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很慌


上汽集团拒当小透明,与未来共节拍。

全文5699字,阅读约需12分钟

文|刘凯文

编辑|郝秋慧

来源|亿欧汽车

ID:EO-AUTO

市值泯然众车,情怀败给现实。——一个上汽老股民的自白。

“我买入上汽集团的股票已经有数十年了”,老赵是一位上汽集团的老股民,关于自身的投资历程,他如是说道,似乎还有点小得意。

老赵见惯了上汽股价的涨涨跌跌,也见证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小汽车家家入户,人们对汽车品牌、质量和智能化的要求都在不断走高。

“我感觉上汽集团作为汽车市场绝对龙头,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他说道。

“投资这事儿,有时候要得了教训才有成长。在对上汽集团的判断上,我犯了太多次错。”接下来老赵却话锋一转,“上汽现在赚钱还是靠大众,自己的东西不够硬啊。”

老赵认为,上汽真正成为值得长拿的公司,只有一条出路——自主品牌的崛起,“有了自己的东西,那不是轻松扫四方?而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亿欧汽车也看到:出于对“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稳定的业绩和利润增长率的信任,即使上汽的市值与其体量并不相配,和老赵一样买入上汽集团股票并长期持有的股民不在少数。

人到中年,情怀总败给现实,在股票这个需要平常心的无限游戏里,对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表现的担忧,往往和失眠一起到来。

老赵二十多岁的远房侄子来访,酒过三巡不免叙一番生活剧变,聊起当年满街跑的桑塔纳,小伙子挠挠头,慢半拍地说:“上汽我倒不太了解,只能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哈哈”。

逐渐失去的存在感,是上汽绕不开的尴尬。

殊不知,它也曾是流量王者,是一家背靠上海国资委,1997年就在上交所上市的正厅级地方国企。

上世纪50到70年代,上海汽车工业进入整车制造阶段,并发展成为批量制造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迅速成长为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

1983年4月11日,一辆手工组装完成的轿车在上海缓缓驶出,中国首辆桑塔纳轿车就此诞生,中国汽车产业也就此走向合资之路。

1984年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集团签订协议,在1985年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上都大幅度提高,逐步从“德国心”转变为“中国星”。

从眷守上海到出海跨洋,上汽集团的对外发展之路有条不紊。

根据亿欧智库《2020中国自主车企出海价值研究报告》,上汽集团采用“全局式”的出海模式,以产品打前戏,以投资拢资源,以研发做创新,以建厂深耕本土,靠长线思维深入布局全球市场,获得优势地位。

截至2021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已连续十五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自十一五以来,上汽开始建设布局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加速电动智能技术变革。

筑身还是铸魂?上汽集团患上“声量焦虑”

自2017年底市值达到3743.3亿元的短暂高光后,上汽集团的市值年K线画像就开始在flop的路上一去不回。

鉴于近年来上汽集团较为低迷的股价,在早前召开的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心焦的股民们向“在自动驾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的华为等第三方”发出了造车群聊邀请。

不料遭到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坚决拒绝,“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时间,“上汽灵魂论”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国内一众科技公司眼中需要不断加强合作的“香饽饽”,怎么到上汽集团这里就变成了“摄魂怪”?对此,外界普遍质疑上汽集团是否过于封闭。

亿欧汽车认为,上汽坚持“灵魂”的背后,是对沦为“代工厂”的担忧,也是巨大的声量焦虑。

近日,桑塔纳停产的传闻便是又一例证。

作为车市常青树、打车回忆杀和驾校伴侣,国内合资汽车品牌的“先驱者”桑塔纳已年近不惑。

目前流传的一份《上汽大众仪征工厂2022-2023年车型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书》,又让桑塔纳停产的传闻甚嚣尘上。

该环评资料显示,2022-2023年新桑塔纳、桑塔纳浩纳、昕锐、昕动4款车型均会在技术改造后停产。

在双积分政策背景下,作为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入门款车型,“80后国民神车”桑塔纳难道真的要成为时代的眼泪了?

对此,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目前的计划是,从明年开始暂停桑塔纳车型生产,停产并不代表被放弃,而是进行升级换代的需要。”

停产疑云不息,加之这耐人寻味的回应,光环不再的上汽“小骄傲”着实令人唏嘘,如有一天情怀不再,上汽集团又将如何自处?

2021年6月,作为上汽集团背后的“左青龙”,上汽大众被曝“员工6折内购清库存”,最高补贴达8万元。而针对一般消费者,上汽大众也推出电池租赁购车方案。

吊诡的是,减少的购车费用与电池租赁月费正好持平,让人怀疑是销量不佳后变相降价来留住客户。

10月,上汽大众又被爆重罚旗下经销商上海华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因其私自作出“ID.系列最高直降3.7万元”的促销优惠。

经销商违反合同规范,上汽方面“大义灭亲”本无可指谪,但经销商“甘冒大不韪”,是否也反映了上汽大众在电动车销售这块面临的窘境呢?

高贵冷艳不调价的上汽大众,遇上婉约制造巧合只为卖车的经销商,究竟是信誉的泯灭,还是声量的滑坡?

负面纷至沓来,上汽集团现在恐怕连肱股之臣上汽大众都靠不住了。

上汽集团:我很慌,但正在努力

这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传统车企聚光不再,但仍然不想落幕。

纵观上汽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在电动智能化转型之余,声量的提升依然是当前要务。

一个残忍的现状是:人们只知上汽大众、上汽大通,或是上汽通用五菱,而不知上汽集团。

手握众多“能打”的合资品牌,上汽集团多年来称得上“躺着赚钱”,但是在声量上,却不及这些旗下子品牌。

2018年,中国车市在销量连续增长28年后戛然而止,进入至暗时刻。但上汽集团却在2018年取得705万辆销量成绩的高光时刻。可上汽也抵不住已去的大势,接连两年出现销量下跌,2019年销量为623万辆,2020年则跌至560万辆。

根据12月7日上汽集团公布的11月产销快报,上汽集团当月整车销量60.1万辆,同比下滑6.6%;2021年1~11月,集团累计销量为480.3万辆,同比下跌1.06%。

亿欧汽车发现,2021年给上汽集团拉后腿的竟然是合资企业。2021年1~11月累计销量中,上汽大众同比下降18%、上汽通用同比下降8.1%。

上汽大众因帕萨特、途观L的中保研碰撞结果,背上了“偷工减料”的骂名,一度声誉下降,销量“塌方”。

品控一旦不严,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信用体系“破了洞”,也不是简单的缝补可以解决的。

2019年,面对大众集团销售和营业利润的下滑,首席财务官弗兰克·维特曾公开表示,“大众汽车最好的时代已经结束。”

从模仿到创新,上汽集团在早期对通用和大众的学习中,逐步培养起自研能力。

结合已掌握的合资车技术,2014年6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提出“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居国内第一阵营”的目标。

此后,上汽乘用车携两大具有英伦血统的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联合上汽大通,与众多车企开始同质化竞争,为上汽集团带来不断向上的信心。

2021年,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表现亮眼。

亿欧汽车了解到,2021年上汽集团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80万大关,同比上涨22%。此外,去年1-1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同比上涨8.5%、上汽大通同比上涨30.4%。

在海外市场层面,“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MG品牌海外销量超过31万辆(含出口24.5万辆,海外生产6.6万辆)。

2021年以来,MG品牌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上,已销售新能源车4.6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拓海外市场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为快速发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自主品牌,公司拟投资66.5亿元设立飞凡汽车(R)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0亿元。

未来,飞凡汽车会主攻20~40万智能电动车市场,智己则面向40万元以上市场。

上汽集团为建立完整的自主品牌矩阵,可谓煞费苦心,勇于“出血”。

根据规划,明年定位高端豪华智能电动市场的飞凡汽车R7与智己汽车L7将上市,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有望实现产品“量价双增”。

同时,亿欧汽车也看到了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表现的B面。

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汽乘用车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是负面资产。

从2007年成立至今,上汽乘用车已经连续十四年未能盈利,可谓“一直在亏损,从未能盈利”。

在大众认知度上,也许是因为上汽旗下几个自主品牌性价比一般,上汽自主品牌一般较受出租车和商务人士的青睐,无法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客观的说其实也并不“出圈”,外强中瘠。

加上新能源补贴的逐步退坡,以及新造车势力的冲击,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挑战重重。

对此,上汽集团的选择是怀揣“关爱”,无尽反哺,有时就难免无暇顾及自身声量建设。

被寄予厚望的自主板块能否“单骑救主”,要留待时间来证明。但目前来看,它的“不确定性”对上汽集团2021年销量目标的影响至少是正面的。

如今,随着R标“单飞”、飞凡汽车独立运营,“固守基地”商用车的两个品牌——荣威和名爵的未来,也更具挑战性。

在亿欧汽车公众号的留言区,也有读者吐槽过:购买上汽新能源车出现问题后,转手五六个对接人仍未能解决问题,400投诉电话纯属摆设,在充电桩问题上,四家外包公司相互踢皮球。

该消费者愤而投诉至经信委,打算长期抗战。

上汽集团是否应该反思:在高销量之余,售后及用户关怀机制的完善有没有跟上。

上汽的自救:声量塌方后的1234个转型方向

当初,上汽集团出于给自己镀金、提高知名度的考虑,大众、通用等国际集团出于打开国内市场,寻找“代理人”的目的,大家一拍即合。在这一点上,上汽集团无疑是受益者。

几十年过去,面临“大象转身”的上汽集团身宽体胖,在声量和精力上,都在积极输血给子公司,但是自身的存在感很低。

如今比起上汽集团,吃瓜群众更熟悉的显然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子公司的名字,假他人之名,失自我之本真,上汽集团也该怒刷存在感了。

也许有人说:有种存在感是润物细无声,但无处不在。

当上汽集团的活水之源合资品牌逐渐破败,行业不再以整车销量论输赢,将自主从合资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就变得尤为必要。

同时,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新能源市场的结构正在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和传统燃油车市场结构高度相似的是,中高端市场将是新的蓝海。

“老派”的上汽在努力追赶自动驾驶、三电领域的技术浪潮,以后资本市场的价值取向能与上汽集团相match吗?

或许是接受了燃油车时代的教训,上汽集团目前把自主研发能力摆在了首位。

在软件开发方面,上汽集团也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汽零束。

根据官方信息,上汽零束将主要聚焦在智能驾驶系统工程、软件架构、基础软件平台和数据工厂,包括SOA软件平台、新一代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云服务平台、算力芯片等。

2021年7月7日,上汽集团召开“新赛道”自主创新重大战略项目誓师大会,确立了智己汽车、飞凡汽车、智能重卡和Robotaxi四大自主创新重大战略项目。

上汽集团将以四大战略项目为载体,沉淀上汽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全力抢夺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去年12月8日,上汽集团公布,公司旗下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享道Robotaxi项目正式在上海嘉定启动示范应用。

该项目车队首批部署20辆Robotaxi(L4级自动驾驶车辆),采用飞凡Marvel R智能电动SUV车型。

享道Robotaxi将通过自主研发的高算力平台、“视觉+雷达”多重冗余的传感器解决方案、自研的智能线控底盘产品、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算法、“云-管-端”闭环自动化工具链等L4级自动驾驶技术,并结合丰富的出行服务运营经验,为用户提供全面安全保障和智慧出行体验。

2021年年底前,享道Robotaxi项目计划在上海、苏州等地投放60辆L4级自动驾驶车辆,并开展示范应用,以享道Robotaxi+飞凡汽车+Momenta的模式,打造“一键就Go”的未来出行。

随着电动智能时代的到来,上汽集团也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变动,似乎在把科研人才,往管理层面安放,更加注重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

如上汽集团启用毕业于中国汽车行业“黄埔军校”吉林工业大学的原上汽荣威品牌总监刘涛,担任智己汽车CEO。

高考志愿“清一色”汽车专业,在上汽磨砺已逾24载的“产品专家”刘涛,与营销好手蒋峻,组成了最佳CP。

上汽集团将上汽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首席执行官吴冰,调任飞凡汽车CEO。

在加入上汽集团的20年间,这位“上汽集团内部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厂部级高管”干过营销、金融,也干过法务、互联网。在赋能产品数字化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吴冰也是战绩颇丰的“老将”。

在智能重卡方面,上汽集团将上汽大通总经理王瑞,与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大通技术中心总经理郝景贤,职务进行了互换。

郝景贤主要负责上汽集团洋山港智能重卡项目组,兼上海友道智途科技公司CEO。上汽大通近些年来屡屡实现自我突破,当然也离不开“郝工”这样的高层在背后的指点。

曾历任上汽通用采购部执行总监,上汽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质量和经济运行部总经理的庄菁雄,现任享道出行CEO,亦是工程师思维更强的高级管理层。

用上汽的话来说:“要培养和造就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辐射领域广的人才队伍,形成国内行业领先、达到国际水平的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未来,上汽不想泯然众车。

结语

上汽集团以前所做的创新之举可能太过低调,导致在这个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时代中,存在感不强。

实际上,上汽没有停止过对智能电动化的探索和对“新上汽”声量的建设。如今它在自身品牌再造方面,虽然仍称不上出类拔萃,但已经进步明显。内功深厚,向新而生也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布局。

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上汽集团这次的自救,是新四化时代聚光不再的传统车企重启生态共建,拒绝声量落幕的又一范式。

从起航到领航,市场沉浮下,留给汽车“嫡长子”们的时间不多了。上汽的反攻,已酝酿多时。揭开智能汽车赛道盲盒,拥抱与之来电的可能性,要抵达AI尽头,请带“敢”一点。

本文由亿欧汽车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上汽途锐这个问题,上汽途锐380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汽大众suv有哪几款车型途锐、Tiguan、探歌T-Roc、探岳、途观、途岳、途昂、途观L。大众开始在国内全面覆盖SUV车型,一汽大众还将分别推出一款标准尺寸的中型SUV、紧凑型SUV、小型SUV。大众途昂和途锐..

关键行业资讯,第一时间送达!投稿/爆料:wgx0929@163.com@飞灵汽车-作者:张佳 来源:飞灵汽车-在徐留平掌舵一汽之后,一汽曾罕见地公布了几次净利润。但在2020之后..

经过三个月的“追赶”,上汽集团今年累计销量增速终于在7月“由负转正”。据最新销量数据,在7月这一汽车市场传统淡季,上汽集团逆势增长,整车销量达到506,760辆,同比增..

8月4日,在“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市第一批车辆集中发车仪式”上,上汽大通MAXUS MIFA氢燃料电池MPV、上汽红岩氢燃料电池重卡、上汽轻卡燃料电池冷链物流车..

2022年7月,上汽大众ID.纯电家族销量达成10,086辆,实现单月销量破万的“小目标”。2021年上汽大众开启电动化新篇章,依托于强大的体系实力,大众品牌一年内推出了ID.4&nbs..

国内汽车市场中最主流的细分市场是紧凑型车市场,其中最主流的车型,必有上汽大众朗逸之名,这一点从超高的能见度上就能看出来。当然,“常胜将军”终究也有老去的一天,好..

2021年,上汽实现整车批售546.4万辆,终端零售销量达到581.1万辆,同比增长5.5%。今年上半年,上汽累计整车销量达223.4万辆,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并跑赢大盘,“新三驾马车..

我查看了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对于上汽奥迪Q6预售价格的评论,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在吐槽的评价中,有不少人对上汽奥迪Q6的横置平台颇有微词。虽然上汽奥迪Q6的上市资料中只字..

上汽奥迪首款全尺寸SUV奥迪Q6已经开启了预定。尽管奥迪品牌在中国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上汽奥迪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得到市场认同。奥迪Q6以宽敞空间与众多高科技装备为特..

有人说房车是为退休生活而存在的,也有人说房车对于年轻的上班族来说不够实用,的确,市场上的大部分房车在考虑市场受众群体之时不太会将定位放在年轻人身上,但是对于当今..

记者 | 阮希琼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近日,多起纯电动汽车碰撞起火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因碰撞、充电不当导致起火自燃的现象..

人们习惯了“BBA”这个称呼,也习惯了三者在汽车市场天花板般的存在……日前,上汽奥迪旗下的第三款车型——奥迪Q6正式亮相。据悉,该款车型是上汽奥迪旗下首款中大型SUV,..

7月24日,上汽奥迪Q6正式亮相,并同步开启预订,车辆预订价格区间为50-65万元。综合此前报道,奥迪Q6是上汽奥迪旗下首款燃油SUV,新车定位豪华中大型SUV,定位介于Q5L和Q7..

近日,上汽大众第2500万辆汽车——上汽奥迪Q5 e-tron艺创典藏版在安亭新能源汽车工厂下线。在经历了2022上半年疫情冲击之后,上海车市已步入复苏。上汽大众在复工复产..

虽然6月单月同环比大增,但要想完成600万辆的全年目标,除非下半年上汽集团保持“开挂”模式。7月7日,上汽集团发布6月产销快报。让人欣慰的是,数据显示,上汽集团6月产销..

平时介绍的德发房车以拖挂为主,今天来看一款来自德发的轻卡房车,整车基于上汽跃进H500底盘打造,动力方面搭载了2.8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400N·m,匹配有..

见闻人人都是VIP。为了全新新能源品牌MIFA及旗下产品,上汽大通MAXUS算是造势已久。在今年六月底,上汽大通MAXUS以颠覆者的姿态,于纯电MPV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期待已久的MIFA..

| 佳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有了更多见解,不少传统燃油车车主也正逐渐投入电气化新时代的怀抱。Q5 e-tron作为上汽奥迪MEB平台..

购买二手车虽然对消费者而言是最为实惠的选择,但总会令人有所顾虑,担心会选到事故车、泡水车、大修车等问题车辆。实际上,相比于实体性贬值(有形损耗),二手车综合分析..

6月29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在调研上汽集团时指出,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产业龙头,要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本文由 亿欧网 来源发布

上汽很慌

评论问答