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丨天天担心失业?怎样才能缓解危机感


凤凰网原创要在风险社会中生存,需要一种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者|维舟

专栏作家、书评人

有朋友来问,我前两年失业之后,是怎么度过难关的。他这几年来可算年少得志,因此这番话由他问出口,我多少有点意外:“你不必担心吧?就算现在说‘35岁以上招工不要’,你一个90后,也还年轻着呢。”他认真地说:“其实,90后也30出头了。何况,现在没有哪个人是不可替代的?每天醒来都有点不安。”
不知不觉间,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6月份,全国城镇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达19.3%。没人想失去工作,但看到周围朋友的新消息时,自己会想,该如何是好?
在生活的风险面前,为什么会陷入焦虑?只有了解这种焦虑的根源,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好好活下去。

失业焦虑的根源

普通百姓对“失业”焦虑恐惧,情有可原,毕竟这对大多数人家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全国约有3/4的家庭有储蓄,但其中储蓄最低的25%家庭,支出仅够负担1.5个月。这还是疫情之前“正常状态”下的数据。
现实,实实在在摆在每个人面前,也难怪老一辈那么偏好“稳定”的工作,因为这样才能有一份让人安心的收入,总比闲在家里好。然而,现实越来越“求稳”的心态,反而会导致人们陷入愈加严重的心理危机。

| 《突如其来的假期》剧照

想一想就能明白:一家公司能兴旺几年,一个行业兴旺十几二十年,一段太平盛世或许能有三四十年;然而,一个现代人要活七十年。换句话说,几乎没有什么安稳的局面能延续我们一生那么长,期间难免会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变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地考编考公,想要转身拥抱“铁饭碗”。
在1990年代的那一波下岗潮中,最难以适应的便是那些在单位里干了大半辈子的中年人,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全面的心理危机:明明是铁饭碗,自己一直以来也都勤勤恳恳,为什么到头来却被下岗?对这种违背期待的意外风险,他们在心理上没有准备过预案。
只要环境不出现变动,他们确实是没什么忧虑的,因为有绝对的安全感,不需要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麻烦;然而,一旦未来情况发生变动,个人规划就处处陷入被动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心态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屈抑自我,因为越是安稳的好工作越是难得,以至于你基本上就没别的选择了,最好一直待在那里。在我们社会的一个常态是:一方面,“不能欺负老实人”;另一面,如果你不愿被欺负,却可能会被看作是刺头。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委曲求全,才能换来暂时的安稳。
一旦你对工作待遇稍有抱怨,就会有人说:你不满意可以辞职走人啊,想干的人有的是,别一边占着位子,一边嫌事多钱少。这背后的逻辑是:每个岗位上的人就像一个机器零件,是可替换的。所以,它根本不觉得你走了会影响全局的运作,马上就能找到人来接替。在这种情况下,它自然理直气壮,掌控着议价权。
越是依赖某种静态的组织结构,人就越是畏惧改变。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企待下岗员工:理论上他们是铁饭碗,干得再不好,国企也不能裁掉他们;但国企也在改革,当他们实际失去岗位后,国企又必须安置他们,就只能尽量替他们找再就业的岗位。然而,这批人很多都不会去,而是宁可在家拿最低工资,熬十几二十年,靠那么一点点收入,熬到在体制内退休,再拿退休工资。他们早已习惯了,宁可这样原地呆着,失去了尝试和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在失业之后陷入焦虑、抑郁,经济上的窘境只是表征,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他们长久以来都习惯了“在一棵树上吊死”,又或“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只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当出现意外时,瞬间发现自己走投无路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农业社会的心态:农民过的就是孤注一掷的生活,他只会种地,甚至没有想过还有其它生活可能,虽然他也知道会有天灾,但他要么以一种宿命论的态度接受下来,要么就默默死去,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另谋出路。
但到了今天,要在风险社会中生存,需要一种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越早确立起自我意识越好
看看疫情对社会的冲击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对风险社会是非常不适的,出现风险,本能的第一反应是回头寻找绝对安全,但在一个风险社会里,其实是没有绝对安全感这回事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遍历性世界,上一次失败总结的教训,下一次不一定用得上。所以,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教训本身,而是那种对风险预判的能力。这一点,中国社会还刚开始学。
反过来说,怎样才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你要么让自己变得不可替换,在组织里具备独特的价值;又或者,你能有其他选择,即便这里被替换掉,随时可以在别处找到机会,甚至是更好的机会。在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个人一定要给自己多留个选择余地。就好像船只的密封舱一样,一个进水了,靠着剩下的一个,仍然不至于沉没。
现在许多打工人都担心工作问题,怎样才能缓解这种危机感?不妨设想下,如果你现在突然失业了,又或者说,虽然没失业,但自己的精力已经没办法像年轻人那么拼了,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谋生?
和朋友说起这一点,她说自己认真想过了,感觉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好像只能重新学习一个。确实她之前一直扑在工作上,现在状态的暂时安稳也有个前提,就是精力仍跟得上,不会被行业淘汰,但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其实就缺乏选择。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底和选择,那你最好随时多为自己准备一条退路——即便是公务员,也不知道将来还是不是铁饭碗。
归根结底,这需要一个人养成独立性,要清楚不能依赖任何外力。现在不乏这样的女性:虽然家里很有钱,甚至老公直说“你上班挣的那三四千块钱也不是钱,还不如留在家里带孩子”,但对她们来说,自己挣的钱才是自己的钱,谁也不知道将来发生什么。
这当然不容易做到,因为能有人依赖感觉还是很舒服,“能依靠的,为什么要自己辛苦赚”,对很多人来说,不到逼不得已,不会独立——独立多辛苦啊,首先就得对抗自己的惰性。
从本质上来说,那种寻求绝对安全的渴求,其实就是一种依赖心理;但活在这个时代,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外部的风险是无法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保持一个牢固的自我内核,在充分预见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前方的不测做好准备。
这需要的不只是努力,甚至也不完全是技能,而是对自身利益的清楚认知。虽然在我们这个社会,“利己主义”似乎常常不是什么好词,但适度的自私是健康的人性体现。
很多人之所以在失业之后陷入抑郁,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公司在裁员时,一般都是根据绩效评定来裁的,尽管这有时仅是一个借口,只是为了节约成本或干脆是为了除掉领导不喜欢的员工,但还是难免会对人们的自我评价产生微妙的影响,因为它暗示“你的失业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如果你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就不至于因为这样的打击而产生自我否定的念头。
我一位朋友曾向我感叹,在遇到了向她咨询心理问题的各色人等之后,她发现,中国人的很多心理危机,其实是自己就没有重心,“所以我唯一能帮他们疏解的,就是建议他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越早确立起自我意识越好。有了自我意识,等于已经有了一颗扎根的种子,无论种子今后的命运如何,至少自己能有滋养,不会太过荒芜,以至于迷失。”
失业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是问题所在。谁都不能保证一辈子不遇上点风浪,与其恐惧失业带来的风险,不如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在这个自我审视的过程中,明确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这样的人是难以被轻易打垮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设法靠自己活下去。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萧轶

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一小区内,有网红裸背拍照,宝妈担忧会给小孩造成影响。3月29日,该小区物业回应极目新闻记者,拍摄者都是小区的业主或租户..

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一小区内,有网红裸背拍照,宝妈担忧会给小孩造成影响。3月29日,该小区物业回应极目新闻记者,拍摄者都是小区的业主或租户..

一觉醒来,微博上挂着这样一条热搜。杭州一小区网红裸背拍照宝妈担心带坏孩子#物业:这事还真有点难办近日,杭州一奥体红盘小区的部分业主快要被小区里“拍美照”的女孩子..

一觉醒来,微博上挂着这样一条热搜。杭州一小区网红裸背拍照宝妈担心带坏孩子#物业:这事还真有点难办近日,杭州一奥体红盘小区的部分业主快要被小区里“拍美照”的女孩子..

水银体温计打碎了如何处置近日中毒咨询热线关于水银体温计破碎的咨询陡增。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最主要的表现,测量体温成了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监测手段。现家用体温计..

又一罕见病毒性疾病,正在引发全球警惕。自5月6日英国开始发现首例,如今已经至少11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德国、..

文 |清和智本社社长1818年,托马斯·斯坦佛·莱佛士前往马来半岛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挑选商站,发现此处被荷兰抢占,转寻他处,发现了新加坡。莱佛士登上新加坡时,岛上..

网购遇到质量问题购物消费遇到霸王条款买到假冒产品......如果有一天你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你该怎么办?下面十道题看你能做对几道?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

凤凰网原创有人将史景迁称为美国的于丹,这暴露出中国历史学人对大众滋养的不足。公众史学传播的工作便成为小说、影视的阵地。这原本就是历史学者角色缺位造成的恶性循环。..

近期,喝农药自杀的女主播遗体被火化后,殡仪馆职工将骨灰盗卖配阴婚。前些年,西北等地经常出现盗窃女尸案,甚至杀人卖尸配阴婚。为什么现代还有人热衷于阴婚?▎图为《血..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闹心的其实就是国内闹独立,因为这对一个国家损伤巨大,而且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国家力量也是极大的削弱。正是因为如此,很..

本文由 风声OPINION 来源发布

风声丨天天担心失业?怎样才能缓解危机感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