轮效应”理论探寻实现价值共生的组织管理答案,通过数字技术能力持续为顾客和供应商提供增长价值。它将更多的顾客和合作伙伴吸引到平台上,让顾客获得可持续价值,一起共生创造美好生活并获得面向未来的能力。
  
“共生”一词来自生物学领域,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现一般指“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认为,达尔文关于进化由“竞争驱动(优胜劣汰)”的想法是不完善的,共生才是漫长进化时代的“闪光点”。

1981年马古利斯从生态学的角度指出,“共生是不同生物种类成员在不同生命周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

马古利斯认为,共生是一种保持生物多样性,通过多样性的个体之间的多维复杂的交互作用创生新物种,并且实现不断发展的自然进化机理。它是进化创新的源泉,也是产生生物新颖性的动力所在。
  
事实上,共生理念很早就被学者应用于组织管理中。

在管理学中,较早出现的概念是“产业共生”,它描述了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认为不同的传统产业(如工业、水、能源等行业)需要“交叉嵌入”、通力合作才能获得优势,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核心是“双赢”及“共存”。

如今,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企业的本质不应仅为获取自身利益,更应通过协同创造共生价值与构建共生关系,实现更美好的社会价值。
  
数字技术让企业在更广范围内实现共生成为可能。价值共生就是要探讨数字化时代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社会与环境之间如何实现共生。组织目标也要兼顾人的意义,并实现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合作伙伴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协同共生。


企业层面对于价值的认识,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产品与业务产生的价值,这部分价值由企业内部创造,体现在业务层面。随后延伸到客户层面,就有了客户带来的价值。

发展到今天,价值活动在与客户相关的整个价值网络展开,企业价值由整个价值网络共创。
  
企业的价值网络活动如何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共生?

苹果公司的崛起过程就是用无限链接来实现价值共生的过程。从2001年开始,苹果公司就在年报里陈述了“数字中枢”的商业战略,它认为基于个人数码设备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纪元。

苹果公司当时判断个人电脑会成为中枢设备,因为个人电脑满足数字中枢设备的特点,如在复杂程序运行基础上保障友好的用户界面。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储成本较低,而且能保持与外部设备及互联网的连接性,为接入设备提供高附加值应用。

2007年,苹果公司预判手机将成为“数字中枢”,人们会因此进入“数字生活”。苹果推出的第一款手机iPhone成为便携式明星级产品,经过多次软硬件升级,iPhone成为数字生活的核心产品。

App Store应用服务不设置任何接入限制,任何个人或是软件开发商都可以在App Store上销售软件。同时,苹果公司保留了App Store上销售软件的唯一质量裁定权。
  
苹果打造出无限链接的生态圈方式,纵向链接供应商、产品用户,横向链接附件生产商和内容供应商。

附件生产商和内容提供商可以分享盈利,而在整个共生空间中处于最核心地位的则是iPhone顾客的用户体验。

苹果公司的实践表明,每一次连接的突破,都伴随着人们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都是开发者、供应者与顾客之间的价值共生。

通过突破物理世界的连接、突破设备的连接、突破系统的连接,一次次实现一体化的消费体验模式,苹果公司实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数字中枢”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在价值共生理解中,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企业治理(Governance)是基于价值因素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系和方法论。企业要真正实现长期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价值共生。

ESG通过获取企业非财务类信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与行动、其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进而评估企业可持续性。

在企业发展初期,大多数公司仅关注商业价值曲线,这其中主要是生产和服务。

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角色,企业也做出社会响应并进行公益捐赠,但这仍属于基于传统社会责任模式的商业价值范畴。

随着企业发展,价值曲线发生了改变。

价值共生要求企业有能力推动行业的进步,实现“行业共生”。更重要的要求是,企业要有能力推动社会进步或环境改善,实现“社会共生”。

这样,企业总的价值曲线由基于传统社会责任模式的“商业价值(产品或服务)+社会价值(公益捐赠)”转向基于新型社会责任模式的“商业价值(产品或服务+行业共生)”与“社会价值(社会共生)”。

价值共生带来的效果不仅大大增加了原来的商业价值,还因为实现社会共生带来了社会价值非线性增加,这都影响了企业的总价值曲线。

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有着巨量空间和无限可能的公司,其实就是不断在扩充与社会共生的价值空间。
  
例如,腾讯提出“科技向善”,华为提出“共同价值守护与共同平台支撑的经营模式”,亚马逊新增管理原则“成为最好雇主/承诺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等等。

这些公司一直在完善社会和环境层面的价值共生以推动行业、社会及环境进步,同时企业自身也获取更大价值空间。

不少研究表明,企业ESG能提升企业价值,不但能帮助企业获得合法性地位、利益相关者支持与关键外部性资源,还能促使企业完善治理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并推动高层基于长期共生的眼光思考战略。

因而,企业需要将社会、环境因素纳入企业“价值共生”战略,让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促进社会和环境健康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只有协同创造和价值共生,才有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并获得更高的企业总价值曲线。

只有通过开放边界、构建共生态、做好当下并坚持长期主义价值观和致力于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创造出整合客户、企业及共生伙伴的价值,才能面向未来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BiMBA商学院院长





3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
三分技术、七分组织

文|毛基业

对于数字化转型,业界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令人眼花缭乱,这导致很多企业领导在认知中存在误区,以为数字化与以往的信息化差不多,可以交给信息化部门去规划和实施。如果这样理解数字化转型,达不到效果是必然的。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数字技术重构业务和组织

这意味着用新兴数字技术把业务重新做一遍,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苹果和特斯拉把手机和汽车变成数字化产品。然而这仅是对产品的重构,对组织和业务流程的重构会引发更加深刻的组织变革。
  
新兴数字技术的运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变革,其潜能才可以充分释放出来。

前者相对简单易行,后者则更加复杂艰巨,因为涉及生产关系的改变,而且要克服组织惰性。

但后者的力量更强大。生产关系就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涉及重构外部伙伴关系和激活内部的组织与人等。

因此,数字化转型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组织
  
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都有两个显著标志,分别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和数据驱动,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科技企业。

华为等领先企业都是长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那么这个理念的落地究竟更多依靠技术还是组织的力量?

老牌制造业标杆海尔,与数字化原生的电商企业韩都衣舍相比,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他们都以客户为中心。

海尔强调人单合一,韩都衣舍强调三人小组构成的自主经营体,共性是都形成了“倒三角型”的组织架构。客户高高在上,下面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小前端,再下面才是给小前端赋能的大平台。
  
今天的数字技术可以对用户行为和偏好进行画像,使得用户洞察前所未有的精准。

但如果没有“人单合一”的理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倒三角型组织架构,没有能够贴近客户的小前端,进行从产品研发到销售和售后的全过程个性化服务,员工没有自主经营权和激励,即使用户画像能力再强大,作用也十分有限。

显然,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更多依靠组织,而不仅是数字技术。


彻底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伴随组织变革。它至少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为了释放数字技术的巨大潜能,而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企业需要重新定义使命、愿景和业务战略,以此驱动并引领数字化转型。

例如,三一重工的新愿景是:五年之内销售收入翻番(从一千多亿元跃升到三千亿元),三万人规模的产业工人缩减至三千人,不到五千人的研发和工程师团队扩增到三万人。

员工的构成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此一来,企业每年都要压缩几千名工人,每个部门都要“背”指标,换算成每年要新增多少机器人或机器手,有多少是靠流程工艺的改进来实现等主动转型举措。

这个新愿景会驱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企业彻底转型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
  
与三一重工相似,新希望集团也明确提出“五新”理念,即“新机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赛道、新责任”,刘永好用“五新”理念推动智能化,形成新的业务战略。

他要求集团每个部门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且一定要走到行业前列,成为第一名或者并列第一名。

新愿景会转换成强大的组织动力,因为这个愿景没有其他方法和手段可以实现,只有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其次,有了新愿景和业务战略,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

成功转型的企业都成立常设专门机构来推动数字化转型,例如业务流程部或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从集团到每个下级单位都有专门的数字化或智能制造团队和负责人。

此外,原有机构也需要重构,使其更加“数据驱动”和以客户为中心。应对客户日益多变的个性化需求,新组织形式一定是无边界、扁平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

而扁平化也是数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一旦所有业务线上化,会沉淀下来海量员工行为数据,一切变得透明,很多管理职能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再次,数字化转型需要新人和新思维,因为颠覆式创新需要多元化的思想碰撞。

成功转型的企业大多积极从外部引入关键高端人才,特别是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人才。除了引入新人,现有员工的培训更重要,包括一把手以及各级单位一把手的转型尤其重要。

这是一个通过学习改变认知,然后产生行动,最后再反馈学习的三角循环。所有深刻的组织变革和业务范式的改变,一定是以认知的飞跃为前提。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有一个关键共性:高度自律、热爱学习的一把手。

他们特别注重外部学习,热衷向行业标杆和数字化原生企业学习,同时努力推动全员学习和培训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打造学习型组织。
  
此外,利用数字技术重构业务的切入点,通常是企业或行业的最大痛点。但每个企业的痛点都不一样,这与以往的信息化存在很大差别。

传统信息化主要涉及的ERP、MES、CRM等本质上是标准化的套件,提供标准化流程;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每个企业痛点不同,工艺流程不同,设备标准也不同,所以数字化转型方案和路径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千企千面。

因此,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依靠外力或者IT部门来完成,更不可能是“交钥匙”工程。数字化转型一定是由业务来牵引,业务和IT双轮驱动,是企业内生的创新。
  
目前轻代码应用的日益普及,使得业务人员可以自己通过工具性平台的图形界面,用“拖拉拽”方式搭建各种管理系统,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主体作用。

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依赖互联网公司,不能依靠外部供应商,而是要依靠企业内部培养的业务出身的数字化人才和数据科学家。最终,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是业务人员,而不是IT人员。
  
比如,钉钉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轻代码开发平台。

早期钉钉构建的数字化生态主要覆盖一些管理职能,包括办公协同、考勤与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报销等业务线上化。如今已经延伸出大量的生产管理应用,甚至工业互联网、IoT(物联网)应用。

通过第三方接口,关键设备上的传感器可以把设备运行状态传输到钉钉平台,业务人员就可以通过低代码搭建生产、物料以及品质管理等各类应用。

非IT出身的业务人员,包括流程和工艺工程师等,能够将数字化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业务人员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
  
●最后,数字化转型需要新文化,即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以及用数字技术解决一切痛点的新数据思维。

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层出不穷地涌现内生的、自我驱动的创新,员工针对各种业务场景,不断迭代式搭建新的应用,实现自下而上的创新。所以,新文化与组织一样是成功转型的保障。从领导到员工,都要把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内化于心,才能化为自觉的行动。
  
成功转型企业的经验说明,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组织变革,需要新愿景和业务蓝图、新组织、新人和新文化做保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院长




4
“双碳”
立足“双碳”推进绿色发展

文|刘兴国


2021年是“双碳”成为高频热词的一年。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出台相关政策。

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十四五”规划,也纷纷针对“双碳”目标,进行具体谋划,明确阶段性任务和目标。

个别有条件的地区、行业或企业,更是提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

学术界紧扣“双碳”目标的实现方式、路径、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企业界则在奋力开展“双碳”目标导向下的减碳实践。
  
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都高度重视减碳工作,一直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不断探索减少碳排放。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充分凸显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企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都在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坚定前行。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在减碳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打下了扎实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了48.4%,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降低40%~45%的目标。

但从碳排放总量看,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约为99亿吨,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更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碳排放总量保持增加的地区之一。

显然,无论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还是2060年达到碳中和,要在经济继续保持长期中高增速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面临的压力很大。

这意味着,既要控制好增量的碳排放强度,更要在存量的碳减排上做“大文章”,要以更大力度的存量减碳为增量的碳排放腾出空间。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落实,无疑是对中长期减碳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无疑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双碳”目标稳步甚至加快实现的关键主体,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碳减排的艰巨任务,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有关碳减排的严苛要求,将对企业中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企业发展在如下五个方面的加快转变。
  
●一是加强碳排放管理,力争在现有技术条件与产业结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管理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可能并不突出,但也绝对不容忽视。实施碳排放管理看起来好像增加了企业成本负担,其实在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总量的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财务收益,是企业落实低碳绿色发展战略不得不开展的活动。

为此,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管理师应运而生。

借助他们的工作,企业可以加强碳排放测量与分析,准确把握碳排放的关键环节与节点,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减少碳排放的工作方案,力求借助流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调整与能源高效利用,实现碳排放总量的有效减少。
  
二是加大减碳技术研发力度,尽快取得减碳技术的实质性突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技术是减少碳排放最有力的手段。减碳技术可以从两个维度发力:

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碳的产生,如突破节能技术以减少对含碳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在末端减少碳向环境中的排放,如突破碳捕捉技术实现排放物中碳的高效捕捉、存储和再利用。

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具体选择发力方向,加大减碳领域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研发合作,加快取得减碳技术实质性突破,并将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进行商业化应用。

尤其是专业减碳技术服务企业,更应加强技术研发力量,力争以减碳技术突破为碳减排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碳捕捉领域,需要在低成本高效率捕捉技术研发上着力突破。
  
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高排放传统产业的投资,增加对未来低碳产业的投资。

产业结构也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70%左右,但碳排放总量却是美国的两倍多,高居世界首位。究其原因,这其中既有技术因素的影响,也有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

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合计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80%。

在多渠道降低上述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大力度投资发展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利用等清洁产业,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价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及投资布局未来产业。
  
四是自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大对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是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重要保障。

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煤炭占比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占比上升至15.6%,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主力。

从全球电力结构绿色化程度比较看,中国绿色新能源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一方面,发电企业需要加快绿色新能源装机进程,主动提供更多绿色新能源;另一方面,能源消费企业要强化绿色能源消费理念,主动加大对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力度,助力与倒逼发电企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五是强化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减少。

碳减排不局限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而是涉及商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企业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高度,致力于降低商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既要想方设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要统筹考虑使用过程中碳排放强度和总量的减少。

譬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推进空调、冰箱等电器能效水平提升和大力开发绿色建筑以减少对电力的消耗等。


“双碳”目标的落实,既急不得,也急不来,必须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各地方、各行业、各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科学审慎制定具体的“双碳”目标落实方案。

其实对具体企业来说,并不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和数量红线;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不动摇,严格遵循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部署与要求,切实担当起减少碳排放的社会责任,最终通过所有企业及其他主体的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
  
所以,企业所能谋划的,一是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壮大,二是发展壮大中的碳减排。

具体而言,企业发展不能盲目贪大贪快。企业既不能为了减碳而不增长不扩张,也不能盲目自信贪求过度过快扩张。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减碳也应当是在发展中进行。但过快过度的扩张,不是企业合适的发展选择,这不仅影响企业发展安全,也加大了企业减碳难度,企业甚至可能为了确保扩张而放弃对减碳的要求。

同时,减碳要持续并且有力度。减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始终无所作为。

企业应当在减碳管理、技术研发、结构调整、绿色能源使用和全生命周期减碳方面整体谋划,积极作为,全方位协同推进减碳行动,确保企业减碳工作处处有成效,时时有进步。要将减碳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进行部署,而不是当作一次性运动来对待。■

作者单位 中国企业联合会




5
专精特新
聚焦专精特新之路

文|刘红松

经历40余年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迄今我国的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其中中小企业超过400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市场主体超过90%。

“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和扩容具有重大意义,能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中国正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小企业面临重大战略转型:

过去多年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依赖成本优势、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通道,尽快解决当前小而不精、多而不强、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系统性问题,聚焦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战略定位。

在专业化上给力,在精细化上用力,在特色化上努力,在新颖化上发力。

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一代科学技术与企业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融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进而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力争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这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时代主题。


专注是心理学命题、管理学命题,也是哲学命题。隐形冠军的“隐形”,就是“不显山”“不露水”,隐在专注而不是分散,隐在坚持而不是放弃,隐在长久而不是短暂,隐在内敛而不是外显。

中小企业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路径,才能成为“小巨人”企业,迈向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之巅。
  
专注某一个细分市场,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

许多中小企业在早期创业阶段,无序发展特点明显,从事多个行业,铺摊子,广涉面,赚快钱,往往采取多元化扩张。

近年来,中国一些企业在经历一轮又一轮无边界扩张而遭遇重重困顿之后,开始倡导回归主业、回归专业化、回归初心。

“战略战略,只有略了,才会有战略集中度,才会聚焦,才有竞争力。”

从中国企业的实践来看,即使是大企业进行漫无边际的多元化扩张,也难免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走专业化道路是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为此,中小企业领导者需要调整心态,培育实业精神。凝神聚气,咬定青山,聚焦一个行业,专注一个产品,执着一种市场,做好一项服务,“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百米深。”“不争 500强,但活 500年。”小而长久、稳而健康才是企业王道。
  
专注品质的持久改善,坚持精细化发展道路。

品质是产品和品牌的生命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提高质量首先在于提高人的质量,质量的本质是提高人品。产品如人品,产品的内涵蕴含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团队风貌和企业家的文化素养。人品主要体现在工匠精神上。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精心行精神,就是用心去做的行为风范,就是高度负责、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质。专注品质的持久改善,需要以工匠精神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专注技术的持续创新,坚持走新颖化发展道路。

企业的生命力来自创新,企业的持续发展靠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

中小企业需要聚焦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综合开发,重点迈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领域,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应用;

以创新驱动为牵引,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根治循规蹈矩、求稳趋同的心理特性,敢于尝试错误,做好底层自主创新;

尤其是要克服心理的“钝化现象”,打破思维惰性,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心理顺应力,做到与时俱进。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内在逻辑。

隐形冠军概念产生于德国,“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制造,在全球市场有口皆碑,数不胜数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成绩斐然”。中国企业要借鉴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理念和实操方法。

然而,中国企业走什么道路,选择何种发展模式,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的人口数量、市场规模、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等国情要素与外国企业有很大差异,走中国式隐形冠军之路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最佳战略选择。

那么,中外隐形冠军企业有何差异呢?
  
市场规模和行业分布方面。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认为,隐形冠军企业的市场规模必须排在全球前三位、本大洲第一位。但是,中国的经济规模总量,与整个欧洲相差无几。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举足轻重,充满着机遇和活力。因此,可以确立一个新标准:只要是在中国市场规模做到第一,就可以称为“隐形冠军”。

而且,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涉及面更宽、行业更广泛。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而中国的新经济和数字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将来一定会在数字经济和服务业领域异军突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可能去掉“冠军”前的“隐形”二字。
  
竞争潜力方面。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在盈利能力、资本运作和技术研发上更具竞争力。

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可以充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类市场,合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让“两只手”的统筹和协调优势获得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为了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配套、技改升级、场景开放、专利布局、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空间规划以及品牌塑造等方面,不断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土壤。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必然会大大缩短成长的时间周期。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将更长寿

尽管当今西方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长于中国企业,但也要看到,西方国家已经经历几百年市场经济,因此企业能有几百年历史。

中国的市场发育较晚,企业成长时间很短。再过30年、50年甚至100年,中国企业的生命力将充分展现。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业体量连续11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制造业比重的近三成。中国在各个领域数不胜数的世界第一接踵而至,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的中小企业由“小巨人”到“隐形冠军”,再到“独角兽”的演变,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全球化布局方面。赫尔曼·西蒙认为,走全球化之路是隐形冠军企业的必备条件。不可否认,中国的中小企业也需要走向全球化。在“走出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发展时间差、产业迭代差、人力成本差,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市场全球化率。

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走隐形冠军之路,必先立足于国内市场,深耕国内市场,以内循环为主体,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逐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与外国企业相比较,走全球化之路是中国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中国巨大的、潜在的和不可估量的内需市场,将成为孕育隐形冠军的丰厚沃土。
  
文化精神和管理模式方面。中国隐形冠军企业更具有文化精神的底蕴。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最悠久的伟大文明,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更注重人文性、情感性、伦理性和公平性;

更注重激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和集体的力量;

更注重强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更注重员工的内心感受、人性化关怀和人力资本管理;

更注重企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团队建设和心理建设,这些都是推动中国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和磅礴动力。■

作者系资深战略管理专家与心理学学者、

隐形冠军研究专家





6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

文|张建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这一年里,各级政府相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主管机构,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教学、科研机构,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推出乡村振兴技术和解决方案。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环境,数字化赋能农村农业农民全面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取代“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电商,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
  
农业是“基本盘”,“三农”是“压舱石”,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思考乡村振兴的内驱力、连接器和创新源。


1. 乡村产业的三个底层逻辑
  
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竞争,不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等生态协同能力的竞争。“散而小”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成了产业的基础单元,尚不足以形成产业竞争力。

乡村产业竞争的内驱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同效应。“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是乡村产业生态的“小气候”“小循环”。

二是做活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威士忌之于苏格兰、可口可乐之于亚特兰大、酱香酒之于茅台镇等,正是好产品带动好产业,自然形成循环经济体,为小镇创造美好的前景,让城市拥有国际化视野。

三是“连接,不占有;影响,不控制”的乡村产业之生态链合。这是共享经济的要求,也是乡村经济社会、下沉市场(三线以下城市、县镇及农村地区)和小镇青年等特定生态环境决定了的产业协同方式——不是联合,不是整合,而是由法理与人情共同约束。
 
2. 茅台镇:一瓶酱香酒,连接有机高粱种植和白酒包装产业
  
“酱香热”为我们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本土案例。贵州茅台镇有着类似苏格兰威士忌产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禀赋,形成了酱香酒产业集群。

在酿造业的带动下,茅台镇初步形成了酿造及其包装配套、山地高效农业、生态及水资源保护等完整产业链。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仅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面积超过28万亩,涉及19个乡镇(街道)、152个村(社区)、147个专业合作社,年产量高达7万吨,产值超过7亿元。同属遵义市的新蒲经开区,特别启动了“携手‘酒都’,共建包装产业集群”项目。
  
根据贵州省“十四五”规划,为将茅台镇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强化微生物资源保护、优质原料供给、科技赋能酒旅三产融合等,努力让白酒产量达到60万千升,总产值达2500亿元。

我国各地都有粮食、水、微生物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均可以立足于独特资源禀赋的循环经济体,打造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乡村产业链“小循环”,进而促进区域协同的“大循环”。


1. 乡村是文创素材的宝藏
  
乡村“小循环”与区域“大循环”需要强有力的连接桥梁和纽带。

乡村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创素材,IP(知识产权)和衍生品开发,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乡村IP将生态资源、特色产业、独特历史文化、村落风貌等转化为可视性、代表性、标志性的符号,并与区域“大循环”和外部“大市场”连接,推动着“一根网线连接城市与乡村”向“乡村IP联动工农城乡”的转变。

近年来,故宫和迪士尼等IP运营为乡村IP开发带来诸多启发,国外的日本熊本县、熊本城以及熊本熊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国内的李子柒个人IP、十八洞村精准扶贫IP等,为乡村IP开发积累了丰富经验。
  
2. 根植于乡村生活的红色资源
  
李子柒以精致视频形式打造个人IP,展现了一个田园牧歌版的乡村生活,自然而然地将时令美食、民艺手作、古风生活等乡村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十八洞村则是典型的属于乡村的IP。

作为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十八洞”从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升级为边城旅游和爱党爱国IP,同时推出特色茶品牌。

公开数据显示,在“十八洞黄金茶”IP带动下,花垣县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基本实现12个乡镇茶叶产业全覆盖。

而且,“十八洞黄金茶”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比如健康有机的优质茶、精准扶贫的爱心茶、民族团结的和谐茶、乡村振兴的幸福茶等。
  
3. 每个乡村都有一个专属IP
  
乡村IP的共同特点在于因地制宜,尊重乡村自然和历史独特性,挖掘核心特色,构建朴实的IP价值体系,并由专业的运营团队孵化出强劲的生命力,甚至形成完整的IP生态链。

简言之,从区域公共品牌到乡村IP,从IP符号化和记忆点到IP价值体系,从IP生命力再造到完整生态链构建,打造乡村IP的案例库和方法论已初步形成。

据此,乡村IP成为整合农产品、住宿、餐饮、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载体。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按照“乡村统筹、镇域聚集、镇村联动”的方式,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升级为每一个乡村拥有一个专属IP,或将构成乡村与城市交互的新载体。


  
1. 乡村人才依赖内生机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形势下,乡村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老龄化成为重要的掣肘因素。

完成乡村人力资本的再积累,需要构建适合人才成长、激发人才活力的软环境好氛围,要坚持以本地人才培养为主、引进或流入人才为辅的方式,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支撑队伍。

一是按照因材施教、精准培训的原则,面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着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的科学素养和技能。

二是按照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要求,学习当年“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做法,借助乡情乡愁的纽带作用和乡村生态环境的吸引力法则,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

三是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荣誉体系的创新,形成乡村发现人才、集聚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的新机制,让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更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八洞”从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升级为边城旅游和爱党爱国IP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值得借鉴
  
乡村产业发展不同于城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也不同于城市集中式管理和运营,需要更加注重乡土气息、区域差异性。

包括农业企业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能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可持续发展问题。
  
“双元制”教育最早发端于德国,如今已经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共建的代名词。所谓“双元”,顾名思义是指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需要经历两种场景的培训。

一是职业院校,主要学习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培养通用能力。二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为学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该职业教育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引入我国,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认知。
  
3. 在乡村先行先试“双元制”本土化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苏州发布了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即《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

济南启动全国首个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开展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改造,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模式。

我国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急需科技赋能的传统产业,本土化的“双元制”教育,可以考虑先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食品工业、农产品电商及跨境电商等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入,推动为职业学校课堂学习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乡村,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集中体现,是城与乡、工与农的交汇点,是内循环与双循环的发端。全面乡村振兴必然是人与自然、城与乡、工与农、内与外交互关系的重构。

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乡村产业是基础,乡村IP是连接,而人才是核心。

由产业、IP和人构成的复杂网络中,持续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则是永恒的主体,更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

作者系苏州悦果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




7
元宇宙
建设中国式工业元宇宙

文|李正海


2021年,元宇宙可谓热火朝天。

国际上,Facebook更名为Meta,Roblox正式登陆纽交所,英伟达的黄仁勋用虚拟人公开演讲。

国内,腾讯抛出新概念——全真互联网;字节跳动收购VR创业公司Pico, 旗下经营UGC创作平台《重启世界》;蓝色光标发布元宇宙战略,与腾讯在虚拟人业务深入合作。

元宇宙的书籍、培训课程、研究报告一时间铺天盖地。元宇宙的商标注册有数百家,涉及投资元宇宙的案例频出;股票市场上,只要推出相关题材,元宇宙概念股的股价就大幅飙升。国内已经出现数家元宇宙社会组织。在应用方面,社交、游戏、VR/AR、虚拟人等领域借元宇宙概念再度异常活跃。
  
但是元宇宙的概念依然很模糊,新闻媒体、自媒体、朋友圈各种文章、观点可谓眼花缭乱。

有人乐观、向往、积极参与,甚至引导;有人认为目前元宇宙尚未成型,谈论它为时尚早,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有人认为元宇宙就是旧瓶装新酒,典型的如认为与数据孪生是一个概念,是个资本骗局。

当然更多的人仍是一头雾水,或者是对此压根不关心的路人甲、路人乙。
  
分析出现这种热潮的原因,就大环境而言,疫情使得人们的线上工作、学习、娱乐、生活增加,在网上的时间比例显著增加;对于数字经济产业界而言,作为赋能技术,数字化如何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也需要新的理念和突破口。


深入探讨元宇宙概念的核心,目前在通常意义上谈的就是两点——虚拟与现实,有单指虚拟的,有说平行的,也有说虚拟和现实混合交叉的,等等。

在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方面,有主张纯虚拟的,主张虚拟结合的则有强调虚拟的,也有强调现实的。

在虚拟和现实的变换方面,有的提出现实向虚拟映射,有的主张纯粹意义的虚拟构造,而且强调虚拟要有沉浸感、真实感、体感,于是虚拟人、VR头盔等成为热潮。

但是目前虚拟向现实的变换被提及的较少,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元宇宙会导致内卷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过与很多专家探讨后,我们认为,前面对元宇宙概念的看法主要还是来自西方的思想理念,应用领域偏向游戏、社交,而我们需要结合中国的自身情况,对元宇宙有自己的解读与发展。

“Meta”这个词本意是后来的、超越的,而中国的“元”,则有首先、重要、圆满的意思。

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世界上最全的工业体系,广阔的国土和海洋资源,科学技术也突飞猛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我们提出建设中国式元宇宙,其核心要素也从两个变成三个,分别是创意、虚拟与现实,见图1。


而在进入元宇宙的方式方法上,我们认为不仅在社交、娱乐、游戏场景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在工业、农业、文化、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式元宇宙思想的核心,是指基于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普及与水平提升,元宇宙为创意变成虚拟,再由虚拟变成现实提供了便利性、可行性,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设备效率、资源利用率。

形象地说,在这样的思路下,就是一个高中生、一个老太太都可以进行创新了。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参与度提高了,创新的数量也会剧增,涉及的应用广度也会更为深远,当然有价值的创新也会随之剧增。显然这些创新将为工业、农业、文化、智慧城市等提供驱动力,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产品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持续性与可成长性。


如果以中国式元宇宙思想构想工业元宇宙,那么工业元宇宙中将包含海量的用户创造内容,5G/6G/物联网提供高速网络,云计算、高显示提供高算力、高展示力,人工智能优化了沟通效能,手势、体感、脑波等新交互技术可以更好地表达个人思想,虚拟结合的XR技术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事物、评价事物、改进事物、创新事物,3D打印、集成制造、智能制造、云制造等工业基础设施可以促进虚拟产品变成现实……

结果就是工业产品必将极大丰富,同时成本降低,质量提高,价值提升。
  
中国式元宇宙思想也必然改变一些以往的传统思维与认知:

例如工业产品的虚拟化可以是渐进的过程,从电子草图、电子图纸、三维模型,到装配模型、分析模型、加工模拟等,最终虚拟产品要达到可生产的水平。

例如我们要正视游戏、娱乐的积极意义,集成看待游戏娱乐与工业系统。

例如三维建模、工业设计中构建事物的色彩、灯光、材质、装饰等在知识、技术层面都是相通的,虚拟工业产品在游戏中与现实中可以双向交互、转换。

例如在VR/MR/XR环境中对游戏、现实的机械电气设备、交通设备等事物的操控技能也是可以平行发展的。

虚拟化的产品,阶段性的创新也可以在区块链、NFT的技术下转化出交易,从而利用经济赋能促进元宇宙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当然,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中国式元宇宙也必然对新兴技术、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海量数据的存储及其永久性;数据传输的高速、大流量、及时有效、多种方式连接;技术与数据大集成、人与组织的大合作;平台的一直在线、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边缘端的智能交互、真实感体验,等等。

业务发展需要新兴技术,应用新兴技术后又将推动产生新的业务模式,从而形成螺旋式上升。
  
总结起来,一个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进入试点、提升、普及并形成规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以包容的态度、扬弃的精神去对待,理性地管理、控制,积极引导。

尽管目前元宇宙还有很多尚未被想明白、弄清楚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先上路,先做一些已经想明白、弄清楚的事情,但要适度控制应用范围与投资规模。

对于那些没想明白、弄清楚的,则尽可能地考虑到最大风险,在执行过程中避免风险,减少风险,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用一句常用语描述就是:“元宇宙未来已来。”

我们应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先上路,携手合作,小步快跑,奔向中国式工业元宇宙。■

作者单位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三孩” “双减”
“三孩”“双减”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张庆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的人口政策无疑是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大动向之一。

这正如始于20世纪中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助力经济发展,在长达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重塑了我国经济面貌。

无论是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推出,还是“三孩”“双减”等重磅政策的发布,都标志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这些政策对各行各业日后的产业布局产生着潜在的作用,其影响之深远关系到千家万户。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53%,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7%,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人口结构,中央于2021年6月出台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简称“三孩”政策)。

“三孩”政策的实施固然能够促进新增人口增长,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但由于中小学教育竞争加剧和培养成本高企,极大地加重了父母养育子女的成本与经济负担,我国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难以真正有效提升。
  
2021年7月,国家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削减家庭教育开支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并逐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

对于学生而言,“双减”意味着作业、考试和排名不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三座大山”,减轻课业负担赋予了孩子们更大的自由成长空间,促进了青少年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

对于家长而言,“双减”意味着不再需要为孩子的教育投入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如此一来“三孩”政策才能够在家长们心目中落地生根。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双减”意味着行业大洗牌和转型的到来,如知名企业新东方已谋划入局农业、编程、机器人研发等产业,唯有积极求变才能在未来的行业格局中生存下来。



除教育行业外,“三孩”与“双减”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对于其他各类企业的未来发展布局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对于我国大量人力密集型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而言,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造成了劳动力缺失等问题。

一方面,企业现阶段需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科技,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以应对劳动力不足的挑战;另一方面,“三孩”意味着当新增人口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后,未来市场劳动力供给量将有所上升,人力不足问题或将得到有效缓解。
  
其次,“双减”带来的一系列教育改革预示着未来我国整体劳动力素质将逐步提高。

“双减”政策标志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转变,过去由考试分数所主导的教育模式,将被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替代。

此外,国家还于2019年实施了职业教育改革,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覆盖比例与培养层次,进一步优化我国人才培养结构。

这一系列政策配套措施保障了新增人口教育质量,为我国下一代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唯有“质”“量”双全的培养体系,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满足我国企业对高品质人才的需求,承托起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步伐。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三孩”与“双减”等政策推动下,年轻人口的占比有望提高,而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受到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更加年轻化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促使产业创新再度加速,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节奏。

正如“二战”后美国“婴儿潮”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汽车行业、互联网行业、电子消费行业及金融行业创新发展,为其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也势必会导致新兴领域的一次快速增长。
  
●从短期来看,与育儿用品及母婴消费相关的行业将随着新生儿的降生迎来一波增长。

自2016年“二孩”政策出台后,母婴消费市场已经出现了一次小高潮,消费市场规模每年呈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三孩”政策开放后这一增长态势有望继续加速。

且随着更多90后、95后甚至00后育龄父母的加入,年轻家长们对于婴幼儿消费品的品质和差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母婴用品市场除规模扩张外,需求层次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为相关行业的企业带来一次不可多得的市场契机。
  
●从中长期来看,文化娱乐产业、互联网行业、高端制造业或将出现新的消费热潮。

“三孩”背景下的新生儿出生在一个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时代,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环境中,加之“双减”教育改革赋予了他们更多的个性化成长空间,这些新生代消费者对高品质的互联网服务及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将更胜以往。

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需加快自身创新转型的脚步,以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且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来应对未来的国内市场需求。


如果说国家的各项产业经济政策是企业创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来自外部的市场竞争乃至于无端打压形成了我国企业创新求存的外部压力,那么“三孩”“双减”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则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充分释放的人口增长潜力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确保了我国现有的制造业优势在未来得以延续,同时日渐深入的教育体制改革为企业创新突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从人才供给的角度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放缓以及消费结构的年轻化对企业快节奏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年轻化的消费需求代表着朝气蓬勃的新兴产业即将成为市场的焦点,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着眼创新、专注未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人”既是企业创始运营的起点,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点,“三孩”“双减”等政策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为我国企业创造了优越的人口资源条件,企业务必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变化,勇于创新、大胆开拓,同新时代年轻人共同搏出一片辉煌的未来。■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

昨天(24日)下午,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对事故现场搜索救援进展等情况进行发布。目前,搜索搜救行动仍在继续,当地降雨或致泥水掩..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这是经济Ke的第92篇文章最近,全国多个城市烂尾楼盘的“停贷”风波,让房地产风险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种种似是而非的传言也..

6月2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的重要讲话。这是时隔5年后,中国..

【侠客岛按】3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通话时长近2小时,双方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问题交换了意见。近段时间,国际形势发生了新..

3月18日,一则“浙江一女子2个关键动作,让家人避免被感染”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到底是什么回事?温州市卫健委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1“如果我没有警惕心真不敢想象后面..

3月1日上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讲授“开学第一课”。这是2019年3月以来,总书记第6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容..

这几天,西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西安本轮疫情到底是怎么来的?毒株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为什么这几天的确诊病例突增?严峻的疫情形势还会加剧吗?这波疫情的拐点..

近日,两名80多岁老人违规用吊炕取暖的通报,引起广泛关注。据山西运城盐湖区通报:吊炕封堵并拆除烟囱,但背后问题值得深思。此类现象,近年不少,总体而言,基层政府想,..

12月14日,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迅速刷屏。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他本人也是一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发展质量,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质量强国放到了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这是第436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5k+·· 欧家锦|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世纪之交的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名为“..

《不要抬头》近些年,想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件,“身份政治”是绕不过去的议题之一。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困惑,或看电影时引起思考的某个桥段,大到新闻里听到的那些流血的冲突..

本文由 企业管理杂志 来源发布

挥别2021,启航2022:关键词里看“关键”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