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真的不仅仅是感到有点“压力”哇


其实,你的身体知道你已经精疲力尽。

《2021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里,1679名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的一项调查中,有超过6成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日常的工作要求,他们下班后感到精疲力竭,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

专家表示,注意这些迹象并在深感疲倦时采取措施是明智的。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离职和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主动离职率达到14.1%,较2020年上涨6.0 个百分点。

职业倦怠,不仅是“慢性未缓解压力的表现”,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场所常见的现象或疾病。


不仅仅是感到有点“压力”

职业倦怠(burnout),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Freudenberger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这种状态不仅仅是感到有点“压力”,而是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倦怠将可能表现为身体,精神和情感疾病。


赫伯特在《倦怠:高绩效的高成本》一书中,将倦怠描述为“动机或激励的消亡,特别是当一个人对事业或关系的付出未能产生预期的结果时。”一如大家留言所说的:

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报,无效社交,若有似无的恶意,合作伙伴的消极对待,都使人丧失激情。@下雨在可以刮风不行
太过不公平的待遇真的让人忍无可忍。@吴濛濛
要求和付出像个无底洞,永远得不到对等的回报;甲方的需求像是变色龙,总是轻易推翻之前说过的话;无效的社交,群体的消极,若有似无的恶意,都使人丧失工作和生活的热情。@hoshi

这个定义概括了职场倦怠的结果,但它似乎并没有说出倦怠的感觉。


在本周的 #Lens夜话,我们问了大家对于「职业倦怠」的体会。很多人对于努力工作和想要辞职之间存在的“撕裂”表示深有同感:


@袁如故
我常常会有这种念头,在努力工作和退休(我还很年轻)之间来回横跳,内心疲惫、甚至有些“堕落”感。

@春瘦
每天都有新的治愈,每天也都有新的倦怠。周而复始。

如果可以,有人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

@蛐蛐
我常常想,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工作,我就几年一换工作种类,从现在的医生,换成景区清洁工、动物饲养员,流浪动物收容所,宠物寄养等等。

@JennyCe
这两年特别想能辞职回老家呆着,但是抵不过现在稳定收入的压倒性。

@QQ
想在家门口摆摊

有人选择离职或待业,换个环境,或者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茶
昨天在商场听到两个带着工牌的小姐姐说这才刚过完周一我怎么就累了,待业4个月的我内心os:哦?今天不是周末哦…

@野左
每次用功都像是无用功。职场中的消耗加班使人身心俱疲,为了恢复选择休息,又不得不为这休息的停滞成本再次进入职场,循环往复。

但走出职业倦怠期,似乎真的很难......

@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人是北漂?北漂这个词起源于九十年代,特指文艺青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艺事业迅速发展,好多有一技之长的,有各种才艺的年轻人,都到..

本文由 WeLens 来源发布

职业倦怠,真的不仅仅是感到有点“压力”哇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